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阁坐落在演武峰西侧一座清幽的山谷之中。远离擂台的喧嚣,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药香,沁人心脾。青瓦白墙的殿阁掩映在苍翠古木之间,檐角悬挂着青铜风铃,微风拂过,发出清脆悠扬的叮咚声,平添几分宁静。
林小凡在张铁牛和李小鱼的搀扶下,一步一挪地踏上通往百草阁的青石小径。体内新生的混沌灵力奔腾不息,驱散了大部分伤痛带来的虚弱感,但他依旧刻意维持着“重伤未愈”的蹒跚姿态,脸色“苍白”,气息“虚浮”。这是乱世中的生存法则——底牌,永远要藏得深些。
手持那枚温润的青色玉牌,穿过一道氤氲着草木灵气的光幕禁制,一股更加精纯浓郁的药香扑面而来。百草阁内部空间比外面看起来要大得多,一排排高大的檀木药柜靠墙矗立,柜体上铭刻着无数灵药的名称和年份标识,琳琅满目,蔚为壮观。空气中流淌着肉眼可见的淡淡灵雾,吸上一口,便觉神清气爽。
几名穿着素净青衣的药童在柜台后忙碌,或碾药,或分拣,动作娴熟。柜台前只有零星几个同样持着玉牌、前来领取丹药的外门弟子,气氛肃静。
负责接待的是一位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的老药师。他穿着一尘不染的月白长袍,眼神温和,却带着一种洞悉药性的锐利。看到林小凡递上的玉牌,老药师目光在他惨白的脸色和缠着布条的伤口上扫过,微微颔首。
“丙字组四强,林小凡?”老药师声音平和,“按例,可领‘小还丹’三粒,或‘断续膏’一份。”他顿了顿,补充道,“观你伤势,似以筋骨内腑为主,‘小还丹’固本培元,滋养经脉,更为对症。”
“多谢前辈指点,弟子选‘小还丹’。”林小凡声音“虚弱”地回应。
老药师不再多言,转身走向身后的药柜。他动作看似不快,却异常精准,打开一个标记着“小还丹”的玉盒,三粒龙眼大小、通体碧绿、散发着柔和生机的丹药被取出,放入一个小小的玉瓶中。
就在老药师准备将玉瓶递给林小凡时,一个穿着同样外门执事服饰、但袖口绣着一道不易察觉的金线、面容略显阴鸷的中年修士,快步从内堂走出。他手中托着一个稍大些的白玉托盘,盘上放着一个更大的、通体晶莹、隐隐有寒气散发的玉盒。
“古师叔,”阴鸷执事走到老药师身旁,微微躬身,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林小凡耳中,“方才内库清点,发现还有一批品质上乘的‘玉髓生肌丹’,药效比‘小还丹’强上三分,对内腑沉疴、经络暗伤有奇效,正合这位师侄伤势。库管长老吩咐,既是四强弟子,又是重伤之身,可酌情替换,以示宗门恩典。”他说话间,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林小凡,眼底深处却掠过一丝极其隐晦的、难以察觉的冰冷。
老药师——古师叔闻言,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疑虑。他接过阴鸷执事递来的寒玉盒,打开一丝缝隙。一股更加浓郁精纯、带着沁骨寒意的药香瞬间逸散出来,药丸通体雪白,如同最上等的羊脂玉髓,表面流淌着氤氲的乳白色光晕,卖相和气息确实远超普通的“小还丹”。
“这……”古师叔有些迟疑。百草阁规矩森严,丹药发放自有定例。“玉髓生肌丹”价值不菲,通常是供给内门弟子或立下功劳的外门精英使用。
“古师叔,库管长老亲口吩咐,错不了。”阴鸷执事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催促,脸上却堆着和煦的笑容,“这位林师侄连番苦战,为宗门外门大比增光,些许优渥,也是应当。”
古师叔看了看手中的寒玉盒,又看了看林小凡那“虚弱不堪”的模样,最终叹了口气,将原先装有“小还丹”的玉瓶收起,将寒玉盒递给了林小凡。
“此乃‘玉髓生肌丹’,药性温和却沛然,服下后需静心调息化开药力,不可妄动灵力,否则恐有冲撞之虞。切记。”古师叔叮嘱道,浑浊的目光在林小凡脸上停留了一瞬,似乎想看出些什么。
“多谢古师叔,多谢这位执事师兄。”林小凡“感激”地接过寒玉盒,入手冰凉刺骨。他低垂的眼帘下,瞳孔却骤然收缩!识海中那点沉寂的“混沌微光”在接触到寒玉盒的瞬间,极其轻微地……悸动了一下!一股极其隐晦的、带着恶意的阴寒气息,被混沌微光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丹药……有问题!
那阴鸷执事脸上笑容不变,眼底却闪过一丝计谋得逞的得意,微微颔首:“师侄好生休养,莫辜负了宗门厚望。”说完,便转身快步离去,仿佛只是完成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林小凡握着那冰冷的寒玉盒,如同握着一块烧红的烙铁。他强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再次向古师叔道谢后,在张铁牛和李小鱼担忧的目光中,一步一挪地离开了百草阁。
回到乱石堆深处那个被巨大山岩遮蔽的死角。林小凡立刻布下“铁壁符”(修复后重新凝聚的虚影)形成的微弱护罩隔绝窥探,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