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零域建筑师 > 第62章 研究成果的共享危机

零域建筑师 第62章 研究成果的共享危机

作者:星星的烁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16 17:22:08

屏幕上的字跳出来的时候,整个帐篷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

“你们以为抓到的是间谍?”

“其实,你们已经错过了真正的求救。”

我没有立刻回应。老周的手还扣在那人的肩膀上,绳索绑得结实。那人嘴角翘了一下,但没再说话。

我转头看向主控台。信号监测界面的四个红点已经消失,监听装置被拆除后自动切断了连接。可那个通讯器还在闪,频率不断跳动,像是在等待回应。

“这不只是警告。”我说,“这是测试。”

苏晴从医疗站赶过来时,会议区刚清理完。她看了眼被控制住的信使,又看向我:“你打算怎么处理他?”

“先关起来。”我说,“等审讯组确认他背后有没有其他人。”

她点头,把手里的记录板递给我。“科研组的人都到了,在等你过去。他们想谈数据共享的事。”

我看了眼时间。距离原定的会议开始还有十分钟。

“走吧。”我说。

会议室设在移动庇护所的东侧舱段,原本是物资调度室,现在改成了临时协作中心。几张折叠桌拼在一起,上面摆着各社区送来的设备清单和研究资料。七八个穿旧工装或实验服的人坐在那里,有河岸屯的材料研究员,也有铁西的技术员,都是之前接触过的面孔。

我坐下后,直接打开了投影。

“昨天我们发现了守夜人的渗透手段。”我说,“他们不是靠武力,而是靠制造混乱,让我们自己分裂。”

有人皱眉。

“所以今天开这个会,不是为了展示什么秘密技术。”我继续说,“而是要确定一件事——我们能不能在不被瓦解的情况下,一起往前走。”

苏晴接过话:“零域建造的结构已经在三个社区投入使用。移动医疗站、净水模块、警戒塔基座,这些都不是单靠林川一个人完成的。材料来自河岸屯,能源调配靠铁西,施工由北巷协助。没有合作,这些东西根本建不起来。”

一名戴眼镜的中年女人开口:“问题是,你们公开的数据里,缺少关键参数。比如能量转化效率、结构稳定阈值。没有这些,我们没法验证安全性。”

“因为那些涉及核心机制。”我说,“我现在能做的,是分级开放。基础设计图和使用日志全部共享,但触发模块和精神力耦合算法加密存储。任何调用都会留下记录,联合监督小组有权随时审查。”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

“也就是说,你们还是掌握最终控制权?”另一人问。

“不是控制权。”我说,“是责任。如果有人拿这些数据去强行复制,导致系统崩溃,甚至伤到人,这个后果谁来承担?”

“可封闭只会让差距越来越大。”河岸屯的一名年轻研究员突然出声,“你们有庇护所,有通讯系统,而我们连基本的防护工事都建不出来。这样下去,所谓的‘联合’只是依附。”

我看向他。他是新来的,之前没参加过正式会议。

“你说得对。”我说,“所以我们才要建立统一标准。下周开始,零盟会提供五套模块化建造模板,涵盖避难所、净水和信号中继三类设施。每个社区派两人参与培训,现场学习部署流程。”

“只是模板?”他追问,“不能给原始代码?”

“不能。”我答得干脆,“我不是不相信你们,而是不相信外部环境。一旦核心协议泄露,守夜人就能逆向推演出攻击方式。上次的干扰事件就是例子。”

他没再说话,但眼神没移开。

苏晴这时补充:“所有参与项目的人员都将接入公共日志系统。每次调用、每次修改都会备案。如果有异常操作,系统会在两分钟内报警。”

讨论持续了近一个小时。最终大多数人同意了分级共享方案。协议草稿被打印出来,准备签字。

就在这时,一名来自河岸屯的材料学研究员提出质疑。

“你说警戒塔是现场生成的。”他说,“但我没看到过程。能不能现场演示一次?不然我们怎么知道这些数据不是伪造的?”

我盯着他。这个问题超出了正常技术验证的范围。

“我可以调取昨日建造的日志回放。”我说,“包括能耗曲线、结构展开时间轴、材料密度检测报告。全程有影像记录。”

“我要看实时生成。”

我没动。

苏晴忽然插话:“你在河岸屯负责什么项目?”

“复合墙体抗压测试。”

“那你应该清楚。”她说,“零域运作需要特定条件。精神负荷、环境干扰、能量场稳定性,缺一不可。现在会议室里有七台外部设备在运行,信号杂波太高,强行启动可能引发反噬。”

那人张了张嘴,没反驳。

我站起身:“这样吧。下一阶段的可变形建筑测试需要材料适配,我邀请你加入项目组。从设计到落地全程参与。你觉得如何?”

他犹豫几秒,点了头。

会议结束十分钟后,主控台弹出一条低级警报。

“检测到非授权数据包导出行为。”

我立刻调出日志。一份标记为“零域-结构响应模型V2”的文件在五分钟前被复制到外部存储设备,来源显示为一台登记在铁西技术支持名下的便携终端。

我反向追踪信号路径,发现它只传输了三秒就被中断,但足够带走部分数据。

“是谁在用那台设备?”我问值班员。

“说是他们的工程师带进来的,一直放在桌上充电。”

我找到那位工程师。他一脸茫然:“我没碰过那东西。进来后就放那儿了,连开机都没开。”

我把终端接进隔离系统扫描。三分钟后,发现一个隐藏进程,伪装成系统更新服务,能在后台静默读取连接设备的数据。

“不是他干的。”我说,“是有人提前植入了程序。”

苏晴站在旁边,声音压得很低:“刚才那个质疑演示的研究员,问的问题太准了。他不该知道响应模型的具体编号。”

我点头。“通知老周,加强科研区巡逻。暂时禁止所有外部设备接入网络,后续资料用物理介质传递。”

她转身要走,又停下。

“有些人想看我们分裂。”她说,“但我们不能让他们得逞。”

我坐在控制席没动。屏幕上,信号监测条还在跳动。那份被窃取的数据并不完整,但足以暴露零域的部分运行逻辑。

我打开权限管理界面,在三个人名上打了标记。

其中一个,正是那个要求现场演示的研究员。

另一个,是刚才提供终端的铁西工程师——虽然他本人可能还不知情。

第三个名字,我犹豫了一下,也加了进去。

门外传来脚步声。是值班员送来新的排班表。

我低头看了眼手边未签署的协议终稿。

纸页边缘有些发皱,像是被人反复翻看过。

我把它推到一边,手指落在主控台的锁定键上。

系统提示音响起。

“物理隔离模式已启用。”

“外部访问通道关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