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影卫的启动,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下投入一颗石子,涟漪在无人知晓的暗处悄然扩散。
【亲亲主人,潜影卫启动第三天,已为您收集到重要情报哦~】
系统适时的刷起存在感。
接下来的两日,贺归轩依旧维持着“昏君”的做派。
上朝时哈欠连天,对争议不置可否,下朝后便“躲”在御书房,美其名曰“清静”。
实则是在福海通过密道送来的潜影卫密报中,贪婪地汲取着信息。
潜影卫的效率高得惊人。
关于摄政王贺元恪:
密报显示,在御书房试探后的当晚,摄政王便在王府密室接见了户部左侍郎张汝贤,密谈近一个时辰。
张汝贤是贺元恪一手提拔的心腹,掌管户部度支,位高权重。
同时,潜影卫监听到,贺元恪已下令其门下清客,开始暗中盘查皇帝近期接触过的所有内侍和低阶官员,显然仍未完全消除疑心。
关于户部:
一份由潜影卫中账目高手初步分析的简报送到了贺归轩手中。
【主人好厉害!暗中助攻完成,情绪值 100!】
其上罗列了近年来几处大型工程拨款与地方赋税账目间的几处微小矛盾,以及漕粮损耗率远高于常年的异常。
线索虽零碎,却像一把钥匙,为林宥霆指明了几条可能的查账方向。
福海已安排人手,设法将这些线索“遗落”在林相派出的查账官吏必经之路。
关于皇庄产业:
初步清查结果触目惊心。
超过六成的皇庄管事都与摄政王府有着或明或暗的利益输送,账面亏损严重,实际产出大多流入私囊。
贺归轩看着名单,眼神冰冷,这些都是她未来改革的绊脚石,也是她潜在的“钱袋子”,必须尽快清理。
一切都在按照她的计划,于无声处慢慢织网。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打乱了所有暗中布局的节奏。
第三日清晨,朝会刚进行到一半,众臣正在为是否增加江南丝织税吵得不可开交,贺归轩百无聊赖地撑着下巴,几乎要睡过去。
突然,殿外传来一阵凄厉急促的呼喊和凌乱沉重的脚步声,打破了朝堂的喧嚣。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北方大旱!赤地千里!流民百万,已过漳河,正向京城涌来——!”
一名风尘仆仆、甲胄染尘的驿卒,连滚爬爬地冲进金銮殿,扑倒在地,双手高高举起一份粘着三根羽毛、代表最高紧急军情的赤色奏盒。
他声音嘶哑,带着哭腔,仿佛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
整个大殿,瞬间死寂。
方才还在争权夺利的朝臣们,如同被掐住了脖子,脸上血色尽褪,只剩下惊恐与茫然。
“你说什么?!”
【警告!重大危机事件触发!百万流民正在逼近!】
贺归轩猛地从龙椅上站起,睡意全无,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住。
她知道北方有旱情,从那些琐碎奏折里看到过只言片语,却万万没想到,事态已经严重到这样的地步了!
前世生于盛世,国家繁荣,民族团结,人民生活安乐,从来不用担心这种事情,也没接触过这些。
也许是在其位,忧其事吧。
贺归轩心里慌了,不仅仅是为了她以后的性别是男是女,而是为这个世界上苦难的人民忧心。
百万流民都开始要冲击京城了……
这是足以动摇国本的天灾**!可见底层人民真的是都被逼到绝路上了……
侍立在御阶旁的福海脸色也是剧变,快步下去取过奏盒,检查火漆无误后,迅速呈到贺归轩面前。
贺归轩几乎是抢过奏盒,用力掰开,取出里面的急报,飞快地阅读起来。
奏报是北疆总督所上,字字泣血,描述了自去岁秋冬至今,北方三州滴雨未降,河流干涸,田地龟裂,夏粮绝收的惨状。
起初百姓还能靠存粮和草根树皮度日,如今已易子而食,饿殍遍野。
绝望的流民如同滚雪球般汇聚,冲破地方官府阻拦,形成一股庞大的洪流,正沿着官道,向着传说中富庶的京城方向涌来,预计最多半月,先锋便将兵临城下!
朝堂之上,短暂的死寂之后,是更大的混乱。
“百万流民?!这……这如何是好!”
“京城存粮有限,如何供养这许多饥民?”
“流民之中必有刁顽之徒,若与京城内外宵小里应外合,京师危矣!”
“当务之急是紧闭城门,绝不可放流民入城!”
“紧闭城门?难道眼睁睁看着他们在城外饿死?岂不更易激起民变!”
“应立即调派京营、禁军,于城外设立防线,驱散流民!”
“驱散?百万饥民,如何驱散?一旦激起冲突,便是滔天大祸!”
争吵声、推诿声、恐慌的吸气声充斥着大殿,往日道貌岸然的重臣们,此刻大多想的都是如何自保,如何将灾祸挡在京城之外,甚至有人已隐晦提出,请陛下或摄政王“暂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