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言灵:我靠说话咒翻对家 > 第59章 惊人发现!

官场言灵:我靠说话咒翻对家 第59章 惊人发现!

作者:温馨夙愿1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6 18:14:42

###

夜风从半开的窗户溜进来,带着初秋的凉意,却吹不散苏晨指尖那灼人的滚烫。

“墙头草,笔杆子是王振华的刀,当年苏建国之事,他为急先锋。”

何卫国那一行用红笔写下的批注,像一道狰狞的伤疤,烙在泛黄的纸页上,也烙进了苏晨的瞳孔深处。每一个字,都像是用他父亲的血写成的。

那本刚刚还让他感觉重逾千钧、充满了希望与力量的笔记本,此刻却像一块烧红的烙铁。

原来,父亲的倒下,并非仅仅是一场权力斗争中的暗箭。那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立体的、全方位的绞杀。

王振华在明处,用权力这柄最锋利的重锤,砸断了父亲的脊梁,将他从一个前途光明的干部,瞬间打入尘埃。

而这个叫林涛的人,则在暗处,用舆论这支最恶毒的软刀,剖开了父亲的名誉,将“贪腐”、“渎职”的污水,泼向一个刚刚递交了尖锐调查报告的孤勇者身上,让他身败名裂,永世不得翻身。

一明一暗,一硬一软。

一柄重锤,一支毒笔。

配合得天衣无缝。

苏晨靠在沙发上,闭上了眼睛。三十年前那场风暴的轮廓,在他脑海中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他仿佛能看到,年轻的父亲在被调离岗位后,回到家中,面对着家人不解的目光,还要承受着报纸上、广播里那些由“林涛”们编织的、铺天盖地的污蔑与批判。

那该是怎样一种百口莫辩的绝望?

【系统提示:检测到宿主情绪剧烈波动,与“林涛”之名产生强烈因果敌意。】

【正在解析目标……】

【目标:林涛。】

【当前职位:市委宣传部新闻处副处长。】

【气运状态:青中带灰(官运亨通,但夹杂旧日业力)。】

【关联诅咒:“构陷咒缚(沉寂)”、“捧杀咒缚(微弱)”。】

系统的提示冰冷而客观,却让苏晨的心沉得更快。

“构陷咒缚”,毫无疑问,就是当年施加在父亲身上的。如今三十年过去,它已然沉寂,但那份业力,却像灰尘一样,附着在林涛的气运之上,成了他青色官运中抹不去的一抹杂色。

而那个“捧杀咒缚”,则让苏晨有些意外。看样子,这位“王振华的刀”,如今的日子也并非一帆风顺,同样有人在用他擅长的手段来对付他。

官场,果然是个圈。

苏晨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他之前一直将目光锁定在王振华那座高不可攀的大山上,心中充满了无力感。但现在,何卫国与系统,为他指出了这座山脚下一块松动的、可以被撬动的基石。

林涛。

动王振华,如同撼山,以他现在的能力,无异于以卵击石。

但动林涛……

苏晨的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起来。

他不是王振华,他没有那么强大的气运壁垒,也没有那么深厚的根基。他只是一把刀,一把用了三十年,或许已经有些卷刃,被主人放在刀鞘里,渐渐有些遗忘的刀。

最重要的是,他是当年那场悲剧中,除了主谋之外,最直接的、最残忍的行刑人之一。

拿他来祭旗,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再合适不过。

心中的迷茫与无力,被一股冰冷的、清晰的复仇意志所取代。苏晨从沙发上坐直身体,整个人的气场都变了。如果说之前,他是在黑暗中摸索方向的探路者,那么现在,他成了一个锁定猎物的猎手。

他重新打开客厅的灯,将那本何卫国的笔记本和赵林交给他的那份《重点工作计划草案》并排放在茶几上。

一本,是来自规则之外的武器库。

一本,是来自规则之内的通行证。

他该如何用这张通行证,去启动那座武器库?

直接找何卫国那些人脉,举报林涛三十年前的旧事?

不行。

苏晨立刻否定了这个想法。时过境迁,当年的事早已定性,没有新的、足以推翻一切的铁证,任何旧事重提都会被轻易定性为“诬告”,甚至会暴露他自己。而且,何卫国的人情用一次少一次,必须用在刀刃上。

他需要一个机会,一个光明正大、合情合理的,与林涛,与他所在的宣传部新闻处,发生交集的机会。

一个让他能近距离观察、寻找破绽、甚至布下陷阱的机会。

苏晨的目光,落在了那份《重点工作计划草案》上。

赵林让他对“优化营商环境”这部分提意见,写初稿。

这……不就是最好的机会吗?

一个念头,如同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他的脑海。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市委市政府的“一号工程”。这样的工作,绝不仅仅是写一份文件,发一个通知那么简单。它需要宣传,需要造势,需要让全市的企业家、投资者、乃至普通市民,都看到市里的决心和举措。

而这一切,都绕不开一个部门——市委宣传部。

具体到执行层面,负责媒体对接、新闻通稿、舆论引导的,正是新闻处。

林涛的地盘。

苏晨的嘴角,勾起一抹微不可察的弧度。

他原本只是想把这份工作做好,回报赵林的信任。现在,他要把它做得前所未有的好,好到让所有领导都眼前一亮,好到让这份计划成为接下来全市宣传工作的核心议题。

他要的,不是一份简单的报告。

他要的,是一份足以引爆舆论的、完美的、让宣传部不得不全力配合的“阳谋”。

他要让林涛,主动走到他的枪口下来。

想通了这一点,苏晨只觉得浑身充满了干劲。他起身去厨房,烧水,泡了一碗最便宜的红烧牛肉面。

热气腾腾的香气在小小的出租屋里弥漫开来,将那份源自三十年前的阴冷驱散得一干二净。他一边呼噜呼噜地吃着面,一边将那份草案拿了过来。

赵林说草案写得太虚,不接地气。

苏晨看了几眼,何止是虚,简直是官样文章的集合体。通篇都是“要加强”、“要提升”、“要建立”、“要完善”,口号喊得震天响,具体怎么做,一句没有。

这不行。

苏晨放下筷子,拿起笔,在草案的空白处飞快地写下几个关键词。

“堵点”、“痛点”、“难点”。

要优化环境,先要找到问题在哪。开发商的嚣张跋扈、某些部门的推诿扯皮、审批流程的繁琐冗长……这些都是他前段时间在基层调研中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

然后,是“案例”、“数据”、“对比”。

不能只说问题,要用真实案例和数据说话。哪个区的审批效率最高,哪个部门的投诉率最低,把这些都摆出来,做成排行榜,定期公布。这叫“红黑榜”,是压力,也是动力。

最后,也是最核心的——“破局点”。

苏晨的笔尖,重重地写下了三个字:“监督员”。

他要建议,在全市范围内,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知名企业家、媒体记者、甚至热心市民中,聘请一批“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赋予他们权力,可以直接向市领导反映问题,可以“推门就进”任何一个政府部门的办公室。

这才是真正的杀手锏。

它将彻底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将监督的权力,从内部,延伸到外部。

这套组合拳打出去,绝对会在全市引起轩然大波。而要推动如此大刀阔斧的改革,宣传部门的深度参与,必不可少。

苏晨越想越兴奋,一碗面很快见了底,连汤都喝得干干净净。他放下碗,拿起那本黑色的笔记本,再次翻开。

这一次,他的目光不再是浏览,而是精准地搜寻。

他需要帮手。

不是去冲锋陷阵的战士,而是能为他提供情报的斥候。他需要知道,林涛现在在新闻处是个什么情况?他的软肋是什么?他的对头又是谁?

很快,他的手指停在了一个名字上。

“市电视台,时政新闻部副主任,钱浩。”

后面的批注很简单:“何卫国的老部下,为人机灵,消息灵通,但有些势利,欠何人情,可用。”

就是他了。

电视台时政新闻部,是与宣传部新闻处打交道最频繁的部门之一。钱浩这个位置,不高不低,既能接触到核心信息,又不会太引人注目。而且,“势利”这个评价,在苏晨看来,有时候反而是个优点。

势利的人,往往更懂得权衡利弊,更善于抓住机会。

苏晨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晚上九点半。这个时间,对于媒体人来说,或许正是夜生活的开始。

他没有丝毫犹豫,拿起手机,按照笔记本上记录的号码,拨了过去。

电话响了很久,就在苏晨以为没人接的时候,那边才被接起,背景音里是嘈杂的音乐和划拳声。

一个带着几分酒意的、警惕的声音传来:“喂?哪位?”

“您好,钱主任吗?”苏晨的声音平静而温和,“我姓苏,是何卫国老师的朋友。他……托我跟您问声好。”

电话那头,嘈杂的音乐声,瞬间小了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