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在身后无声合拢,将外界所有的喧嚣彻底隔绝。林凡仿佛一步从沸腾的岩浆踏入了万载玄冰之中。
静默回廊内,是比遗落琴弦界那被“封缄”的死寂更加纯粹、更加深沉的静默。这里并非虚无,而是充满了“静默”本身的概念力量。空气凝滞如琥珀,光线昏暗,仿佛被某种力量吸收了所有的活力与亮度。脚下是光滑冰冷的黑色石质地面,延伸向看不见尽头的黑暗。两侧墙壁高耸,同样由那种暗哑的黑石砌成,上面没有任何装饰,只有岁月留下的、仿佛能吞噬目光的深邃。
在这里,连“声音”这个概念都似乎不存在了。林凡甚至能“听”到自己思维转动时那细微的“沙沙”声,这在他处微不足道的内音,在此地却显得如此清晰,甚至有些刺耳。他必须极力收敛心神,将内心那方寸静默领域扩张开来,努力与这片回廊的静默同调,才能避免自身成为这绝对寂静中不和谐的“噪音源”。
他沿着回廊缓缓前行,脚步落地无声。越是深入,那股源于静默核心的呼唤就越是清晰,但也越是……虚弱。仿佛一个垂死的病人,在用尽最后力气发出求救。
不知走了多久,前方出现了一点微光。
那光芒并非明亮,而是一种柔和的、仿佛蒙尘珍珠般的乳白色光晕。光晕的来源,是回廊尽头一个不大的圆形厅堂。厅堂中央,悬浮着一颗……布满裂痕、光芒黯淡的水晶。
这颗水晶约有拳头大小,通体呈现出一种纯净的、象征着“空无”与“安宁”的乳白色。但此刻,水晶表面布满了蛛网般的裂痕,许多裂痕深可见“芯”,从中不断逸散出细微的、如同黑色尘埃般的“喧嚣碎屑”。这些碎屑一出现,就被厅堂内浓郁的静默力量湮灭,但它们的持续逸散,也在不断消耗着水晶本身的力量,使其光芒越发黯淡。
这就是“静默法则”的核心!它正在从内部被“喧嚣”的概念侵蚀、瓦解!
林凡能感觉到,这颗水晶渴望静默,它在本能地汲取着回廊中的静默力量来维持自身,但内部的“喧嚣之毒”如同癌变,不断产生新的破坏,使得修复速度远远跟不上崩坏的速度。
常规的灌注能量或道韵毫无意义,甚至会因为能量本身的“活性”而干扰静默。
如何修补一个“静默”的概念核心?
用更强大的“静默”去覆盖?可哪里去找比法则核心本身更纯粹的“静默”?
林凡凝视着那颗濒临破碎的水晶,眉头紧锁。糊裱匠的本能让他开始分析“材料”和“工艺”。
材料?他自身那经过锤炼的内心静默领域,或许可以算作一种“临时材料”,但量太少,质也未必比得上这法则核心。
工艺?强行粘合肯定不行,那会引入新的“扰动”。
他的目光落在那些不断从裂痕中逸散出来的“喧嚣碎屑”上。这些东西,是导致崩溃的元凶,但它们的本质,依旧是某种“信息”与“能量”的极端活跃态。能否……将它们“转化”或者“安抚”?
一个想法如同黑暗中划过的萤火。
他想起了在源初之种概念层净化“概念毒素”的经历。有些毒素,并非只能剥离或消灭,也可以……引导与覆盖。
静默,并非绝对的死寂,它也可以是一种包容的、沉淀的状态。能否用某种极致的、却又不含“喧嚣”特质的“信息”或“记忆”,去覆盖、中和那些躁动的“喧嚣碎屑”,从而稳定水晶的结构?
他想到了自己穿越以来的经历,那些深刻的记忆碎片:在都市修真界社死的尴尬与无奈,在源初之地挣扎求生的坚韧与决绝,在遗落琴弦界唤醒万物的成就与感动……这些记忆,强烈而鲜明,却并不“喧嚣”,因为它们是他内心沉淀下来的、构成他存在的基石。
他能否……将这些沉淀下来的、带有他个人印记的“静默记忆”,当作“糊裱”的材料?
说干就干!
林凡再次闭上双眼,将心神彻底沉入内心那方寸静默领域。他没有去调动能量,而是开始回忆。他回忆起初见系统负债万亿时的绝望与茫然,回忆第一次整活时的羞耻与滑稽,回忆与水灵韵、灰豆相遇时的温暖与陪伴,回忆一次次在绝境中凭借急智和“糊裱”手艺挣扎求生的每一个瞬间……
这些记忆,如同无声的黑白默片,在他静默的心湖中缓缓流淌。他将这些记忆中的情感波动抚平,只留下最本质的、沉淀后的“意象”,然后,运用“概念编织者(见习)”的权限,极其小心翼翼地将这些“记忆意象”抽取出来,凝聚成一丝丝无色无形、却蕴含着特定“信息沉淀”的概念丝线。
他“握”着这些由自身记忆凝聚的概念丝线,如同一个最专注的绣娘,靠近那颗布满裂痕的静默水晶。
他选择了一道较为细微的裂痕,将一丝代表着“第一次成功完成系统任务后那短暂放松与成就感的沉淀记忆”的概念丝线,轻轻地、精准地“引导”向那道裂痕中正在逸散的“喧嚣碎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