石门洞开的刹那,一股远比四象台浓郁百倍的灵韵扑面而来,裹挟着上古的厚重与清寂,仿佛万古岁月于此凝固,又于此复苏。门后并非预想中的幽暗通道,而是一片豁然开朗的秘境。地面铺陈着流泻珠光的白玉,两侧数十根雕琢四象虚影的石柱巍然矗立,柱顶灵灯长明,将整座秘境映照得恍如白昼。
秘境深处,一座圆形石台悬浮半空,台上青、白、赤、黑四色灵雾缭绕,雾中四道模糊光影载沉载浮。石台下方,四道身形庞大的虚影静静蛰伏,正是由精纯四象灵韵凝聚而成的守护兽——青龙蜿蜒于左,鳞甲泛着森然青光;白虎伏于右,獠牙外露,煞气盈野;朱雀栖于前,羽翼舒张,烈焰缭绕;玄武卧于后,龟甲沉凝,水纹流转。
“这些并非寻常的守护灵。”凌玥凝视四道虚影,眼神无比凝重,“它们的气息与我们体内的灵韵同频共振,更像是……我们内心四象之力的具象化身。”
话音未落,白虎虚影骤然睁眼,金色瞳孔中煞气暴涨,它身形一动,快得只在空中留下一道白痕,利爪裹挟着撕裂一切的庚金煞气,已瞬间迫近凌玥眉睫!凌玥猝不及防,仓促间催动体内金灵韵格挡,却骇然发现对方的力量与她同源同质,却更加狂暴凶戾,仿佛将她心底那一丝急于破阵的焦躁与好胜心无限放大、反噬其身。
“小心!它在引动你心神深处的执念!”宁一沉声喝道,同时运转玄武灵韵,一道厚重水幕瞬间横亘在凌玥身前。白虎利爪轰击在水幕之上,发出刺耳轰鸣,涟漪剧烈荡漾,却终究未能破开。
凌玥趁机后退,脸色虽苍白,却仍向宁一投去一个感激与了然交织的眼神。她迅速定下心神:“不错,它的攻击直指心神。方才感悟白虎灵韵时,我心中确有一丝不耐,此刻竟成了它的武器。”
“别急,你最擅长以静制动。”婉婷一边应对着朱雀虚影初露的锋芒,一边分心传音,“试着用阵道的‘守势’去中和这份狂暴,就像你之前破解那些复杂阵眼一样。”
几乎同时,朱雀虚影振翅而起,漫天烈焰化作炽热火羽,如雨般射向婉婷。那火羽并非实体,落在身上却瞬间点燃心焰,婉婷脑海中不受控制地闪过无数画面——被魔族屠戮的村落、百姓绝望的哀嚎、自身力有不逮的悔恨……这些深埋的记忆与她守护苍生的执念交织翻涌,几乎要动摇她的剑心。
“守住灵台清明!”宁一察觉到她的气息紊乱,立刻将一缕平和的混沌道韵渡了过去,“你的守护,从来不是因为没有遗憾,而是明知有遗憾,仍要前行。”
婉婷浑身一震,那缕混沌道韵如清泉般涤荡心湖。她贝齿紧咬下唇,凭借莫大毅力压下心中翻腾的杂念,将朱雀灵韵催至极致。鸿蒙剑爆发出灼灼红光,与朱雀虚影的火焰轰然对撞,两道炎流彼此吞噬、湮灭,最终化为漫天灵光星点,缓缓消散。
另一边,青龙虚影已蜿蜒而至,青色灵韵化为无数生机勃勃的藤蔓,向宁一缠绕而来。那藤蔓既带着滋养万物的生发之意,更蕴含着强大的束缚之力,仿佛要将他永远困于安逸的牢笼,磨灭其勇猛精进之道。宁一体内混沌道韵自然流转,与青龙灵韵共鸣,脑海中反复回荡着之前感悟的“守正持重”,却始终难以平衡“包容”与“突破”的尺度。
“宁一,混沌之道,本就无定法!”凌玥已然稳住心神,见他陷入凝滞,立刻传音点拨,“你无需强行兼容,只需顺从本心,该包容时接纳,该破局时便出手!”
这句话如醍醐灌顶,宁一目光骤然清明:“混沌之道,海纳百川,而非画地为牢!”他不再纠结于“包容”的表象,混沌道韵随心而转,该柔时如流水化解缠缚,该刚时如利刃斩破桎梏。他并指如剑,一道混沌之气斩出,瞬间断去周身藤蔓。青龙虚影受此一击,身形微滞,发出一声不甘却又似带着一丝解脱的长吟,那困缚之意的根源仿佛被动摇,于不远处重新凝聚,攻势虽在,却少了几分坚决。
至此,唯有玄武虚影始终静卧不动,龟蛇交盘的身影散发着亘古的沉稳,它那双深邃的眼眸静静观察着三人,龟甲上的阵纹隐隐流转,似在酝酿着最终的考验。
三人背靠而立,气息相连,各自应对着内心的镜像。凌玥遵循婉婷的提醒,以阵道“守势”疏导金灵韵,将白虎的狂暴之力巧妙引偏、化解,心境愈发平和;婉婷借着宁一渡来的混沌道韵,将守护的执念淬炼为坚定信念,朱雀灵韵纯粹无杂;宁一则在凌玥的点拨下,打破认知桎梏,混沌道韵收放自如。
激战良久,三人渐有所悟——这些心象兽并非为了杀戮,而是要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逼迫他们正视并驾驭内心的“四象”。唯有如此,方能通过这上古的试炼。
宁一目光扫过在婉婷心焰中愈发璀璨的朱雀,以及于凌玥阵道疏导下渐失狂躁的白虎,脑海中似有灵光乍现。他眼中闪过一抹决然的明悟:“不能再被动防守了!它们是我们内心的镜像,抗拒便是对抗自我,唯有主动契合,方能化解!”言毕,他彻底放弃抵御,主动将自身混沌道韵与青龙灵韵交融。刹那间,青龙虚影暴戾之气尽去,变得温顺祥和,缓缓缠绕于宁一身侧,最终化作一道精纯青芒,汇入其丹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