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后台的“下马威”,谁是真正的导演?
次日下午,两点四十五分。
江城大剧院。
这座城市最顶级的艺术殿堂,如一艘巨大的白色帆船,静静地停泊在市中心最繁华的地段。平日里,这里是高雅艺术的圣地,普通市民只有在夜晚演出时,才有机会一窥其内部的辉煌。
苏晨从出租车上下来,抬头看了一眼那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玻璃幕墙。赵林科长提前打过招呼,他畅通无阻地从员工通道进入。
与前厅的金碧辉煌不同,剧院的后台是另一个世界。空气中混杂着木料、油彩、尘埃和一种若有若无的松香气味。巨大的舞台布景像沉默的怪兽,静静地立在阴影里。各种粗大的电缆如同黑色的巨蟒,盘踞在地面上,延伸向黑暗的深处。
这里是光鲜亮丽的背面,是所有戏剧与幻梦的诞生地,也是一切混乱与秩序的交界点。
苏晨没有急着去主舞台,他手里拿着赵林科长给的通行证,像个好奇的实习生,在迷宫般的后台廊道里不紧不慢地走着。他需要先熟悉这里的地形,更重要的是,要以一种最自然的方式,出现在清流文化团队的视野里。
穿过一道厚重的隔音门,一阵嘈杂的人声和器械搬动的声响传来。主舞台到了。
舞台上灯火通明,十几名穿着黑色工作服的人员正在忙碌地调试灯光、布置景片。他们分工明确,行动高效,显然是一支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
人群的中心,柳莺正站在那里。她今天换下了一身旗袍,穿着一套干练的白色亚麻休闲装,长发简单地束在脑后,正拿着一个对讲机,条理清晰地指挥着现场。
“三号追光灯角度再抬高五度,光圈缩小一点,我要的是一个聚焦的点,不是一片模糊的光晕。”
“道具组,那几盆莲花盆景先不要搬上来,等主背景幕布挂好再说。”
她的声音不大,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在嘈杂的现场清晰可辨。那团淡青色的“风雅”气运在她周身流转,让她在这一片混乱中,显得格外醒目而出尘。
苏晨调整了一下自己的表情,换上一副谦和而略带一丝拘谨的笑容,朝着舞台走了过去。
他刚踏上舞台的边缘,一个戴着鸭舌帽,身材微胖的中年男人就拦住了他。男人胸前挂着“技术总监”的牌子,一脸不耐烦地上下打量着苏晨。
“哎,你,哪个单位的?这里是工作区,闲人免进。”男人的语气很冲,带着一种技术人员特有的傲慢。
“您好,我是市府办的苏晨,过来配合晚会的筹备工作。”苏晨客气地递上自己的名片。
技术总监接过名片瞥了一眼,随手揣进兜里,脸上的不耐烦丝毫未减。“市府办的?我们这是专业技术活儿,你们办公室的人过来也帮不上什么忙。那边有休息区,您去那儿坐着喝喝茶,等我们弄完了,柳总会过去跟您汇报的。”
这番话,说得毫不客气,简直就是直接在下逐客令。
【叮!检测到负面言灵:专业壁垒(中效)!】
【言灵解析:对方试图通过强调专业性,将你排斥在核心工作区域之外,削弱你的话语权,并固化你“外行领导内行”的无用形象。】
苏晨心里明镜似的。这是典型的下马威。这些常年跟各种活动方打交道的“老江湖”,最擅长的就是给甲方派来的“监工”一个下马威,先把对方的气焰打下去,后续的工作才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如果苏晨此刻发火,或者搬出官衔压人,就正中对方下怀。他只会得到一个“官僚”的标签,被整个团队在暗地里抵触。
苏晨不仅没生气,脸上的笑容反而更真诚了些。
“您说得太对了,我就是个外行,看什么都新鲜。”他像个虚心求教的学生,目光在舞台上那些复杂的灯光架和音响设备上扫过,“我就是怕自己不懂,回头领导问起来,一问三不知,那才丢人。所以赵科长特意嘱咐我,一定要多看多学,当好‘服务员’。”
他巧妙地避开了“监工”的定位,把自己放在了“学生”和“服务员”的卑微位置上,瞬间瓦解了对方的敌意。
技术总监见他态度这么好,神色稍缓,但依旧没有让他进来的意思。“我们这儿忙,设备多,您要是不小心碰着哪儿,耽误了进度,这责任……”
他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苏晨点点头,一脸“我懂”的表情,然后话锋一转,声音里带上了一丝恰到好处的“为难”。
“我明白,我一定注意。哦,对了,刚才过来的时候,碰到了剧院的王主任,他听说我是府办派来盯现场的,特意拉着我聊了几句。”
苏晨口中的“王主任”,是赵林昨天在电话里特意提到的大剧院办公室主任。
听到“王主任”的名字,技术总监的表情微微一变。
苏晨继续说道:“王主任说,这次晚会的设备,剧院方面是全力支持,但毕竟是市里主办的活动,规格高。他担心剧院有些老旧的线路和接口,跟你们这些顶级的专业设备不完全匹配,怕到时候出什么岔子。他让我务必在现场盯紧一点,尤其是灯光和音响的联调环节,一旦发现任何可能存在的隐患,或者需要剧院方面紧急配合改造的地方,让我第一时间汇总,直接报给府办。府办会马上协调城建和电力部门,现场解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