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需要和上级沟通,提前告知我一声。
我们共同署名,
这样一来,我们就是一个阵营的,
意志也是统一的。
你觉得这样如何,沙书记?
高育良看似退了一步,
其实还是在给沙瑞金设套。
共同署名看似是一条心,事实却并非如此。
往上汇报时,虽然两人联名,
实际执行却全是沙瑞金一人,
成果却要分高育良一份。
这还只是其一,
其次面对赵立春的反击,
高育良并未参与,也就没有风险。
只需一个共同署名,赵立春就能明白情况,
不会针对高育良。
这很简单——
赵立春也是从地方上来的,自然清楚署名的含义。
第三,面对汉东的各级官员,
高育良也能保持从容,不必顾虑太多。
毕竟他们看不到署名细节,高育良没有实际动手,
自然也无需承担相应的后果。
这其中的利害,
沙瑞金即便不能完全看清,也明白
绝不能跟着高育良的思路走,否则
自己就成了别人眼中的傻子。
他不可能上这个当,但场面还要维持。
沙瑞金并未纠结,转而继续问道:
“老高,你也清楚,
我来汉东的目标就是赵立春。
你在汉东时间长,
你觉得现在的赵立春怎么样?
或者说,这次从赵瑞龙那儿,
能查出东西来吗?我心里还是有点没底。”
此刻的沙瑞金,换了个角度,
直接亮明了自己的意图,
让高育良帮着判断,能不能挖出实质内容。
高育良心中也是一震,
沙瑞金竟把问题摆到了明面上,
他不能再含糊其辞。
眼下形势已经非常明朗,
所有人都在围猎赵立春,
局面洞若观火,他再装糊涂,
万一被上面视为同伙,
那真是哭都来不及了。
高育良心知肚明。
他略作思忖,回应道。
“沙书记,实不相瞒。”
“过去赵立春在汉东的情况,确实存在。”
“若论是否真有违规之举,无人能下定论。”
“那时我级别不高,看不透彻。”
“如今坐到这个位置,毫不夸张地说。”
“与当年赵立春的地位相差无几,也得以窥见许多以往看不见的内情。”
“有些是时代的局限,当时的人。”
“往往难以抗拒,这是事实。”
“这种局面下,能做的。”
“唯有妥协,在夹缝中求取平衡。”
“然而这又何其艰难?稍有不慎,便是万丈深渊。”
“赵立春的做法,我不敢说完全正确。”
“但若论其过错,也并非绝对。”
“他有他的局限,我也有我的局限。”
“如今时代变了,要处理他。”
“也是无可厚非。
从我的视角来看,”
“并未见到更多恶劣行径,当然,”
“赵瑞龙是个例外,此人在汉东。”
“始终是一颗毒瘤,今 能将他铲除。”
“说实话,我深感振奋。”
“整个汉东都盯着这个 。”
“多少人想扳倒他,今 这一举措。”
“汉东无数人,都会铭记您的作为。”
高育良这番话,表面是奉承。
实则将赵立春的问题归结为时代局限。
虽有些言过其实,却也贴近现实。
毕竟在此时语境下,这般评价已近乎贬抑。
赵立春的倒台,
本质上,不过是 的清算。
只是当下,需要一个正当理由。
可以说赵立春负了许多人,
但对汉东而言,他绝对是功大于过。
这一点毋庸置疑,即便算上赵瑞龙,
也是如此。
从某种角度看,
赵瑞龙也不过是个牺牲品,他的罪名,
可轻可重,只因当前需要由他拉开这场大幕,
他的罪责,便不可能轻判。
这就是现实,无人能够逃避。
对此,两人都心照不宣。
此刻高育良将话题拉回,意图很明显:
对于赵瑞龙,他持严肃态度;
至于赵立春,
不过是顺带一提,仅此而已。
沙瑞金对此心知肚明。
在国内,一直有尊重老上级的传统。
虽无人明说,但人人心里有数。
老下属通常会主动避嫌,不介入、不干涉,
甚至会在最后时刻,送上一程。
这就是一种传承。
毕竟,像侯亮平那样,
把老师的头当作晋升阶梯的人,终究是少数。
有些事不必说破,但人人都在看着。
沙瑞金此来,并非要逼高育良表态,
而是为了赵瑞龙,更为了祁同伟。
没错,祁同伟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如今真正掌控局面的,是祁同伟。
他口中说出的话,将决定赵瑞龙的命运。
这一点,沙瑞金非常清楚。
他之前的层层铺垫,其实都是为了祁同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