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目光所及都将是你 > 第72章 瓷瓶的来历

目光所及都将是你 第72章 瓷瓶的来历

作者:是妖妖琳呦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1-19 16:23:23

第七十二章:瓷瓶的来历

夜色像一块浸了墨的绒布,悄无声息地铺满了沈亦臻公寓的落地窗。窗外是城市的万家灯火,霓虹闪烁着织成一片朦胧的光海,窗内却静得能听见墙上挂钟秒针走动的“滴答”声,每一下都像是敲在苏念的心尖上。

她坐在沙发上,指尖轻轻摩挲着膝头那个青花花鸟纹瓷瓶的瓶口。瓷釉细腻温润,带着岁月沉淀后的柔光,瓶身上绘着的缠枝莲纹蜿蜒舒展,一只雀鸟停在枝头,羽翼的纹路清晰得仿佛下一秒就要振翅飞走。这是沈亦臻今天刚从老宅取来的东西,说是父亲留下的旧物,知道她最近在整理家里的老物件,便想着拿给她看看,或许能帮上些什么。

沈亦臻端着两杯温好的牛奶走过来,在她身边坐下,将其中一杯递到她手边:“在想什么?看你对着这瓶子发呆好一会儿了。”

苏念回过神,接过牛奶,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才觉得有些发凉的指尖有了些许暖意。她抬眼看他,眼底还带着几分没散去的怔忡:“没什么,就是觉得这瓶子……很特别。”

“确实挺特别的。”沈亦臻的目光落在瓷瓶上,语气里带着几分回忆的悠远,“这是我父亲年轻时买的,据说是件清代中期的民窑精品。”

“你父亲买的?”苏念心里一动,下意识地追问,“他是从哪里买的?还记得具体的时间吗?”

沈亦臻没察觉到她语气里的急切,只以为她是对古董感兴趣,笑了笑说:“具体时间我记不清了,大概是三十多年前吧。我小时候听我母亲提过一嘴,说是从一个外地来的古董商手里收的,那人当时在咱们市待了没几天,我父亲也是偶然遇见,觉得这瓶子品相好,价格也合适,就买下来了。”

“古董商?”苏念的心跳忽然快了几分,她攥着杯子的手指微微收紧,指节泛白,“你还记得那个古董商叫什么名字,或者有什么联系方式吗?”

沈亦臻见她反应这么大,终于察觉到了不对劲,皱了皱眉:“怎么了?你认识那个古董商?还是……这瓶子有什么问题?”

“不是,我就是……”苏念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头翻涌的情绪,勉强笑了笑,“我就是突然想到,我父亲以前也喜欢摆弄这些老物件,说不定他们认识呢。你要是能想起那个古董商的信息,或许我能问问家里的长辈,看看有没有印象。”

她这话半真半假,心里却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三十多年前,正好是她父亲去世前后的日子。父亲苏明远生前确实酷爱古董,家里曾有过不少珍藏,只是后来父亲突然离世,家里的境况一落千丈,那些宝贝也渐渐散了出去,有的被变卖,有的不知所踪。她小时候模糊记得母亲提起过,父亲去世后,为了给她凑学费,母亲曾不得已卖掉过几件父亲最珍爱的藏品,只是具体卖了什么,卖给了谁,母亲从未细说,她也不敢多问,怕勾起母亲的伤心事。

沈亦臻见她神色间带着几分急切和期待,便认真回想了起来:“名字我真记不清了,只记得我母亲说过,那个古董商姓周,好像是南方人,说话带着点口音。当时他在老城区的一个巷子里租了个小铺面,就摆了几天摊,我父亲也是路过的时候偶然发现的。”

“姓周?南方人?老城区的巷子……”苏念在心里默念着这几个关键词,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她连忙拿出手机,翻出通讯录,找到了一个许久未联系的号码。那是她父亲生前的一个老友,姓陈,以前和父亲一起玩古董,对当年圈子里的人很熟悉。

她深吸一口气,拨通了电话。电话响了好几声才被接起,那头传来陈叔苍老的声音:“喂,哪位啊?”

“陈叔,是我,苏念。”苏念的声音有些发颤,“您还记得我吗?我是明远叔的女儿。”

“苏念?哎呀,是你啊!”陈叔的声音一下子变得热情起来,“好久没联系了,你现在怎么样?你母亲身体还好吗?”

“我们都好,谢谢您惦记。”苏念强压着心头的激动,直奔主题,“陈叔,我想向您打听个人。三十多年前,咱们市老城区是不是来过一个姓周的南方古董商?他当时在巷子里摆过摊,您有印象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似乎在回忆。过了一会儿,陈叔的声音才传来:“姓周的南方古董商……三十多年前……哦,我有点印象了!是有这么个人,好像是从苏州来的,叫周怀安。当时他确实在老城区的梨花巷摆过个小摊,卖些古董字画,我还去看过几次呢。怎么了?你找他有事?”

“周怀安!”苏念心里一紧,连忙记下这个名字,“陈叔,您知道他现在在哪里吗?或者您有他的联系方式吗?”

“联系方式我可没有了。”陈叔叹了口气,“他当年在这儿待了不到一个月就走了,说是家里有事。后来我也没再见过他,也没听说过他的消息。怎么,你找他有什么急事?”

“我……我想问问他当年收过的一件东西。”苏念的声音低了下去,“是一个青花花鸟纹的瓷瓶,大概是清代中期的民窑瓷。”

“青花花鸟纹瓷瓶?”陈叔顿了顿,“这个我有点印象。当时周怀安的摊上确实摆过这么个瓶子,我还记得他说是从一个姓苏的手里收来的,说是家里遇到了难处,不得已才卖的。当时我还琢磨着,咱们这儿姓苏又玩古董的,不就你父亲明远吗?只是那时候你父亲刚走没多久,我也不好多问,怕触景生情。”

“真的是……我父亲的?”苏念的眼泪瞬间涌了上来,视线一下子模糊了。她捂住嘴,强忍着才没让哭声溢出来。果然,这瓷瓶是父亲的东西,是父亲当年不得已卖掉的。

挂了电话,苏念再也忍不住,眼泪顺着脸颊滑落,滴在沙发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沈亦臻一直坐在她身边,看着她打电话时紧张的样子,又听着她哽咽的声音,心里已经明白了大半。他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递过一张纸巾,柔声说:“别难过了,是不是……这瓶子真的是你父亲的?”

苏念点点头,接过纸巾擦了擦眼泪,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陈叔说,当年那个古董商就是从一个姓苏的手里收的这瓶子,时间正好是我父亲去世后不久。除了我父亲,不会有别人了。”

她拿起那个瓷瓶,贴在脸颊上。瓷釉的冰凉透过皮肤传到心底,却让她觉得无比亲切。这是父亲曾经珍视过的东西,是父亲用体温摩挲过的宝贝。当年父亲去世后,家里一贫如洗,母亲一个人带着她,既要操持家务,又要挣钱供她上学,想必是走投无路了,才会卖掉父亲最爱的藏品。

“我小时候,总看见父亲坐在书桌前,对着他的那些宝贝发呆。”苏念的声音轻轻的,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沈亦臻诉说,“他会小心翼翼地把每个瓶子、每幅画都擦得干干净净,然后一个人看很久。那时候我不懂,总觉得那些冷冰冰的东西有什么好看的。后来我才知道,那些不仅仅是古董,更是他的心血,是他的念想。”

沈亦臻静静地听着,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拍着她的背,给她无声的安慰。他能感受到她此刻的心情,既有找到父亲遗物的激动,也有对父亲的思念,还有对当年家庭困境的心疼。

苏念擦了擦眼泪,抬起头,看着沈亦臻:“我一定要找到那个叫周怀安的古董商。就算找不到他本人,我也想知道,当年我母亲把瓶子卖给她的时候,有没有说过什么话,有没有……留下什么东西。”

沈亦臻点点头:“好,我帮你一起找。明天我就去老城区问问,看看有没有老人还记得当年的事。另外,我也可以托朋友在南方那边打听一下,姓周,叫周怀安,又是做古董生意的,说不定能找到线索。”

“谢谢你。”苏念看着他,眼底带着感激。在她最脆弱、最迷茫的时候,沈亦臻总是能给她依靠和力量。

第二天一早,沈亦臻就按照计划去了老城区。老城区的变化很大,很多老巷子都已经拆迁重建,只剩下零星几条还保留着当年的模样。他凭着记忆,找到了当年梨花巷的位置,如今那里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公园,只有几棵老槐树还立在原地,枝繁叶茂,像是在诉说着过往的岁月。

他在公园附近打听了一圈,大多是新来的住户,对三十多年前的事一无所知。就在他快要放弃的时候,一位坐在槐树下乘凉的老奶奶引起了他的注意。老奶奶看起来有八十多岁了,头发花白,脸上布满了皱纹,却精神矍铄。她手里拿着一把蒲扇,慢悠悠地扇着,眼神里带着岁月的沉静。

沈亦臻走过去,恭敬地问:“奶奶您好,我想向您打听点事。三十多年前,这附近是不是有个叫梨花巷的地方?当时巷子里有没有一个姓周的南方古董商?”

老奶奶抬起头,看了他一眼,慢悠悠地说:“梨花巷啊,有啊,就在这公园底下。后来拆迁了,就变成现在这样了。姓周的古董商……我有点印象,好像是有这么个人,个子不高,说话软软的,带着南方口音。他当时在巷口租了个小房子,摆了个摊子卖老物件,我还去看过呢。”

“真的?”沈亦臻心里一喜,连忙追问,“那您还记得他叫什么名字吗?或者您知道他后来去哪里了吗?”

“名字记不清了,只知道姓周。”老奶奶摇了摇头,“他在这儿待了没几天就走了,说是家里老婆生病了,要回去照顾。走之前,他还把没卖完的几件小东西送给了邻居,人挺好的。”

“那您知道,他当时有没有收过一个姓苏的人的瓷瓶?青花花鸟纹的,清代的。”沈亦臻又问。

老奶奶皱着眉想了想,忽然眼睛一亮:“哦,你说那个瓶子啊!我记得!当时那个姓周的老板还拿着那个瓶子跟我们显摆呢,说这是个好东西,是从一个可怜人手里收来的。那个可怜人就是姓苏,好像是个老师,刚去世没多久,家里老婆带着个小丫头,日子过得难,没办法才把瓶子卖了。”

“那您知道,那个姓苏的夫人卖瓶子的时候,有没有说什么?或者有没有留下什么东西?”沈亦臻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老奶奶叹了口气:“具体说什么我忘了,只记得当时姓周的老板说,那个夫人卖瓶子的时候哭得很伤心,说这是她丈夫最喜欢的东西,要不是实在没办法,死也不会卖。她还说,希望买主能好好待这个瓶子,别让它受委屈。”

沈亦臻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酸酸的。他谢过老奶奶,转身离开。虽然还是没找到周怀安的下落,但至少确认了瓷瓶确实是苏念父亲的遗物,也知道了当年苏母卖瓶子时的无奈和不舍。

他立刻给苏念打了电话,把刚才听到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电话那头,苏念沉默了很久,然后传来她带着哭腔的声音:“我就知道,母亲当年一定很舍不得……她从来没跟我说过这些,是怕我难过。”

“别难过,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么多,总有一天能找到周怀安,说不定还能知道更多关于你父亲的事。”沈亦臻柔声安慰道。

挂了电话,沈亦臻又联系了几个做古董生意的朋友,让他们帮忙打听周怀安的消息。朋友们都说会留意,但也表示,三十多年过去了,很多人都已经改行了,或者不在人世了,想找到人恐怕不容易。

苏念这边也没闲着,她又联系了几个父亲当年的旧友,还去了市图书馆,查阅了三十多年前的报纸,希望能找到关于周怀安的蛛丝马迹,可结果都不尽如人意。

日子一天天过去,寻找周怀安的事没有任何进展,苏念的心情也渐渐低落下来。这天,她整理父亲留下的旧箱子时,翻到了一本泛黄的笔记本。那是父亲的日记,她以前从来没敢打开过,怕触景生情。但现在,为了找到线索,她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翻开了本子。

日记里记录的大多是父亲日常的生活和工作,还有一些关于古董的心得体会。苏念一页一页地翻着,看着父亲熟悉的字迹,眼泪又忍不住掉了下来。翻到最后几页时,她忽然看到一段话:“今日得一青花花鸟纹瓷瓶,清代中期民窑,品相完好,甚爱之。念此瓶历经百年,辗转多人之手,如今归于我处,亦是缘分。愿此后能与它相伴长久,待女儿长大,便将它传给她,让她知道,父亲虽不能陪她一生,但这份念想会一直陪着她。”

这段话的日期,正是父亲去世前一个月。苏念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砸在日记本上,晕开了墨迹。原来,父亲早就想好了要把这个瓶子留给她,可他没想到,自己会走得这么突然,更没想到,这个瓶子会在他去世后不久就被变卖。

她紧紧抱着日记本,泣不成声。就在这时,手机响了,是沈亦臻打来的。

“念念,有消息了!”沈亦臻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我一个朋友在苏州那边打听了,说有个叫周怀安的老人,以前是做古董生意的,三十多年前确实去过咱们市。他现在退休了,就在苏州老家养老!我已经拿到他的地址和电话了!”

“真的?!”苏念一下子从地上站起来,眼泪还挂在脸上,嘴角却已经咧开了笑,“太好了!亦臻,我们现在就去苏州找他!”

“好,我已经订好了明天的机票,我们一起去。”沈亦臻的声音里满是温柔,“别着急,明天我们就能见到他了,一切都会有答案的。”

挂了电话,苏念看着手里的日记本和那个青花花鸟纹瓷瓶,心里充满了期待。她仿佛能看到父亲温柔的笑容,听到父亲对她说:“念念,爸爸的宝贝回来了。”

第二天一早,苏念和沈亦臻就登上了飞往苏州的飞机。飞机起飞时,苏念看着窗外的云层,心里默默祈祷:希望这次能从周怀安那里,听到更多关于父亲的故事,也希望能弥补母亲当年的遗憾。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飞行,飞机降落在苏州机场。他们按照朋友给的地址,打车前往周怀安的家。那是一个老小区,环境清幽,绿树成荫。他们找到了周怀安的住处,敲响了房门。

开门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正是周怀安。他看到沈亦臻和苏念,有些疑惑地问:“你们是?”

“周老先生,您好。”沈亦臻上前一步,礼貌地说,“我们是从A市来的,我叫沈亦臻,这是苏念。我们想向您打听一件事,三十多年前,您在A市老城区的梨花巷摆过摊,收过一个姓苏的先生的青花花鸟纹瓷瓶,您还记得吗?”

周怀安听到“A市”“梨花巷”“姓苏的先生”“青花花鸟纹瓷瓶”这些关键词,眼神一下子亮了起来:“记得!当然记得!那件事我这辈子都忘不了。你们是……”

“我是那个姓苏的先生的女儿,苏念。”苏念看着周怀安,眼眶瞬间红了,“那个瓷瓶,是我父亲的东西。我想问问您,当年我母亲把瓶子卖给您的时候,具体是什么情况?她有没有跟您说过什么?”

周怀安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他连忙让他们进屋坐下,给他们倒了水,然后叹了口气,陷入了回忆:“唉,说起这件事,我心里也不好受。三十多年前,我因为生意上的事去了A市,在梨花巷租了个小铺面。有一天,一个女人抱着一个瓷瓶来找我,就是你母亲。她当时穿着很朴素,眼睛红红的,一看就是刚哭过。”

“她把瓷瓶递给我,问我收不收。我一看那瓶子,就知道是个好东西,清代中期的民窑精品,品相完好。我问她为什么要卖,她沉默了很久,才说她丈夫刚去世,家里欠了不少债,还有个女儿要上学,实在没办法了,才把丈夫最喜欢的这个瓶子拿出来卖。”

“我当时就觉得她不容易,想给她多加点钱,可她却说,不用多给,只要能凑够女儿的学费就行。她说,这瓶子是她丈夫的命根子,她卖的时候心里像刀割一样,希望我能好好保存它,别让它落了灰。我答应了她,给了她一笔钱,足够她给女儿交学费,还能剩下一些补贴家用。”

苏念静静地听着,眼泪不停地往下掉。原来母亲当年承受了这么多的痛苦,为了她,母亲宁愿卖掉父亲最珍爱的东西,宁愿自己伤心难过,也不愿让她受一点委屈。

“那您后来把瓶子卖给了谁?”沈亦臻适时地问。

“卖给了一个姓沈的先生。”周怀安说,“没过多久,我就收到家里的消息,说我爱人病了,我就急着回老家了。临走前,那个姓沈的先生来我的摊上,看到了那个瓷瓶,很喜欢,就买走了。我跟他说,这瓶子是个有故事的东西,希望他能好好待它。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这瓶子竟然又回到了你们手里,真是缘分啊。”

“姓沈的先生……”苏念看向沈亦臻,眼里满是惊讶。

沈亦臻也愣了一下,随即恍然大悟:“我父亲!一定是我父亲!我父亲当年确实买过一个青花花鸟纹瓷瓶,就是你现在手里的这个!”

世界上竟然有这么巧的事!当年苏母把瓶子卖给了周怀安,周怀安又把瓶子卖给了沈亦臻的父亲,如今,这个瓶子又从沈亦臻的手里,回到了苏念的身边。兜兜转转三十多年,这瓶子就像是一条纽带,连接着两个家庭,也连接着苏念和沈亦臻的缘分。

苏念看着周怀安,哽咽着说:“周老先生,谢谢您当年对我母亲的照顾,也谢谢您好好保存了这个瓶子。现在,这个瓶子终于回到了我身边,我一定会好好待它,不辜负我父亲的期望,也不辜负您的嘱托。”

周怀安笑着点了点头:“好,好,回到你身边就好。看到你们,我也放心了。”

从周怀安家出来,苏念手里紧紧抱着那个瓷瓶,心里充满了温暖和感动。阳光洒在她的身上,暖洋洋的,就像父亲的怀抱。她转头看向沈亦臻,眼里带着泪光,却笑得无比灿烂:“亦臻,谢谢你,谢谢你帮我找到了真相,帮我找回了父亲的念想。”

沈亦臻握住她的手,温柔地说:“不用谢,这是我们的缘分。以后,我会陪你一起,守护好这个瓶子,守护好你和你父亲的念想。”

风吹过,带着苏州特有的温婉气息,瓷瓶上的雀鸟仿佛也感受到了这份温暖,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生动。苏念知道,这个瓷瓶不仅是父亲的遗物,更是她和沈亦臻爱情的见证,它会带着父亲的祝福,陪着他们一起,走向未来的每一个日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