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回1982:狩猎兴家 > 第157章 采猴头菇换细粮

眼瞅着进了腊月门儿,靠山屯的天儿冷得能冻掉下巴。可赵卫国家的新房里却暖意融融,收购点的生意更是红火得让人眼热。自打黑豹那晚一声怒吼吓退了胡老七,屯里再没人敢打收购点的歪主意,连带着赵卫国的威信也水涨船高。每天来送山货的乡亲络绎不绝,院子里堆着的干蘑菇、五味子、刺五加皮越来越多。

这天傍晚,赵卫国和王猛、铁柱盘完账,看着账本上越来越厚的利润,王猛乐得直搓手:“照这么干,过年咱都能穿上新棉袄,天天吃白面饺子了!”

铁柱憨厚地笑着:“白面饺子好,俺娘就得意那一口。”

赵卫国却没他俩那么乐观。他清楚,收购上来的大多是普通山货,利润薄,靠的是走量。要想真正改善生活,还得弄到那些稀罕、价值高的东西。他想起前世听说,林场那些领导和技术员,工资高,嘴也刁,就稀罕些城里难见的名贵山珍。

“光靠这些寻常货色,挣的还是辛苦钱。”赵卫国用手指敲了敲账本,“得弄点硬通货。”

“硬通货?啥是硬通货?”王猛不解。

“就是值钱、金贵,别人不好弄到的东西。”赵卫国解释道,“比如……猴头菇。”

“猴头菇?”王猛眼睛一亮,随即又垮下脸,“那玩意儿可不好找!老辈人说那是‘山珍之王’,长在柞树上,还讲究个成双成对,难遇更难采!”

“正因为难弄,才值钱。”赵卫国目光坚定,“我寻思着,北沟那片老柞树林,树龄够老,背阴潮湿,说不定就有。明天咱们去看看。”

铁柱有些担心:“卫国,那地方是不是太深了?听说有大家伙。”

“咱仨一起,带上黑豹和家伙,小心点没事。”赵卫国心里有谱,那片林子他前世模糊有点印象,生态环境极好,值得一探。

第二天,三人带着工具和干粮,由黑豹开路,直奔北沟深处。越往林子深处走,树木越发高大茂密,阳光只能透过缝隙洒下斑驳的光点。地上是厚厚的腐殖层,踩上去软绵绵的,空气里弥漫着泥土和朽木的特殊气味。黑豹显得很兴奋,但又保持着警惕,不时停下脚步,竖起耳朵倾听四周的动静。

赵卫国根据记忆和孙大爷平时传授的经验,专门寻找那些树皮粗糙、枝干虬结的老柞树,重点查看背阴的树干和高处的枝桠。猴头菇这东西,长得像个猴子的脑袋,毛茸茸的,一般都是白色或淡黄色,喜欢凉爽湿润的环境,而且常常是“对脸”生长,找到一朵,往往在对面不远处就能找到另一朵。

找了小半天,就在王猛快要泄气的时候,走在最前面的黑豹忽然在一棵需要两人合抱的老柞树下停住,仰起头,对着树干上方低声“呜汪”了一下。

赵卫国心里一动,顺着黑豹注视的方向看去。只见在高处一个背阴的树杈上,紧贴着树干,长着一个拳头大小、毛茸茸、形似猴子脑袋的白色菌类!

“是猴头!”赵卫国压低声音,带着惊喜。

王猛和铁柱赶紧凑过来,仰着脖子看。“我的妈呀,真像个小猴头!”王猛激动得直搓手。

“别急,”赵卫国仔细观察着,“找找对面,看有没有‘对脸菇’。”

三人围着老柞树仔细搜寻。果然,在对面另一根粗壮的枝桠背面,又发现了一个稍小一些的猴头菇,两个菇隔着树干遥遥相对。

“太好了!是一对儿!”铁柱也咧开了嘴。

采摘这长在高处的猴头菇是个技术活,不能硬掰,伤了菌根会影响来年生长。赵卫国让铁柱蹲下,自己踩着他的肩膀,小心翼翼地够到那朵大的猴头菇,用柴刀贴着树干,轻轻将其撬了下来,尽量保持菌体的完整。如法炮制,采下了另一朵。

这两朵猴头菇,大的那个比成年男人的拳头还大一圈,菌刺细密整齐,颜色乳白,散发着淡淡的菌香;小的那个也有鸡蛋大小,品相极佳。

“就这一对儿,我看起码能卖这个数!”王猛伸出三根手指,意思是三块钱。

赵卫国小心地把猴头菇用准备好的软布包好,放进背篓深处:“光卖钱还不够。林场食堂的姜主任不是说了吗,有啥好山货都可以送去看。这猴头菇炖汤最是鲜美,他们那些领导肯定喜欢。咱们这次不卖钱,跟他换细粮!”

“换细粮?”王猛和铁柱都看向赵卫国。

“对,换白面,换大米!”赵卫国解释道,“眼看要过年了,谁家不想吃点好的?这猴头菇在城里是稀罕物,在咱这山里也不常见,用它换细粮,比卖钱更划算,也更实用。”

王猛和铁柱琢磨了一下,都觉得这主意好。这年头,细粮是定量供应,农村户口想多买点白面大米可不容易,光有钱没票也不行。能用山货直接换,那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三人又在附近搜寻了一番,运气不错,又在一棵枯死的椴树上发现了几朵零散的猴头菇,虽然不成对,但品质也不错。一共采了大小七八朵,算是满载而归。

第二天,赵卫国和王猛带着精心包裹的猴头菇,再次来到红旗林场食堂。姜主任看到那品相极佳的猴头菇,尤其是那对大的“对脸菇”,眼睛顿时就亮了。

“好东西啊!这可是正经八本的‘素中荤’!”姜主任拿在手里仔细端详,爱不释手,“我们场长就得意这口,前几天还念叨想弄点鲜美的炖汤呢。小伙子,你们有心了!”

赵卫国趁机说出想换细粮的想法。姜主任沉吟了一下,看了看那几朵猴头菇,又看了看赵卫国:“成!咱们场里年前正好来了一批优待知识分子的特供精粉和东北大米,我批个条子,给你们换二十斤白面,十斤大米,怎么样?”

二十斤白面,十斤大米!这在那时候,可是了不得的“硬通货”!比直接卖七八块钱还实在!赵卫国强压住心中的激动,爽快答应:“谢谢姜主任!太感谢了!”

拿着姜主任批的条子,去后勤仓库领了粮。看着那雪白的面粉和颗粒饱满的大米,王猛的手都在抖,一个劲儿地念叨:“值了!太值了!”

回屯的路上,背着沉甸甸的粮袋子,两人心里都像揣了一团火。三十斤细粮,这在靠山屯绝对算得上是年货里的“重磅炸弹”了!

当赵卫国把白面和大米扛回家时,全家都轰动了。赵母摸着雪白的面粉,眼圈有点发红:“多少年没见着这么白的面了……”王淑芬更是喜笑颜开,已经开始盘算着过年包什么馅的饺子,蒸几锅白面馒头。

赵卫国给王猛和铁柱两家各分了五斤白面,自家留下十斤白面和十斤大米。这天晚上,赵家灶间飘出了久违的白面烙饼的香味,金黄的饼子,配上张小梅送来的自家下的黄豆酱,再切上一盘水灵灵的冻白菜心蘸酱,全家人吃得满嘴留香,心里更是说不出的舒坦。

黑豹也分到了一大块带着肉丝的骨头,啃得津津有味。

看着家人满足的笑容,赵卫国心里踏实而温暖。他用行动证明了,靠山吃山,只要肯动脑筋,遵循山林的规律,就能从这大山里获取丰厚的回报。这换回来的不仅仅是改善生活的细粮,更是一条越走越宽的致富路子。他相信,只要坚持下去,靠山屯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