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零域建筑师 > 第55章 电磁风暴的毁灭打击

零域建筑师 第55章 电磁风暴的毁灭打击

作者:星星的烁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16 17:22:08

屏幕上的波形刚出现那道异常脉冲,我的手指就悬在了终端重启键上方。它不像杂波,也不像自然干扰,更像是某种信号的回响——和我们刚建立的链路格格不入。

老周站在我旁边,眉头锁着:“这频率……怎么还在往上爬?”

我没回答。零域的感知在脑内微微震颤,像是有东西正从远处推着空气压过来。还没等我调出扫描模式,整个指挥台的指示灯猛地一亮,随即全部熄灭。

紧接着,一声闷响从营地东区传来。

不是爆炸,也不是撞击,而是一种低频震动,像是金属被强行扭曲时发出的呻吟。我转身看向校车方向,车顶的偏转板原本泛着微光,此刻已经黯淡下去,表面浮现出几道细密的裂纹。

“断电了。”老周一把掀开配电箱盖板,里面火花一闪,他迅速缩手,“主线路烧了。”

我抓起对讲机按下通话键,没反应。再试备用电源开关,面板黑着,连应急照明都没亮。不只是通讯系统,所有带电路的设备全停了。

“苏晴!”我朝医疗帐篷跑过去。

她正跪在地上,一只手捏着呼吸球囊,另一只手固定面罩。病床上那个慢性肺阻塞患者脸色发青,胸廓几乎不动。电动呼吸机停转,监测仪黑屏,连输液泵都卡死了。

我冲到药品柜前撞开柜门——电子锁失灵,卡扣咬死。肩膀撞上去的一瞬,木板裂开一道缝,我再加力,整扇门脱落下来。药架上的手动器械散了一地,我捡起一个橡胶球囊扔给苏晴。

她接住,立刻开始手动供气,节奏稳定,没有慌乱。

“能撑多久?”我问。

“看体力。”她头也没抬,“这种频率,十分钟就会手抖,二十分钟可能抽筋。”

我说:“最多半小时,我要让校车重新供电。”

她点了下头,眼睛仍盯着病人血氧变化。

我退到空地中央,掌心展开,蓝光浮现。零域启动时,视野里浮现出残余的能量轨迹——不再是平稳流动的灰白色,而是大片紊乱的深紫色条带,像被撕裂的布匹,在空气中横冲直撞。

这不是自然现象。

我把风暴前最后一段信号波形调出来,叠加在当前能量图谱上。两者吻合度超过百分之九十。同样的起始频率,同样的上升速率,甚至连衰减曲线都一致。

那一刻我想起了五天前收到的那个神秘信号。它不是问候,也不是探测。它是触发指令。

我闭眼,把记忆拉回到更早的时候——第51章,我在意识深处看到的那道紫色裂隙。当时以为是精神负荷过载产生的幻觉,现在想来,那可能是真实存在的能量通道。而那个信号,是从通道另一端传来的第一道脉冲。

“不是太阳风暴。”我睁开眼,对赶来的老周说,“是人为的。有人在用定向电磁脉冲清洗区域。”

老周脸色沉了下来:“目的是什么?”

“清除电子节点。”我说,“任何正在运行的通讯系统、监控设备、数据终端,都会被强场击穿。我们的网络刚建好,正好撞在枪口上。”

他又问:“会不会再来一次?”

我摇头:“不确定。但第一次的峰值还没完全消退,说明源头发射周期还没结束。我们现在处在余波区,随时可能遭遇二次冲击。”

他看了看四周瘫痪的设施:“不能在这儿待了。”

“进校车。”我说,“外壳经过零域重构,内部形成了一层类法拉第结构,能挡住一部分低频干扰。先把人转移进去,尤其是医疗组。”

他立刻去组织撤离。

我跟在后面,一边走一边检查校车动力核心。打开检修盖,电池组接口处有焦痕,保险丝熔断,但储能单元本身没炸。偏转板控制模块烧了,不过主板框架还在。

“能修。”我对老周说,“只要换掉烧毁的继电器,再用零域补一层导流层,就能恢复基础屏蔽功能。”

“需要多久?”

“一个小时,如果材料齐全的话。”

他点头,转身安排人去仓库找替换零件。

我蹲在校车底盘旁,从随身包里抽出一张草图纸,用炭笔画出地下掩体的初步构型。目标位置是旧地铁通风井,深度十五米,混凝土结构厚实,周围没有大型金属残留物,理论上能隔绝大部分电磁渗透。

图纸上标注了三层屏蔽设计:最外层用净化后的复合板做反射层,中间填充碳纤维网格吸收残余能量,内层再加一道零域生成的离子屏障,用来应对高频突波。

画到一半,苏晴从车里探出身子:“林川,病人情况稳定了,但这样手动维持撑不了太久。我们需要恢复一台呼吸机。”

我说:“电力系统全毁了,没法直接供电。”

“有没有可能局部供能?”她问,“比如只启动一台设备?”

我想了想:“可以试试临时搭一个稳压回路。用校车电池组做电源,加装限流保护,避开主配电网络。”

她立刻钻回去准备器械。

我收起图纸,走向维修区角落的工具架。翻找稳压模块时,手指碰到一块发热的金属片——是刚才从偏转板拆下来的控制芯片。表面已经龟裂,但内部晶格还有微弱共振。

我把它拿到眼前,启动领域扫描。在能力视野中,芯片内部残留着一段未完全损毁的数据流。格式陌生,但脉冲间隔规律,和之前那道神秘信号完全一致。

这不是普通的电涌残留。

这是记录。

我把芯片收进口袋,决定等局势稳定后再解析。

回到校车旁,老周带着人把备用电池组搬了过来。我接过新继电器,开始接线。动作要快,但不能出错。每一步都得精确,否则下次风暴来时,连这点遮蔽都会失效。

接通电源后,我再次启动零域,将蓝光引导至偏转板背部。光丝缠绕在断裂的导流槽上,逐层重建通路。我能感觉到精神力被缓慢抽走,太阳穴胀痛,视线边缘有些模糊,但还在可控范围内。

十分钟后,偏转板表面重新泛起微光。测试电压通过,反馈正常。

“行了。”我说,“至少能挡下中等强度的脉冲。”

老周拍了下车身:“接下来呢?”

我看向远处那片变电站废墟。风从那边吹过来,带着一股烧焦的气味。

“找安全区。”我说,“现有的营地太暴露,必须换个地方。我打算把指挥中心迁到地下,利用通风井建一个抗扰掩体。今天就开始勘测入口。”

他没问能不能成,只说:“需要多少人?”

“五个,带切割工具和照明设备。先打通入口,再检测结构稳定性。”

他点点头,转身去点人。

我拿起图纸,走向维修区临时搭的帐篷。地面铺着一块防水布,我把图纸摊开,用石块压住四角。炭笔在纸上移动,标注出屏蔽层厚度、支撑点位置、电缆走向。

苏晴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份药品清单:“我已经清点完了,应急物资够用三天。但如果设备不能恢复,抗生素和胰岛素储存会出问题。”

我说:“地下温度稳定,湿度也能控制。只要把制冷模块搬进去,就能当临时药库。”

她看了眼图纸:“你真的觉得那里安全?”

“比这儿安全。”我说,“埋得深,结构完整,没有大面积金属堆积。而且……”我顿了一下,“它不在上次信号的主辐射路径上。”

她没再问,只是轻轻叹了口气,转身回车里去了。

我继续画着图,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在空旷的维修区显得格外清晰。

远处,校车静静地停在那里,车身一半漆黑,一半覆盖着蜂窝护层。车顶的偏转板微微倾斜,像一只竖起的耳朵,仍在等待下一个信号的到来。

我的手指忽然停住。

图纸上,第三层屏蔽结构的连接点位置,炭笔的痕迹微微抖了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