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归一:丹蕴神通,执掌阴阳
第一章:五行初悟,法入金丹
楚峰的春日,总带着五种分明的气息——桃夭树抽芽的青木之气,溪涧融雪的壬水之气,山岩返青的戊土之气,暖阳初升的丙火之气,还有新炼农具泛出的庚金之气。楚雄坐在观星台,指尖流转着五色灵光,目光扫过山间万物,心中对“五行”的感悟愈发清晰。
自法眼开后,他对天地元气的轨迹洞若观火,而五行之气作为天地元气的根基,其流转、生克之理,在他眼中渐渐凝成一幅动态的图谱: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这看似简单的生克,却藏着天地运转的根本规律。
“以往修五行法术,不过是依葫芦画瓢,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楚雄望着灵田中的月灵稻,它们扎根土壤(土),吸收水分(水),沐浴阳光(火),最终结出带着金属光泽的稻穗(金),自身又属木,恰是五行循环的缩影。
他决定将五行之道融入修行,让金丹与五行共鸣。
第一步,是“纳五行于己身”。他每日按五行生克的时序修行:
- 寅时(木旺),他会到桃夭树下打坐,引青木之气入体,滋养经脉,如同草木生长般舒展气血;
- 午时(火旺),他会在阳光下演练拳术,引丙火之气淬炼肉身,让气血如同火焰般奔腾;
- 辰时(土旺),他会坐在山岩上,引戊土之气入丹田,稳固金丹,让根基如同大地般厚重;
- 酉时(金旺),他会擦拭昊天无极剑,引庚金之气入剑,再借剑反哺自身,让意志如同金属般坚韧;
- 亥时(水旺),他会到溪边观水,引壬水之气入识海,滋养神魂,让思绪如同流水般灵动。
这过程如同在体内种下五颗种子,需耐心浇灌,方能生根发芽。起初,五行之气在体内泾渭分明,甚至会因生克产生冲突——木气过盛时,经脉会隐隐作胀;火气过旺时,心神会变得躁动。
楚雄便以昊天无极道调和,将自身比作楚峰的灵田,五行之气比作五种作物,需按生克之理合理布局:木气过盛,便引金气(克木)收敛;火气过旺,便引水气(克火)降温;水气泛滥,便引土气(克水)疏导。
三个月后,五行之气在他体内渐渐形成循环:木气生火气,火气生土气,土气生金气,金气生水气,水气又生木气,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丹田内的金丹,也渐渐泛起五色光华,表面的星纹中,开始夹杂着代表五行的符痕。
“五行入丹,只是开始。”楚雄能感觉到,金丹中的元婴,正睁着法眼,静静“看”着这一切,仿佛在理解、吸收五行的规律。元婴周身的光晕,也从单一的金色,变成了五色流转的彩虹。
第二章:木火通明,生机与烈
五行神通的觉醒,始于“木”与“火”。
那年夏天,楚峰遭遇百年不遇的旱灾,灵田龟裂,溪涧断流,连耐旱的月灵稻都开始枯萎。弟子们日夜引水灌溉,却只是杯水车薪。
楚雄站在干涸的灵田边,法眼看到土壤中的青木之气如同将熄的火苗,微弱而散乱。他深吸一口气,引动体内循环的木气,沉入丹田,对着金丹中的元婴轻声道:“借生机一用。”
元婴仿佛听懂了,法眼亮起,金丹表面的绿色符痕瞬间激活。楚雄伸出手掌,按在干裂的土地上,一股磅礴的木行之力顺着掌心涌入土壤——这不是简单的“催生术”,而是蕴含着“生”之法则的木系神通。
肉眼可见的绿意从他掌心蔓延开来:龟裂的土地渐渐合拢,枯黄的稻穗重新挺起,干瘪的叶片舒展,甚至有新的嫩芽从土壤中钻出。更奇妙的是,周围的桃树、灵草也仿佛受到感召,疯狂抽出新枝,整个楚峰在短短半个时辰内,竟重现了春日的生机。
“这是……让枯木回春的神通?”胡九儿看着眼前的景象,惊得捂住了嘴。
楚雄收回手,掌心还残留着草木的清香:“不是回春,是唤醒。万物本有生机,只是被旱灾压制,我不过是借木行之力,将这生机释放出来。”
这便是他领悟的第一道五行神通——“万木归元”,能引动天地间的木行元气,唤醒万物生机,不仅能催生草木,还能修复受损的灵根、滋养枯竭的生命力。
木神通觉醒后不久,火神通也随之而至。
一群修炼“阴煞功”的修士趁旱灾潜入楚峰,他们的阴煞之气能冻结灵力,克制生机,恰好是木神通的克星。弟子们的法器被阴煞之气沾染,纷纷失去光泽,连桃夭树的枝叶都被冻伤了几片。
“以阴克生,倒是会选时候。”楚雄眼神一凝,体内火气顺着五行循环加速流转,汇入金丹。元婴的法眼中闪过一丝红光,金丹表面的红色符痕亮起,一股灼热的气息从他身上散发出来。
他没有祭出火焰符,只是对着阴煞修士轻轻一挥手——这一挥,蕴含着“焚”之法则的火系神通“星火燎原”应手而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