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言灵:我靠说话咒翻对家 > 第65章 科长赵林的平衡术,两个年轻人的较量!

###

科长赵林的办公室门被轻轻推开,又无声地合上。

这扇厚重的红木门,像一道无形的屏障,隔绝了内外两个世界。门外,是秘书一科压抑的寂静,同事们看似专注于手头的工作,眼角的余光却都像被磁石吸附,牢牢粘在那扇门上。门内,是吴宇自信满满的个人秀场。

苏晨慢条斯理地将最后一口豆浆喝完,微凉的液体滑过喉咙,带着一丝廉价的甜味。他将纸杯精准地捏成一团,投入脚边的垃圾桶,整个过程,眼神都没有离开过那扇紧闭的门。

他仿佛能穿透门板,看到里面的情景。

……

“科长,您请过目。”

吴宇双手捧着那份厚达二十页的报告,姿态恭敬,却掩不住眉宇间的意气风发。他将报告放在赵林宽大的办公桌上,纸张与桌面接触,发出一声沉实的闷响,仿佛在宣告自己的分量。

“这是我和苏晨同志,根据您‘大胆创新、细致求证’的指示,连夜打磨出的‘阳光政务’平台建设2.0版方案。”吴宇的声音清晰而洪亮,带着在辩论会上才会有的那种掌控全场的节奏感。

他没有独揽功劳,巧妙地带上了苏晨的名字,但“打磨”二字,已经清晰地界定了两人的角色——苏晨是提供了璞玉的矿工,而他,是赋予璞玉灵魂的雕刻大师。

赵林靠在椅背上,没有立刻去看那份报告。他只是抬眼看着吴宇,眼神平静,像一潭深水,看不出任何情绪。

“哦?说说看,2.0版,新在何处?”

吴宇等的就是这句话。他清了清嗓子,身体微微前倾,开始了他的长篇大论。

“科长,苏晨同志最初的构想,很有创意,但恕我直言,还停留在‘点子’的层面,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支撑和宏观的战略视野。我做的,主要是‘升维’的工作。”

“首先,在顶层设计上,我引入了哈佛商学院最新的‘多方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型’,将平台从一个单纯的政民互动工具,拔高到了一个重塑政府、市场与社会三者关系的‘制度性创新’。您看这部分,我称之为‘江城特色的新公共管理范式革命’。”

“其次,在实施路径上,我摒弃了原方案中较为粗放的‘红黑榜’概念,设计了一套包含五个一级指标、二十个二级指标、五十个三级指标的‘营商环境动态评估KpI体系’。这套体系的优势在于其客观性与科学性,每一个数据都有据可查,可以有效避免部门间的推诿和扯皮,真正做到用数据决策,用模型管理。”

“最后,也是我认为最点睛的一笔,就是将线下的‘领导信箱直播’,升级为集政策宣讲、民意收集、现场办公、舆情引导于一体的‘全场景沉浸式政民互动平台’。这借鉴了国外成熟的‘townhall meeting’模式,一旦推行,必将成为我们江城乃至全省政务公开的标杆性工程!”

吴宇越说越兴奋,声音里充满了激情。他仿佛已经看到,这份凝聚了他全部智慧的报告,在市长办公会上引起轰动,而他自己,则在所有领导赞许的目光中,一战成名。

赵林始终安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有节奏地敲击着。

等吴宇说完,他才缓缓拿起那份报告。

入手很沉,纸张的磅数很高,封面用的是铜版纸,标题是加粗的黑体,下面还有一行小字——“A Feasibility Study and top-level design on ‘Sunshine Governance’ platform”。中英结合,透着一股浓浓的精英味。

赵林翻开了第一页。

满眼都是他熟悉又陌生的词汇。“范式革命”、“治理模型”、“路径依赖”、“协同效应”、“赋能”、“闭环”……这些词汇像一颗颗华丽的珍珠,被巧妙地串联在一起,构成了一篇光彩夺目、气势恢弘的宏大叙事。

他的目光扫过那些复杂的图表、陌生的英文缩写和密密麻麻的指标体系,眉头却在无人察觉间,缓缓地皱了起来。

作为在体制内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的“老机关”,赵林或许不懂什么是“KpI体系”,也不清楚“townhall meeting”的具体流程。但他懂一样东西——人。

他知道,一份真正能落地的方案,字里行间应该带着泥土的味道,应该能看到具体的人,解决具体的事。它应该像一把手术刀,精准、锋利,哪怕看起来有些简陋。

而眼前这份报告,不像手术刀,更像是一件陈列在博物馆里的仪仗剑。它镶满了宝石,雕刻着繁复的花纹,看起来无懈可击,尊贵无比,却唯独没有开刃。

用这把剑,杀不了鸡,更解决不了问题。

赵林的心里,涌起一丝失望。这种失望,并非针对这份报告本身,而是针对吴宇这个人。

年轻人有野心,想进步,这无可厚非。借用别人的创意当跳板,手段虽然不高明,但在官场也屡见不鲜。

可坏就坏在,吴宇的“画蛇添足”。

他分明是看不起苏晨那个原版方案里的“土气”,非要用自己那套从书本里学来的“洋气”去覆盖、去改造,结果却把方案里最宝贵的东西——那种直面问题的锐气和解决问题的地气,给彻底磨没了。

这是典型的眼高手低,是象牙塔里待久了的书生通病。

赵林甚至能想象到,如果自己真的把这份报告交上去,办公厅主任会怎么看,市长又会怎么看。他们不会被这些华丽的词汇唬住,他们只会觉得,秘书一科的人,脱离群众,夸夸其谈。

这个责任,他赵林可不想背。

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爬上了他的嘴角。他忽然觉得这件事变得有趣起来。

吴宇这孩子,虽然傲气了点,但背景摆在那里,不能轻易敲打,否则就是跟王副市长过不去。

而苏晨那个年轻人,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锋芒内敛,手段老道得不像个新人。他故意放任吴宇抢功,甚至主动“捧杀”,显然是早就料到了这个结果。

一个急于表现,一个不动如山。

两个都是好苗子,但路子截然不同。

赵林忽然有了一个想法。与其在这里评判这份报告的优劣,不如把他们俩扔进真正的战场里,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

他放下了报告,表情看不出喜怒。

“写得不错。”他缓缓开口,声音平淡,“理论很扎实,视野也开阔。特别是这个‘KpI体系’,很有想法。”

吴宇的脸上瞬间绽放出光彩,他以为自己得到了科长的认可。

“不过……”赵林话锋一转,“这个‘阳光政务’平台,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一朝一夕能建成的。方案我们可以先放一放,内部再多论证几次。”

吴宇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

赵林没给他反应的时间,直接拿起了桌上的电话,拨了一个内线。

“苏晨,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很快,门被敲响,苏晨走了进来。

“科长,您找我。”他站定,目光平静地扫过吴宇和桌上那份报告,仿佛一切都与他无关。

赵林指了指沙发:“坐。”

然后,他当着苏晨的面,将那份厚厚的报告推到办公桌的一角,动作随意,像是在处理一份无关紧要的普通文件。

这个细微的动作,让吴宇的心沉了一下。

“刚才,我和吴宇同志初步探讨了一下这份方案。”赵林靠在椅背上,十指交叉放在腹部,摆出了一个谈正事的姿态,“总的来说,想法很好,但要真正落地,还需要大量的实践去检验。理论和现实之间,总是有差距的。”

他看向两个年轻人,目光在他们脸上来回逡巡。

“正好,我手头现在就有一个非常棘手的现实问题,需要两个有冲劲、有能力的年轻人去处理。我考虑了一下,你们两个,一个有宏观的理论视野,一个有……嗯,刁钻的基层切入点,正好可以优势互补。”

赵林顿了顿,似乎在观察他们的反应。

吴宇的脸上恢复了神采。虽然方案被搁置让他有些失落,但科长口中“棘手的问题”,无疑是另一个更重要的表现机会。他立刻挺直了腰杆,准备领命。

苏晨则依旧平静,只是微微颔首,表示自己在认真聆听。

赵林对他们的反应很满意。他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一个牛皮纸档案袋,放在了桌上。档案袋有些旧,边角已经磨损,上面用黑色的记号笔写着一行字。

“市里有个老大难问题,东城区有个叫‘金碧园’的烂尾楼项目,牵扯到违规建设和几百户拆迁户的安置问题,多年来访不断,区里几任领导都束手无策,把皮球踢到了市里。”

赵林用手指点了点那个档案袋。

“现在,市长信箱又收到了几十封关于这个项目的联名信,领导很重视,批示我们办公厅牵头,先去做一个摸底调研,拿出一份实事求是的报告来。”

他抬起头,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这个任务,不好干。报告怎么写,都会得罪人。写轻了,是糊弄领导,敷衍群众;写重了,会把区里和相关部门直接架在火上烤。所以,这不仅考验笔杆子,更考验脑子,考验你们的政治智慧。”

赵林将档案袋推向他们。

“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两个了。吴宇当组长,苏晨当副组长。我给你们一周时间,我要看到一份能摆到市长案头,既能反映真实问题,又能提出解决方案的报告。”

办公室里一片安静。

吴宇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组长!又是他主导!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雷厉风行、解决难题后,获得领导赏识的场面。

苏晨的目光,则落在了那个档案袋上。

他看到,从档案袋的缝隙里,正丝丝缕缕地渗透出一股混杂着怨恨、愤怒、期盼的驳杂气运。那股力量,原始而强大,像一头被困在笼中的猛兽。

苏晨的心,也跟着热了起来。

他正愁没有机会真正接触到这个城市最真实的一面,去观察那些不同于官场的、来自民间的气运形态。

现在,机会来了。

而且,还是科长亲自递到了他的手上。

“怎么样?”赵林的声音打破了沉默,“有没有信心,啃下这块硬骨头?”

“有!”吴宇的声音洪亮而坚定,他抢先一步,伸手拿过了那个档案袋,紧紧攥在手里,像攥住了一个天大的功劳。

苏晨抬起头,看着赵林,脸上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略带憨厚的笑容。

“科长,我们一定尽力,绝不辜负您的信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