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不一会儿,六菜一汤的晚餐便摆上桌。
饭后暮色渐浓,李援朝二人告辞离去。
晚风徐徐的院子里,何雨隆正给孩子们讲故事时,何雨柱一家三口来访。哥,听说学校可能要复课了?
这事我倒没听说。何雨隆摇着蒲扇,目光扫过弟弟欲言又止的表情,怎么,还在别扭老爷子的事?
饭店最近忙...何雨柱含糊其辞,自父亲与李大妈登记后,他再未踏入十三号院。
有些心结,终究需要时间化解。
街道小学的领导来大杂院找了冉秋叶,通知她学校即将复课,希望她能回去继续教书。
冉秋叶对丈夫说:哥,学校让我回去任教。
下午时分,街道小学的领导亲自来到院里。
复课通知已经下发到各所学校。
冉秋叶原本就是街道小学的老师,校方希望她能重返岗位。复课是好事,你们俩怎么打算的?
秋叶想回学校教书,来找你商量。
既然想回去,那就去吧。
停课前冉秋叶本就是街道小学的教师。
如今复课在即,她愿意重返讲台,这没什么好犹豫的。
1967年10月14日,上级正式下达复课通知。
作为原街道小学教师,校方特别邀请冉秋叶返校工作。
她考虑再三,决定回到热爱的教育岗位。上车吧,我送你去学校。何雨柱拍了拍自行车后座。
开学第一天,他坚持要亲自送妻子。
其实他更希望冉秋叶辞职在家,以他二级炊事员的收入完全能养活全家。
但既然妻子选择教书,他尊重她的决定。出发吧。冉秋叶背着孩子坐上自行车。早啊,雨隆、小九。
闫老师。
何雨隆看见闫书斋穿着整齐,推着锃亮的自行车出来。
这位街道小学的国文老师随着复课重新焕发神采。我先走了。闫书斋匆匆骑车离开,内心充满懊悔。
当初若是没有与何家兄弟交恶该多好,可惜往事不能重来。
小当加快脚步追赶前面的母亲:“妈,你们等等我!”
秦淮茹回头催促:“快跟上,妈妈赶着去厂里。”
邻居们打着招呼:“雨隆,小九。”
“雨隆叔,婶子好。”
小当揉着红肿的眼睛从院子里跑出来。秦姐送孩子上学啊?
小当眼睛怎么红红的?
复课了还闹脾气不肯去学校,被我教训了一顿。秦淮茹解释道。
停课期间疯玩惯了,突然要重新上学,小当满心不情愿。
经过一番劝说无果后,秦淮茹只能动用竹条让女儿乖乖听话。
何雨隆摸了摸小当的头:不上学可不行。
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个文化人,别像你妈和哥哥那样在车间干活。
想起儿子棒梗从管教所出来后,何雨柱本想教他厨艺,结果这孩子宁可去轧钢厂当临时工。
如今小当这么小就想辍学,难道也要走这条老路?
听见叔叔说的话没?好好读书才能有出息,妈妈可不想让你接我的班。秦淮茹语气坚定。
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秦淮茹深知知识的重要性。
看看何雨水高中毕业就在街道办工作,而自己只能在车间干体力活——这还是接替亡夫的岗位。
她决不允许女儿重蹈覆辙。
棒梗已经错过了机会,现在她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小当和槐花身上。
只要她们好好读书,将来考上高中甚至大学,自己就能享福了。雨隆,你说我要不要找点事情做?阿诗玛突然问道。
曾经活跃在舞台上的日子充实而快乐,这一年多无所事事让她浑身不自在。小九,现在还不是时候。”
阿诗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何雨隆并不反对。
但现在,还不行。
尽管学校复课的通知已经下达,一些文化界的知识分子也回到了岗位,但局势仍不明朗。
何雨隆不能让阿诗玛冒险。
虽然每天待在家里难免枯燥,可这是无奈的选择。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呢?”
“放心,小九,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到时候你想跳舞就跳舞,想唱歌就唱歌。”
“真的?”
“当然。”
何雨隆将阿诗玛拥入怀里,心里盘算着该抽时间陪她回一趟滇南。
自从孩子出生后,已经过去两个半月了。
他知道阿诗玛想家了,不如带她回去散散心,顺便让承启和承玉见见外公、舅舅和姑姑。
第二天上午,何雨隆去林诚斋家开了介绍信,依然用上次陪阿诗玛回滇南时的身份。
拿到介绍信后,他中午就去买了机票,十月十七日早上飞滇南春城,下午就能到。小九,我回来了。”
“雨隆,你不是去看林叔了吗?怎么这么快?”
“猜猜我手里有什么?”
“什么呀?”
“给你个机会,猜猜看。”
“我可猜不出来。”
阿诗玛笑着摇头,她向来不擅长猜谜。好了,不逗你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