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育良这次讲话,和以往不同。
没有一堆官话套话,句句落到实处。
这番话情真意切,发自肺腑。
在座的多半都是高育良的学生,
对这段话感受尤其深刻。
如今坐在这里的他们,早已不是当年青涩的学生,
每个人都清楚,现在的高育良,
不光是他们的老师,更是汉东省的省长。
他本可以下命令,却选择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那份责之深、情之切,溢于言表。
特别是关于侯亮平的部分,
高育良语气虽然平静,
但在场的人都隐约听出了他话音中的颤抖——那是难以伪装的痛心。
此刻坐在台上的,不是高高在上的省长,
而是一位苦口婆心的师长。
二十多年前,正是这位老师对他们循循善诱、谆谆教诲。
这一份情,无声地在每个人心头蔓延。
不仅是台下的检察官们,台上的钟小艾与祁同伟,
也被高育良一番话触动心弦,眼眶微酸。
老高这般感染力,实在难有人及。
见氛围已至,高育良适时收住话语,
将现场交还主角,随即说道:
“接下来,请我们的检察长钟小艾同志介绍情况。”
话音一落,全场检察官纷纷响应,
掌声再度扬起,
虽不及先前雷动,却也整齐热烈。
钟小艾并未在意,目光环视会场,开口道:
“我是钟小艾,你们的新任检察长。
和在座许多人一样,我也毕业于汉东政法,
但我的工作一直集中在 。
这里,有我的师兄师姐,也有师弟师妹,
看到你们成才,我由衷为老师感到欣慰,
也为汉东政法系感到骄傲——这是属于我们共同的荣耀。
其实我未曾想过会再次回到汉东。
上一次来,是以督导组副组长的身份巡视工作,
在祁书记的配合下,我们侦破了一起大案,
将一名副省级官员带回了京城。
我未曾预料,汉东竟藏有如此重案,
仅现金就涉及两亿,
可见其影响之深、遗毒之广。
那次经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也让我萌生重返汉东的念头。
这一次,老师给予我机会,
担任检察长,我原本满怀期待。
汉东检察院里,有我许多同学,
但真正来到这里,说实话,却有些失望。”
钟小艾语锋一转,全场霎时寂静,
几乎落针可闻。
这一转折,令在场众人心头一紧。
多数人已知她在反贪局发火之事,
但仍有人不明所以,面露忐忑。
钟小艾要的正是这般反应,她继续道:
“下车伊始,我便注意到一些工作风貌。
检察院的高层之中,竟有人留着型男般的胡须,
蓄须明志——在京城我从未见过这般情形。
除了公安部的特勤人员,
我还没听说谁的胡须能留出‘审美标准’。
实在令人大开眼界。
我记得检察院的内部条例中……”
“陈副院长,我记得规章制度里确实有这么一条,对吧?”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聚焦在陈海身上。
陈海在检察院工作多年,还是头一回遇到如此难堪的场面。
他标志性的小胡子,早已成为检察院里人尽皆知的个人特征。
当初季检察长多次提醒,他都置若罔闻。
后来连季检察长也不再过问,其他人自然更不会多管闲事。
就连高育良书记也曾暗示过,却被他用玩笑话搪塞过去。
没想到今天,这个保留多年的习惯竟被新任检察长钟小艾当众点名。
年过四十的他,被这么突然一问,顿时有些手足无措。
正当他准备开口解释时,身旁的祁同伟不动声色地轻轻踢了他一下。
陈海立刻会意——钟小艾这是在立威。
若是此时冒然顶撞,往后怕是要吃不了兜着走。
在体制内得罪新任领导,往后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他涨红着脸,规规矩矩地回答:“检察长,内务条例确实规定,不允许蓄须。”说完,向祁同伟投去感激的一瞥。
会场顿时鸦雀无声。
谁都看得出来,钟小艾这是直接给作为检察院二把手的陈海来了个下马威。
毕竟陈海一直是老检察长重点培养的 ,不仅担任过反贪局局长,现在更是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院长。
眼见这番情形,在场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出声,生怕引火烧身。
钟小艾满意地收回目光,正色道:“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我们检察机关和军警部门一样,都是纪律部队。
若是男同志因为熬夜办案长出胡茬,这情有可原,我钟小艾不仅理解,还会向大家致歉。
但若是为了标新立异,那就别怪我揪住细节不放了。”
我钟小艾对这类事情相当擅长,这一点还请大家留意。
在初步巡视检察院的过程中,反贪局确实令我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