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坐上公安厅长这个位置,说我是最黑的也不为过。
但我有底线,那就是国法!虽偶有越界之举,终究是为了维护公平正义。
这一点,我问心无愧。
至于为老师铺路更是无稽之谈——老师的道路岂由我指点?我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社会公义。
扫黑除恶年年开展却屡禁不绝,根源就在于这些蛀虫贪得无厌,肆意榨取民脂民膏。
若有真本事,大可以招商引资凭实力致富,但这些人只要还在我的辖区,我绝不姑息!”
刘省长微微颔首。
尽管此刻被祁同伟将了一军,但听到这番表态仍感欣慰。
毕竟祁同伟执掌全省治安,实际是在分担他的重任。
这种担当值得赞许——但这不意味着他会轻易原谅对方。
刘省长凝视着祁同伟继续发问:“若你处在我的位置,会给出什么建议?”
祁同伟顿时怔住。
这简直是道送命题。
若真献策,等于承认自己存心与省长作对;若保持沉默,又似将对方置于火上烤。
他心念电转,沉吟片刻答道:
“若是我老师面临此境,我会建议立即组织扫黑除恶第一阶段成果汇报。”
邀请他出席会议。
请他阐述举办此次会议的深远意义,并表明我们的坚定决心。
刘省长闻言,脸上的笑意更深了。
“先行动,再找理由?
也好,那么沙书记呢?
把我推出去,和沙书记打对台?
你这小子,连自己的老师都算计啊!”
祁同伟听了,一时怔住。
不知如何作答,只是呆呆地望着刘省长。
是啊,沙书记呢。
这件事本就是顺着沙书记的思路推进的。
如今却请省长来评点。
岂不是本末倒置?刘省长看着祁同伟的神情,不由哈哈大笑,将桌上的字卷起,递给他,随后说道:
“去看看你老师吧,把握好机会!”
祁同伟走出刘省长的家门,心神仍有些恍惚。
省委大院里,高育良也住在此处。
祁同伟恍惚地走进了高育良家。
高育良开门见他神色不对,刚想开口,祁同伟便说道:
“老师,这是刘省长刚写的字,送给您的。”
高育良仔细听祁同伟叙述经过,尤其在听到“把握机会”四字时,陷入了长久的沉默,最终轻叹一声。
祁同伟此刻也有些迷茫。
见高育良这般神情,忍不住问道:
“老师,我这一步是走成了死局?”
其实也难怪祁同伟如此想。
在他看来,即便借此机会拉省长下场,自己也不会有损失。
至少目前,汉大帮仍需从旁协助。
如此一来,便形成两强相争之势。
而汉大帮,则成了中间的调和力量。
无论偏向哪一方,都有胜算。
这样,他们二人的危机不仅能立即解除,甚至可能更进一步。
他并非没有机会,只是刘省长离开时的神情,实在不像是要下场的反应,更不会如此客气。
这一点,恰恰让他想不明白。
听到祁同伟此刻的话,高育良不由地看了他一眼。
从祁同伟的话里,他能感觉到,这个弟子确实是真心为他着想。
或者说,他们两人本就是一体,彼此都在为对方善后。
但此时此刻,他也不得不承认,能有这样的思路,这副省级的位置,祁同伟值得拥有。
只不过刘省长这个人——能在赵立春那样强势的人手下保持自我,足以说明,他也绝非善茬。
虽然比起赵立春,或许稍逊一筹,但比起高育良,却高出不止一点半点。
所以当初他根本没考虑顺位接任省长,而是直接争取书记的位置。
他清楚,如果刘省长上去,这个省长之位,他绝无机会。
一方面,本地官员中,两个主要职务理论上不会同时留下;另一方面,刘省长也有自己的班底。
因此,他不得不谋划一步到位。
可沙瑞金的出现,让一切计划落空。
祁同伟的想法虽好,但刘省长的回应,更是高明。
此时的高育良,默默点燃一支烟,沉声说道:
“同伟,不出意外的话,我要当省长了。
刘省长这一招很简单——你想制造两虎相争的局面,他就顺势而为,只不过另一只虎,换成了我。”
烟雾缭绕中,看不清高育良脸上的喜怒。
但祁同伟却从他的语气里,听出了一丝振奋。
是啊,从三号到二号,多少人卡在这一步上不去。
而高育良这一步,简直如登仙境,一步登天。
然而祁同伟却隐隐感到一种说不清的威胁。
刘省长不争,把机会让给高育良——那么所有的压力,都会落到高育良身上。
尤其是一直觊觎这一位置的李达康,必然会想尽办法搅局,再加上沙瑞金……
这场仗,无疑是将他们两人直接推到了风口浪尖。
祁同伟下意识接话:“他退一步,那我们也退一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