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言灵:我靠说话咒翻对家 > 第132章 当年参与者,一个被“遗忘”的工程师!

###

从父亲的书房出来,苏晨没有立刻离开。他站在走廊里,背靠着冰凉的墙壁,午后的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在他脚下切割出一片明暗分明的世界。

他闭上眼,那份报告草稿上潦草而决绝的字迹,仿佛烙印一般刻在他的脑海里。

“……已与林工、陈工沟通过,他们均表示担忧……”

林工,林永年,已经化为一具深埋地下的白骨,用生命和一本字字泣血的日记,留下了最后的“执念”。

那么,陈工呢?

这个在父亲最后的挣扎中,被并列提及的人,是如今唯一可能还活着的、知晓当年内情的同盟。

他是一把钥匙。一把能够打开三十年前那扇紧锁黑幕的,活生生的钥匙。

但一个被刻意“边缘化”、被遗忘了三十年的人,该如何去找?

直接去城建局的档案科大张旗鼓地查询,无异于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瞬间就会惊动水下所有潜藏的鳄鱼。王振华的势力在市里盘根错节,任何异常的举动,都会立刻传到他的耳朵里。

苏晨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那份草稿的轮廓,纸张的棱角硌着皮肤,带来一丝清醒的刺痛。

他需要一个理由,一个光明正大、合情合理、让他可以翻阅那些陈年旧档而又不引起怀疑的理由。

这个理由,他有。

……

第二天一早,苏晨没有像往常一样先去市府办,而是直接去了城建局。

他没有再去找档案科那位已经对他“印象深刻”的地中海科长,而是绕到了大楼另一侧的“技术专家顾问室”。

这里更像是一个半退休老干部的活动中心,几个头发花白的老工程师正凑在一起,就着热茶,研究一份象棋残局。空气里飘着茶叶的清香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药油味。

苏晨的出现,像一个闯入慢镜头世界的快进画面。

“各位老师傅,早上好。”他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谦逊笑容,手里还提着两条市面上不怎么好买的“红塔山”,这是他路过烟酒店时特意买的。

“哟,这不是市府办的小苏嘛。”一位戴着老花镜的老工程师认出了他,上次违建项目开协调会时,他们打过照面。

苏晨立刻将烟递了过去,姿态放得很低:“王工,您记性真好。这不,违建那个案子,后续还有些技术细节要敲定,开发商那边请的律师,专门抠字眼,非说我们三十年前的建筑规范有问题。我这不就来请教各位专家了嘛,想找找当年咱们局里负责结构审核的老师傅,咨询一下情况。”

他的话半真半假,既抬高了这些老专家,又把自己的目的说得冠冕堂皇。

“哼,那帮搞开发的,就知道钻空子!”另一位脾气火爆的老工程师拍了下桌子,震得棋子都跳了起来,“小苏,你说,要查哪个方向的?我们给你参谋参谋。”

苏晨要的就是这句话。

他装作一副努力回忆的样子,挠了挠头:“具体名字我也不清楚,就听说是一位姓陈的工程师,**年前后,在咱们局里可是技术骨干,尤其擅长地质勘探和基础结构。我想着,要是能找到这位陈工,让他出具一份专家意见,那帮律师就没话说了。”

他特意将“技术骨干”四个字咬得很重。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办公室里陷入了一阵短暂的沉默。

几个老工程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都带着一丝困惑。

“姓陈的?”那位王工推了推老花镜,皱着眉头思索了半天,“**年那会儿,技术科姓陈的倒是有几个,可要说得上是‘技术骨干’,还擅长地质勘探的……好像没这号人啊。”

“是啊,”旁边有人附和道,“老刘算一个,可人家不姓陈。小张也行,可那会儿他才刚进单位。姓陈的……我想想,有个叫陈爱国的,后来调去区里当副局长了,可他是搞桥梁设计的。”

一圈问下来,竟无一人对苏晨口中这位“陈工”有印象。

苏晨的心,微微沉了下去。

他预想过对方会被边缘化,却没想到会被抹除得如此干净,连这些同在一个屋檐下工作过的老同事,脑海里都搜寻不到他的痕迹。

这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

“可能是我记错了?”苏晨脸上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顺势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也是听别人说的,说不定传错了。那……各位老师傅,咱们局里有没有**年前后所有工程师的名录?我干脆自己回去对着名单一个个排除,就不耽误大家下棋了。”

这才是他的真正目的。

“名录?”王工摆了摆手,“那得去人事科的档案室查,我们这哪有。不过……小苏你等一下。”

他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起身走到墙角一个布满灰尘的铁皮文件柜前,吃力地拉开最下面的一个抽屉,在里面翻找起来。

“我们技术科以前有个习惯,每年搞技术评比、优秀工程师评选,都会印个小册子。我看看当年的还在不在……”

伴随着一阵翻箱倒柜的声响和老人的咳嗽声,一本封面已经泛黄卷边的《1989年度江州市城建局技术标兵风采录》被翻了出来。

苏晨心中一动,连忙上前帮忙。

册子不厚,纸张粗糙,印刷也很简陋。上面印着当年十几位获奖工程师的黑白照片、姓名和简介。

苏晨一页一页地翻过去,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脸。

没有。

直到翻到最后一页,都没有任何一个姓陈的人。

“奇怪了,真没这个人?”王工也凑过来看,喃喃自语。

苏晨的心,已经沉到了谷底。他几乎要以为,“陈工”这个线索,是不是也像林永年一样,早已被从这个世界上物理抹除了。

就在他准备合上册子,向众人道谢离开时,他的目光无意中落在了册子封底的版权页上。

在“编委会成员”那一栏的末尾,印着一排比正文小了好几个字号的名字。这些通常都是些负责跑腿、校对的杂务人员。

苏晨的目光,从那排模糊的小字上一一扫过。

突然,他的瞳孔猛地一缩。

在“校对”两个字的后面,他看到了一个名字——

陈启明。

这个名字,就像一把锥子,瞬间刺破了所有的迷雾。

他强压住内心的狂跳,不动声色地指着那个名字,用一种漫不经心的语气问道:“王工,这个陈启明是谁啊?好像没在前面的标兵名单里看到。”

王工扶着老花镜,眯着眼凑过去看了半天,才“哦”了一声,语气里带着一丝恍然和不确定。

“陈启明……有点印象。好像……是技术科的,对,就是技术科的。挺内向的一个小伙子,不怎么爱说话,但技术好像还不错,特别是画的图,又快又标准。”

“那后来呢?”苏晨追问道。

“后来?”王工的记忆似乎有些模糊了,他想了很久,才不太确定地说,“后来好像……调走了吧?对,调走了,不知道调哪儿去了。这都快三十年了,谁还记得清啊。”

“是啊是啊,我记起来了,”旁边另一个老工程师也插话进来,像是被勾起了一丝遥远的回忆,“就是那个个子不高,总爱穿一件蓝色工作服的年轻人。后来听说他身体不好,主动申请去了局里的仓库,管那些钢筋水泥去了。可惜了,一个好好的大学生,跑去看仓库,这不是把人才当废柴用嘛!”

仓库!

苏-晨的心脏,猛地跳了一下。

一个前途光明的技术工程师,在“黑水”工程启动的关键节点,突然“身体不好”,主动申请去看仓库?

这背后隐藏的故事,不言而喻。

他拿到了全名,也知道了对方最后的去向。线索,终于接上了。

苏晨没有再多问,他怕问得太多,反而引起这些老人的怀疑。他笑着将那本《风采录》还给王工,又客套了几句,便起身告辞。

离开技术专家顾问室,苏晨没有片刻停留,径直走向了人事科。

有了“陈启明”这个明确的名字,事情就变得简单多了。

人事科的办事员是个年轻女孩,看到市府办下来的人,态度很是客气。苏晨依旧用那个“违建案”的理由,声称需要核实一位已退休老同志当年的任职情况,以便出具证明。

女孩没有怀疑,在电脑系统里操作了片刻,很快就调出了一份极其简单的电子档案。

“陈启明,男,1965年生,1986年入职江州市城建局技术科,任助理工程师。1989年11月,因‘工作需要’,平调至局属物资仓库,任管理员。1998年,因‘身体原因’,办理提前退休。”

档案简单得就像一张白纸,没有任何荣誉,没有任何劣迹。一个人的十年青春,就被这几行冰冷的文字一笔带过。

而那个1989年11月的时间点,正是父亲在报告草稿中与“林工、陈工”沟通之后,也是“黑水”工程全面启动的时刻。

“能查到他退休时的家庭住址吗?”苏晨的声音很平静。

“可以的,”女孩在键盘上敲了几下,“在这里。江州市,建设路,清江新村7栋402室。”

苏晨将这个地址,一个字一个字地,牢牢刻在了心里。

清江新村……

那不就是当年江州第三化工厂的家属区吗?工厂倒闭后,那里就成了一片被城市遗忘的角落,龙蛇混杂,破败不堪。

他们不仅将他从技术核心岗位上赶走,扔去看仓库,更是在他退休后,将他安置在了那个罪恶源头的旁边。

这究竟是一种仁慈,还是一种最残忍的监视与警告?

苏晨走出城建局大楼,抬头看了一眼刺眼的太阳。

他知道,自己即将要去拜访的,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退休工程师。

而是一个被恐惧和沉默囚禁了三十年的,活着的幽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