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回1982:狩猎兴家 > 第12章 父子深夜交谈,传承猎户老规矩

卖药换回粮食和钱,让赵家彻底摆脱了断炊的危机,也驱散了笼罩在这个家庭上空最后一丝绝望的阴云。

王淑芬的精气神肉眼可见地好了起来,每天做饭都有了劲头,虽然还是粗粮野菜为主,但偶尔切一小条兔肉进去,就能让一锅菜都带上荤腥,吃得卫东卫红小脸儿渐渐有了光泽。赵永贵的伤势恢复得更快,已经能在炕上慢慢挪动,甚至靠着墙坐一小会儿了。那包止痛片他舍不得吃,只有疼得实在受不了才含一片。

赵卫国更是干劲十足。他几乎天天进山,有时能挖到黄芩,有时能套到兔子,收获虽然不稳定,但隔三差五总能往家添补点东西。他对这片山林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哪里野菜多,哪里可能有药材,哪个方位野兽常走,心里渐渐有了本账。

黑豹成了他形影不离的伙伴。这小家伙腿伤好利索了,跑跳自如,身形也肉眼可见地长大了一圈,越发显得精悍凶猛。它极其聪明,对赵卫国的指令领悟得很快,警惕性又高,好几次凭借敏锐的嗅觉提前发现了藏在草丛里的毒蛇和野蜂巢,让赵卫国避免了不少麻烦。它似乎把保护赵卫国和这个家当成了自己的使命,夜里就趴在赵卫国屋门口,稍有动静就机警地抬起头。

日子虽然依旧清贫,但却充满了希望和奔头。

这天晚上,吃过晚饭,王淑芬在外屋刷锅洗碗,卫东卫红在炕梢玩着赵卫国给他们削的木偶小人,赵卫国就着昏暗的煤油灯光,擦拭着明天要带进山的工具。

炕上的赵永贵靠在被垛上,看着儿子忙碌的身影,眼神复杂。欣慰、骄傲,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他沉默了一会儿,忽然开口:“卫国啊,过来,爹跟你说说话。”

赵卫国放下手里的东西,坐到炕沿边:“爹,咋了?哪儿不得劲了?”

“没有,好多了。”赵永贵摆摆手,示意他坐下。煤油灯的光晕在他饱经风霜的脸上跳跃,显得格外苍老,却又透着一种历经岁月的沉静。

“这些天…难为你了。”赵永贵的声音有些沙哑,“这个家,多亏了你。”

“爹,你说这干啥?这不都是我该做的嘛。”赵卫国有些不自在。

赵永贵点点头,没再继续这个话题。他摸索着,从炕席底下摸出一个小小的、油光发亮的布包,打开,里面是一截黑黢黢的、像是角质的东西,散发着淡淡的腥气。

“这是…”赵卫国好奇地问。

“这是麝香。早年俺打围的时候,偶然得的,一直藏着没舍得交。”赵永贵压低声音,眼神里带着追忆,“这东西金贵,能治好多病,关键时候能救命。你收好,别让人知道。”

赵卫国心里一惊,接过那小小的、却沉甸甸的麝香。他知道这东西的价值,在前世,野生麝香几乎绝迹,价格高昂得吓人。爹把这保命的东西都拿出来了,意义非同一般。

“爹,这太贵重了…”

“让你拿着就拿着!”赵永贵语气不容置疑,“你天天往山里跑,爹这心里…不踏实。山里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不是有力气、有运气就行的。”

他顿了顿,浑浊的眼睛看着跳跃的灯花,缓缓说道:“老辈人传下来的规矩,不能丢。丢了规矩,山神爷不答应,要遭殃。”

赵卫国神色一凛,坐直了身体:“爹,你说,我听着。”

“头一条,”赵永贵伸出粗糙的手指,“春不打猎。开春万物生发,怀崽的母兽多,打一个就是害一窝。这是断子绝孙的缺德事,干了折寿,山神爷也降罪。咱爷俩这回遭的难,说不定就是…”他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觉得自己开春进山打猎才招了祸。

赵卫国默默点头。这条规矩他懂,前世也知道,只是没想到这么严重。

“第二条,赶山不开面仓。”赵永贵继续说,“啥意思?就是不能赶尽杀绝。碰上一窝山鸡,你不能全端了;找到一片好药材,你不能连苗都挖走;打着大牲口,也得给后来的、给山里的狼虫虎豹留一口。凡事留一线,不能做绝了。山是大家的山,也是子孙后代的山,不能可劲儿造(糟蹋)。”

赵卫国听得认真。这话朴实,却蕴含着最原始的生态智慧和可持续发展观。

“第三条,见了带崽的母兽,能躲就躲,能放就放。护崽的母兽最凶,也最可怜。伤了它们,损阴德。”

“第四条,不打抱窝的鸟,不掏快出飞的雏。断了飞禽的根,往后就听不见鸟叫了。”

“第五条,上山不打哑巴围。”赵永贵的声音愈发低沉,“就是不能偷偷摸摸下死手,不声不响地把一片林子里的活物都清了。得弄出点动静,给那些机灵的留条跑的路。这叫仁义。”

“还有,打了大牲口,头一口肉得敬山神;见了山神庙(通常是大石头或老树),得拜一拜;打了狐狸、黄皮子,心里得有点忌讳,那玩意儿灵性…”

赵永贵一条一条地说着,有些是狩猎的禁忌,有些是做人的道理,有些带着神秘的色彩。这些都是老一辈猎人口口相传、用血泪甚至生命总结出的经验教训。

赵卫国听得入了神。这些规矩,有些他前世隐约听过,有些则是第一次听说。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之前只想着靠山吃山,多打多挖,却忽略了与这片山林相处的基本法则。爹这是在给他立规矩,教他如何真正做一个“山里人”,而不是一个掠夺者。

“卫国啊,”赵永贵最后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咱靠山吃饭,得敬山、护山。山养咱一时,咱得想着养山一世。不能学了点本事,就忘了根本,变得贪心不足。那样,迟早要栽大跟头。爹这次…就是教训。”

赵卫国重重地点了点头,心里翻江倒海。他想起自己之前还琢磨着怎么多下套子、多挖药材,甚至有点抱怨规矩多,此刻却感到一阵后怕和惭愧。

“爹,我记住了!”他声音坚定,“春不打猎,不开面仓,敬山护山!这些规矩,我一定刻在心里,绝不违背!”

看着儿子郑重的表情,赵永贵欣慰地笑了,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好,好小子!爹信你。你比爹强,有文化,脑子活,只要走正道,守着规矩,咱家的日子,肯定能越过越好。”

这时,外屋的王淑芬也忙完了,端着一碗温水进来给赵永贵吃药。听到爷俩的对话,她没插嘴,只是安静地听着,脸上带着平和的笑容。

趴在门口的黑豹似乎也感受到了屋里严肃而温馨的气氛,抬起头,呜呜地低叫了两声,用脑袋蹭了蹭赵卫国的小腿。

煤油灯噼啪作响,火光摇曳,将一家人的影子投在斑驳的土墙上,温暖而宁静。

这一夜,父亲的教诲像种子一样,深深埋进了赵卫国的心田。他知道,这些老规矩,将是他未来行走山林、安身立命的根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