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云深,宿命初启
第一章 紫霞峰上的晨露
蜀山,紫霞峰。
四十五岁的楚雄立于观星台边缘,指尖捻起一片沾着晨露的竹叶。叶尖的水珠折射着初升朝阳的碎光,在他玄色道袍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那道袍袖口绣着的十二道银纹微微发亮,是蜀山长老特有的标识,每道纹路都对应着他十年间修成的一处灵窍,与体内流转的《太玄经》灵力交相呼应。
“楚长老,三清殿的晨钟快响了。”身后传来弟子的声音,带着几分恭敬的小心翼翼。
楚雄转过身,山风掀起他半束的长发,露出光洁额头上一道极淡的纹路——那是修成元婴时,灵力在眉心凝结的印记,如今已与皮肉相融,唯有运功时才会显现。他望着远处云海翻腾的山峦,声音里带着灵力浸润后的温润:“知道了。今日有新弟子入门?”
“是,掌门特意吩咐,请您务必去观礼。”弟子躬身应道。
楚雄“嗯”了一声,缓步走下观星台。石阶上的露水沾湿了他的云履,却在触及鞋面的瞬间被一缕极淡的青芒蒸发——这是《太玄经》中“纳灵”之法的进阶运用,十年修行,他早已将蜀山修真之道融入举手投足,连肉身神通都染上了几分空灵之气。
他比谁都清楚,今日的新弟子中,藏着一个足以搅动蜀山命运的名字。
姜明。
这个名字在他脑海里盘桓了十年。自他带着前世记忆,以散修身份踏入蜀山时起,就知道自己终将与这个名字产生交集。前世的碎片记忆里,这个少年会以惊世天赋掀起风浪,也会因一场禁忌之恋坠入深渊,最终困于锁妖塔,魂魄被戾气啃噬,成为蜀山千年传说里最悲怆的注脚。
“楚长老!”迎面撞见御剑而来的清虚道长,对方拱手笑道,“今日可有眼福,听说新来的弟子里有个根骨奇佳的,说不定能入您眼。”
楚雄回礼,目光掠过对方腰间的七星剑:“清虚道友过誉了,我早已不问收徒之事。”
清虚哈哈一笑:“也是,您这紫霞峰清净,怕是容不得半分俗事。”
两人并肩走向三清殿,沿途弟子纷纷躬身行礼。楚雄的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的脸,最终落在殿前广场上那排新弟子的队伍里。
人群中,一个穿着粗布短打的少年格外显眼。他身形单薄,却站得笔直,双手紧紧攥着衣角,指节泛白。阳光落在他脸上,映出额角的薄汗和眼底的倔强——那是姜明,比记忆中更青涩,却已透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
“那便是姜明,山下村落送来的,据说独自斩杀过伤人的精怪。”清虚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语气里带着赞叹,“小小年纪有此胆识,是块好料子。”
楚雄没有接话。他看到姜明的脖颈处,挂着半块磨损的玉佩,那玉佩的质地,与记忆中锁妖塔里那道虚影脖颈间的碎片隐隐相合。
三清殿的钟声终于响起,浑厚的声波里裹着蜀山历代祖师的灵力,在广场上荡开。掌门缓步走上高台,目光扫过新弟子:“入我蜀山,当守正道,斩妖除魔,护佑苍生。尔等可记否?”
“记!”少年们的声音参差不齐,唯有姜明的回应格外响亮,像是在心底憋了许久。
掌门微微颔首,指着姜明:“你叫什么名字?”
“姜明!”少年的声音带着山野间的粗粝,却字字清晰。
“好。”掌门抚须,“从今往后,你入清虚门下,赐道号‘明心’。望你明心见性,不忘今日之言。”
姜明猛地抬头,眼里闪过一丝茫然,似乎没料到自己会被首座弟子的师父选中。他慌乱地跪下磕头,额头撞在青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响声。起身时,他的目光无意间与站在高台边缘的楚雄对上,顿时愣住。
这个长老和其他人不一样。别的长老道袍华丽,符文流转,他却穿着最素净的玄色道袍;别人眼神锐利如剑,他的目光却像山涧的水,看似平静,却仿佛能看透人心底的褶皱。
楚雄对着他微微颔首,指尖无声地在袖中掐了个“静心诀”的法印。一缕极淡的灵力顺着气流飘向姜明,轻轻落在他颤抖的肩膀上。
姜明只觉心头一稳,那些因紧张而乱撞的气血突然平顺了许多。他连忙低下头,耳尖却悄悄红了。
观礼的长老们开始低声议论,大多是赞叹姜明的根骨。楚雄独自走到殿角的香炉旁,看着袅袅升起的青烟,想起前世偶然看到的话本——上面说,姜明入蜀山三年,便以“蜀山七子”之首的身份名动天下,也正是在第三年,他遇见了那只叫月柔的狐妖。
十年蜀山修行,楚雄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只懂拳脚的武人。他指尖掐动法诀,青芒在指尖流转,《太玄经》的灵力顺着经脉游走,与十二窍穴的肉身神通交融——他能清晰地“看”到姜明体内奔腾的灵力,那股力量狂野而鲜活,像未被驯服的烈马,既是天赋,也是隐患。
“楚长老也对这孩子上心?”不知何时,掌门走到他身边,目光温和,“我看他根骨,将来成就未必在你我之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