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名义:重生祁同伟,从大风厂开始 > 第51章

名义:重生祁同伟,从大风厂开始 第51章

作者:满天星56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6 17:23:30

闻言,为首的何超微微一笑,随后从文件夹中取出一份盖有中组部公章的红头文件——协助调查令。

坦白说,这种调查令他还是头一次见到。

当初他晋升时,中组部也曾派人考察,接触了哪些人他并不清楚,但最终无人提及这份调查令的存在。

足见对祁同伟此次调查的重视程度,不过也难怪,公安系统的职位毕竟特殊,调查规格自然不同。

于是他神色郑重地点头应道:“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几人点头示意。

祁同伟晋升程序的第一步,便在京城悄然展开。

此时,骆山河心中也充满好奇——他们究竟想了解什么?

“骆部长,您与祁同伟共事期间,他的工作状态如何?在调查活动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能否谈谈?”

骆山河略作思索,便径直回答:“祁同伟同志是在我们抵达绿藤的第二天,由组员钟小艾邀请加入协助工作的。

他们是校友,而祁同伟身为公安厅长,参与后极大提升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抵达首日,他就组建了专项调查小组,所有关键线索都由他提供,最后的重要突破也是他亲自带队完成。

从这些表现看,他确实是位出色的警察,无论是指挥能力还是侦查经验都十分丰富,这也是我最终邀请他加入的原因。”

为首者边听边在纸上记录细节,继而追问:“这次随行来京的王政,是否与祁同伟有过接触?”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关乎案件背后是否存在隐情。

此事关系重大,他们必须排除所有可能性,确保调查万无一失。

对祁同伟而言,这是对他工作能力与道德品质的考察。

从更宏观的层面看,这属于关键人员的把控。

组织程序里,这一环节必不可少。

只有确保人员纯洁,组织才能彻底放心。

政治上的竞争是被允许的,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

但达到某个层级之后,就不被允许了。

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此时的他们已是特殊的存在,是关乎整个国家的关键。

若因个人问题导致王政下台,

那么即便祁同伟再出色,也没有晋升机会,

这是规则。

虽然许多竞争背后各有目的,但有一个大前提:

必须有正当理由;没有正当理由,

就是乱政,就是个人主义。

所以,这个问题表面上在询问两人的交集,

实际上却在探究一点:

祁同伟是否另有想法。

此时骆山河的回答,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祁同伟的前途,

但骆山河本人却毫不知情。

“祁同伟在抓获首犯高鸣远之后,第一时间移交给我们,

随后便离开了。

之后我们调配的审讯人员,

都是从异地调来的,相关档案

全部保存在督导组,你们可以随时查阅。

最后牵出王政时,是我通知的祁同伟,

并请他带队执行抓捕。

当时我确实存有私心。

他帮了这么大忙,不给他一点功劳,

说不过去,所以这个任务就交给他了。

两人的接触仅此而已。”

骆山河的回答堪称标准答案。

他避开了所有陷阱,没有完全否认两人的接触。

毕竟祁同伟与王政同在一省工作,祁同伟又协助督导组办案,

两人不可能毫无交集,这是事实。

骆山河并未多想,只是实话实说。

在这种时刻,唯有实话才能规避风险。

听到这里,何超点了点头,

继续在纸上记录。

这一点极为重要,

甚至可以说是当前最关键的问题。

他们这个访问组最核心的任务,就是弄清这一点。

一旦反腐牵涉到 争,就意味着晋升之路彻底断绝。

这是组织在百年斗争中所积累的智慧。

然而就在这时,何超的一句话……

骆山河的心猛地一沉,整个人瞬间绷紧。

“王政的问题,是不是该处理了?这么久了,也该结案了。”

看似平常的一句闲聊,在此时却显得极不寻常——这不只是何时结案的问题,更牵涉到权责归属。

不仅骆山河,连旁边一直沉默的警察也警觉起来,略带诧异地望向何超。

骆山河刚从督导组回来,面对各方邀约,正不知如何应对。

他是组长,有权决定结案,毕竟案子由他负责。

何超此时的话,无疑是一种暗示:有人希望他停手。

借访问组之机传递消息,骆山河不解:如今通讯如此发达,为何要绕这么大弯子?难道……是“那位”的意思?

中组部之所以令人敬畏,正是因为其当家人说话的分量。

在全国范围内,那位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对方传话,骆山河岂敢不从?在绝对的权力面前,一切挣扎都显得苍白。

这一点,骆山河心知肚明。

但他不能直接表态。

忽然,他想起祁同伟的叮嘱,便故作平静地说道:

“这事有规章制度,该结案时我绝不拖延。

具体还要看纪委的指示。

符合规定,随时可以结。”

这番话不偏不倚,意思却明确:他不愿背这个锅。

上面有人顶着,他也不想得罪人;若没有,就照章办事。

他宁愿守着自己这一亩三分地,虽有些无赖,却正合适。

何超不以为意地笑了笑,望向骆山河,像日常闲谈般随口说道:

“明天纪委会有通知,你回督导组一趟就行。

我只是传个话,别多想。”

听到这话,骆山河简直想骂人。

别瞎琢磨,这事儿能随便琢磨吗?

也不看看眼下是什么局面,全是大佬在过招。

他一个小部长,哪敢多嘴。

只好默默点了点头,没再吭声。

这时候,何超整理了一下手中的文件,望向身旁两人。

“我的问题问完了,你们还有要问的吗?”

这原本只是例行公事,毕竟所有问题早先都已准备妥当。

这句话,本意是结束的信号。

可就在这时,突然响起一道声音。

只见那位穿警服的人开口:

“我有个问题,骆部长。

这次的高鸣远,是不是祁同伟养的鱼?”

他一看到这个案子,就断定高鸣远肯定是祁同伟养的鱼。

别人或许不清楚,但他从地方升上来,深知其中的门道。

在各地,公安系统的一把手常会“养鱼”——

案子查清了,却暂不收网。

等到关键时刻再一举拿下,

既完成指标,又赚足名声。

这几乎是不成文的规矩,大家都心照不宣。

何超刚想拿起文件做记录,那位警察却摆了摆手,

示意不必。

何超犹豫了一下,还是把文件放了回去。

骆山河一脸茫然,低声问:

“养鱼?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这个案子祁同伟早就知情,

但一直没动,直到督导组来了,

才突然捅破,实施抓捕。”

骆山河这才恍然大悟。

他原本也有怀疑,但看过那份卷宗后,就打消了疑虑。

骆山河随即答道:

“我认为不是。

当时他给我看过一份案件复检的卷宗,

其中有一个违规处理的案例,四年刑期转为保外就医。

正是这个案子,让他注意到了绿藤,

也才有了后来协助督导组的事。

具体案情我不清楚,

但复检日期,是在督导组抵达的前一天。”

这个时间点我专门查过,所以记得很清楚。”

警察闻言点了点头。

可以确定,这些鱼是祁同伟喂养的。

收网的时机掌握得恰到好处。

确实是个人才,符合公安的选拔标准。

他们的用人标准与常人不同,不需要庸碌无能之辈。

他们需要的是真正能独当一面的人才。

至于那些罪犯的下场如何,他们并不在意。

目送众人离去后,骆山河拨通了一个电话。

“同伟,恭喜你。

中组部的调查员刚走。”

祁同伟放下电话,顿觉精神振奋。

那个他前世苦苦追求的目标,终于实现了。

副省级——这道曾经难以逾越的天堑,如今他终于迈了过去,虽然只是半步。

但某种程度上,这标志着他对命运的一次胜利。

此时的祁同伟感到前所未有的喜悦。

他看重的不是副省的名号,而是那枚带着国徽的肩章。

那是无数警察的梦想。

佩戴上那枚肩章,

就意味着他祁同伟,已成为真正的警界领袖。

不仅在汉东,即便放眼全国,

祁同伟也已经开始占有一席之地。

就在祁同伟沉浸于欣喜之中时,一位不速之客到访。

祁同伟没想到程序推进得如此迅速。

他原以为至少需要一个月,可这才两天,

京城方面就已经开始走访了,速度堪称惊人。

那日省委会上的情景,已有人向他转述。

李达康把他夸得神乎其神,如数家珍般列举他的履历。

若在当场,不知情的人恐怕会以为李达康就是祁同伟的老师。

李达康一番发言后,会场一片寂静。

由此可见他的表达功力,并非祁同伟的履历本身有多么惊人,

而是李达康的演绎为其增色不少。

其实,祁同伟的履历与好几位厅级警察相差无几,

只是他更能服众,更重要的是能力。

如今,祁同伟的能力已获得所有人的认可。

此时全省高层都清楚,只要祁同伟跨过这道坎,

前途将不可限量。

要知道——

此时的祁同伟年纪尚轻,能力出众,前途一片光明。

周围的人都难以想象,他最终能走到怎样的高度。

正当祁同伟沉浸于对未来的憧憬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他迅速收敛神情,沉声道:

“进。”

门开处,一个面带笑容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祁同伟一见他,忍不住笑了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