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屋的人都没有发出声音,很多团长都被政委的“提醒”给从大量缴获上交换取武器装备物资的幻想中敲醒。
在座的至少都是团长,倒是不会对老百姓起歪心思;就是怕在行动中容易“跨界”,毕竟各部防区都是挨在一起的,难免鬼子的据点可能在防区中间,不好划分归属。
当有人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副总指挥直接开口道:
“既然就在两个防区之间,那就看谁动作快,先到先得。但是,还是那句话——各部之间不得发生不愉快的事。”
见没其他事了,副参谋长笑着开口道:
“既然命令已下达,各团长下去把各部的情况写一份材料交上来,总部会根据各团情况,先对这次的物资进行发放。各师、各旅的干部留下。”
屋里立刻少了三分之二的人,只有副总指挥、副参谋长、师长、政委和三个旅长。
师长率先开口道:“这样让部队去竞争性开展【清剿行动】,会不会有问题?”
副总指挥回答道:“开始我也有这个疑虑,可教员说——有竞争才有进步,良性的竞争能增加部队的活力,促进部队发展。”
在座的也细想后认同这个说法,讨论了一下物资分配的事,最后把话题放在了陆阳身上。
陈旅长对着几位首长开口问道:
“副参谋长、师长、政委,您们三位都出国留学过,像陆阳这样有如此大能量的同胞,在国外怕是不多吧?”
副参谋长和师长都是在莫斯科留学,而政委是在法国留学;于是同时看向政委,想必政委更加了解欧洲和美洲那边情况。
政委见状开口道:“据我所知,从1920年开始,我国同胞在海外,旅居法国的就有3000多人,其次就是德国近2000人,荷兰、奥地利、意大利各有1000多人,像葡萄牙、比利时、西班牙也各有300多人。
大多数都主要是学习医学、化学、生物学、工程技术等理工科专业。
而经商的以青田人占多数,主要是贩卖青田石制品和从事皮革品生意。
像陆阳这样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甚至是唯一。
以目前陆阳表现的实力,其不但有强大的经济支撑,还有武器军火和生活物资的渠道,更是能训练一支铁血强军;我实在是想象不出陆阳背后是怎样一个家族。”
师长点头感叹道:“是啊,就说眼前的生活物资,光是粮食、药品,可不是有钱就能买到这么多数量的;而且运输方面也是神秘至极,在现在晋省的抗战形势下,能从外面运送进来,可以说是手眼通天啊!”
副总指挥也跟着说道:“最重要的是那些武器装备,不管是自动步枪,还是火箭炮、防空导弹,以前从未见过。”
陈旅长笑呵呵的开口:“几位首长就别把目光放在这些方面了;反正他陆阳是真心抗战的就行了,还和咱们八路军如此交好。咱们只要维系好双方关系,有助于抗战,就算他陆阳是神仙下凡,我也认。我也不去探寻人家的秘密。”
副参谋长对着陈旅长笑道:“你呀,还是这个样子,怪不得带出李云龙那样的兵。”
“哈哈哈!”
屋里顿时其他人跟着笑了起来。
正当屋里首长们谈论正兴起的时候,外面传来一声:“报告!”
要知道这种级别会议,一般没重要事情,是不会有人来打扰的。
副参谋长疑惑开口道:“进来。”
副总指挥的警卫员推门进来,立正敬礼道:“报告各位首长,从抗大分配的政工干部刚刚到达。而其中一位叫赵刚的干部说,受伍先生命令,有重要情报需要当面呈送给副总指挥;人就在外面等候。”
副总指挥眼前一亮,猜到应该是自己想的那个消息。
“快,把人带进来。”
众人都开始猜想是怎样的消息。
要知道伍先生可是主抓情报工作的,能让伍先生下令让人亲自携带过来的情报,肯定十分重要。
“报告,赵刚奉命前来报到。”不到两分钟,赵刚进入屋内,敬礼喊道。
副总指挥立马开口道:“好,伍先生让你带来的情报呢?”
赵刚立刻解开上衣外套的扣子,从里面的衬衣贴身口袋里,拿出一封用蜡封好的信,双手递给副总指挥。
副总指挥接过,继续问道:“伍先生有什么口信让你带吗?”
赵刚正色道:“伍先生交待了八个字——【栋梁之材,积极争取。】”
副总指挥愣了一下,接着哈哈笑了几声,才对赵刚笑着道:“好,好啊!赵刚你先下去休息吧,总部会对你以后的工作做出安排。”
待警卫员和赵刚退出房间,屋里只剩下原本的七位首长。
副总指挥小心翼翼的起开封蜡,拿出里面的信,仔细看了起来。
其他人都凝神闭口,无声的望着副总指挥,眼神里都是求知的眼神。
从伍先生的八个字还有副总指挥的态度,可以看出对此事,或者准确的说是对提到的人的看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