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目光所及都将是你 > 第64章 沈家宗祠

目光所及都将是你 第64章 沈家宗祠

作者:是妖妖琳呦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1-19 16:23:23

第六十四章:沈家宗祠

暮春的风带着些微潮湿的暖意,掠过沈家老宅青灰色的瓦檐,卷起墙角几缕枯草,打着旋儿落在西侧那扇紧闭的朱漆门前。沈知言伸手推了推,门轴发出“吱呀”一声悠长的叹息,像是沉睡了百年的老者被骤然惊醒,带着满身的尘埃与时光的厚重,缓缓向两人敞开了内里的世界。

苏清漪跟在他身后,脚步不自觉放轻了些。眼前这座沈家宗祠,她曾在沈家长辈的只言片语中听过零星描述,却从未真正踏足过。它就像老宅的一道疤痕,或是一个被刻意遗忘的秘密,静静蜷缩在西侧的角落里,任岁月在门扉上刻下斑驳的痕迹,任蛛网在门楣上织就细密的网。

“平时确实没什么人来。”沈知言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肃穆,“除了每年清明祭祖,这里常年都是锁着的。”他一边说,一边从口袋里掏出那把黄铜钥匙——是昨天从老宅管家那里特意要来的。钥匙插进锁孔,转动时发出“咔哒”一声轻响,像是解开了某个尘封已久的桎梏。

推开大门的瞬间,一股混杂着檀香、霉味与陈旧木料的气息扑面而来。苏清漪下意识地抬手掩了掩口鼻,待适应了片刻,才抬眼望向宗祠内部。

宗祠的空间不算特别阔大,却透着一股逼人的庄严。正前方是一座深色的供桌,材质像是上好的紫檀木,虽历经岁月,表面却依旧泛着温润的光泽,只是边缘处有些许磨损,留下了时光的印记。供桌之后,是一排紫檀木打造的牌位架,层层叠叠地摆放着沈家历代先人的牌位。那些牌位大多是黑色的,上面用金粉工整地书写着先人的名讳与生卒年月,字体或遒劲或清秀,却都透着一股子郑重。牌位前的香炉里,还残留着些许早已燃尽的香灰,想来是清明祭祖时留下的痕迹,只是如今已被一层薄薄的尘埃覆盖。

阳光透过宗祠高处那扇小小的天窗,斜斜地洒进来,在地面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光斑。光斑里,无数尘埃在缓缓飞舞,像是被惊扰的时光精灵,在空气中打着转,诉说着这座宗祠里沉寂已久的故事。

“地图上标记的位置,就在供桌下面。”沈知言的目光落在供桌底部,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他走到供桌前,蹲下身,伸出手轻轻拂去供桌腿上的灰尘。苏清漪也快步上前,蹲在他身边,心脏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跳动。

两人之前在沈老爷子留下的那本旧相册里,意外发现了一张夹在页间的泛黄地图。地图的绘制手法有些粗糙,却清晰地标注出了沈家老宅的布局,而在西侧宗祠的位置,用红墨水画了一个小小的圆圈,圆圈下方写着“供桌下”三个字。结合沈老爷子生前偶尔提及的“沈家的秘密”,两人几乎可以确定,地图所指的地方,必然藏着什么重要的东西——他们甚至已经在心里默认,那或许就是传说中沈家丢失多年的金佛。

沈知言的手指顺着供桌的边缘缓缓摸索,指尖触到冰凉的地砖时,微微顿了顿。他按照地图上的提示,从供桌正中央的位置开始,逐块敲击地砖。“笃、笃、笃”的声音在寂静的宗祠里响起,显得格外清晰。起初,每一块地砖发出的声音都是沉闷而坚实的,直到他敲到供桌左侧靠近第三根桌腿的那一块时,声音忽然变得有些空洞。

“就是这块。”沈知言的眼睛亮了一下,他抬头看了苏清漪一眼,语气里带着几分兴奋。苏清漪用力点了点头,伸手与他一同抓住地砖的边缘。地砖比他们想象中要重一些,边缘处因为常年埋在地下,已经有些潮湿,摸起来滑溜溜的。两人合力向上一抬,“哗啦”一声,地砖被轻易地掀了起来,露出了下方一个黑漆漆的洞口。

一股更为浓重的霉味从洞口里飘出,夹杂着些许铁锈的气息。沈知言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打开手电筒功能,将光线对准洞口。借着手机的光亮,两人看清了洞口里的景象——那是一个不大的土坑,土坑中央,静静地躺着一个长方形的铁盒。

铁盒的表面已经生了一层厚厚的铁锈,颜色暗沉,边缘处甚至有些地方已经锈迹斑斑,像是被遗忘在这里许多年。沈知言伸出手,小心翼翼地将铁盒从土坑里抱了出来。铁盒入手沉甸甸的,表面冰凉,仿佛还带着地下的寒气。

“快打开看看。”苏清漪的声音有些发颤,她的目光紧紧盯着铁盒,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沈知言也深吸了一口气,他用手指抠住铁盒盖子的缝隙,用力一扳。“咔”的一声,生锈的盒盖被硬生生扳开了一条缝,紧接着,他稍一用力,整个盒盖便被掀开,掉落在一旁的地砖上,发出“当”的一声轻响。

两人同时低下头,向铁盒内部望去。然而,下一秒,他们脸上的期待与兴奋却瞬间凝固了。

铁盒里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金佛,甚至连任何值钱的东西都没有。盒子的底部铺着一层暗红色的绒布,绒布上,孤零零地放着一封信。

那是一封用牛皮纸信封封装的信,信封已经泛黄,边缘处有些磨损,甚至有几处因为潮湿而微微发皱。信封上没有写收信人的名字,也没有寄信人的落款,只有在信封的正中央,用钢笔写着三个字——“后人启”。

“怎么会是一封信?”苏清漪喃喃自语,脸上满是失望。她原本以为,地图所指的地方,必然藏着金佛那样贵重的东西,却没想到,最后找到的竟然只是一封不起眼的信。

沈知言的脸上也掠过一丝诧异,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他伸出手,轻轻将信封从铁盒里拿了出来。信封很轻,里面似乎只装着几张纸。他低头看了看信封上的字迹,笔锋凌厉,带着一种独特的风骨,看起来像是男人的笔迹,而且年代应该已经很久远了。

“不管里面写了什么,既然是祖先留下的,肯定有它的意义。”沈知言转头看向苏清漪,语气里带着一丝安抚。他知道苏清漪心里的失落,毕竟他们为了找到这个东西,已经折腾了好几天,满心期待着能找到金佛,结果却只得到了一封信。

苏清漪点了点头,压下心里的失落,重新将目光投向那封信。是啊,不管里面是什么,这都是沈家祖先留下的秘密,或许,这封信里的内容,比金佛更加重要。

沈知言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的封口。信封的胶水早已干涸,轻轻一撕就裂开了。他从信封里抽出几张叠得整整齐齐的信纸,信纸同样是泛黄的,质地有些脆弱,仿佛轻轻一碰就会碎裂。

他将信纸缓缓展开,借着手机的光亮,开始逐字阅读。苏清漪也凑过脑袋,和他一起看了起来。

信的开头,并没有署名,只是简单地写着“民国三十七年,秋”。看到这个日期,沈知言和苏清漪都微微一愣——民国三十七年,也就是1948年,距离现在已经七十多年了。写这封信的人,应该是沈家的某位先辈,或许就是他们的曾祖父辈。

“吾家自清末迁居于此,已历三代。世代经商,虽非大富大贵,却也算得上小康之家。然乱世之中,覆巢之下无完卵,吾深知此理,故早有准备……”

信的内容是用文言文写的,字迹有些潦草,想来是写信人当时的心情颇为急切。沈知言轻声念着信上的内容,苏清漪则在一旁仔细听着,两人的目光随着字迹移动,渐渐被信中的内容吸引。

原来,写信的人是沈知言的曾祖父沈鸿文。民国三十七年,正是解放战争时期,时局动荡,人心惶惶。当时沈家在当地也算小有名气,沈鸿文担心战乱会波及家人,更担心家中的财产会被乱兵抢掠,于是便提前做了准备。他将家中大部分的金银细软都换成了金条,藏在了老宅的各个角落,而这封信托付给了当时的管家,嘱咐他如果自己和家人不幸遭遇不测,就将这封信藏在宗祠的供桌下,留给沈家的后人。

信中详细地列出了几处藏金条的位置,有老宅书房的书架夹层里,有卧室床底的地板下,还有后院那棵老槐树下。而关于他们之前猜测的金佛,信中也有提及——那尊金佛并非沈家祖传,而是沈鸿文在生意场上偶然所得,后来因为担心金佛过于惹眼,会招来灾祸,便将其送给了一位云游的僧人,希望能为沈家积些功德。

“……吾一生经商,自问从未做过伤天害理之事,唯愿家人平安,沈家血脉得以延续。若后人见此信,切记乱世之中,平安为上,钱财乃身外之物,不必过分执着。望吾家后人,世代和睦,不忘初心……”

信的结尾,没有过多的感慨,只有几句对后人的叮嘱,字迹也渐渐变得有些模糊,想来是沈鸿文在写这封信时,心中充满了对家人的牵挂与对未来的担忧。

沈知言将信读完时,眼眶已经有些湿润。他从未见过自己的曾祖父,却从这封信里,感受到了一位先辈对家人的深情与担当。那些他原本以为的“秘密”,并非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宝藏,而是一位父亲、一位丈夫,在乱世之中为保护家人所做的努力。

苏清漪的心情也格外复杂。她原本对“金佛”抱有极大的期待,此刻却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些可笑。相比于那些冰冷的金条,这封信里所蕴含的情感,才是真正珍贵的东西。她抬头看向沈知言,发现他正低头看着信上的字迹,眼神里满是动容。

“原来,所谓的秘密,是这样的。”沈知言轻声说道,语气里带着几分释然。他将信纸小心翼翼地叠好,重新放回信封里,然后将信封和铁盒一起抱在怀里。

“你曾祖父真的很伟大。”苏清漪轻声说道,“在那样的乱世里,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家人的平安。”

沈知言点了点头,他走到供桌前,将铁盒放在供桌上,然后对着那些排列整齐的牌位深深鞠了一躬。“曾祖父,谢谢您。我们会记住您的话,好好守护沈家,守护家人。”

苏清漪也跟着他鞠了一躬。此刻,她看着那些静静矗立的牌位,忽然觉得它们不再是冰冷的木头,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默默注视着他们,守护着这个家族。

阳光依旧从天窗洒进来,落在供桌上的铁盒上,给那层锈迹斑斑的外壳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光。宗祠里依旧寂静,却不再像之前那样阴森,反而多了几分温暖与安宁。

沈知言将地砖重新盖好,又仔细地将供桌周围的痕迹清理干净,确保不会有人发现这里曾经被人动过。做完这一切,他才和苏清漪一起,转身走出了宗祠。

关上门的那一刻,沈知言回头望了一眼那扇朱漆大门,心里忽然觉得无比踏实。他知道,他们没有找到金佛,但他们找到了比金佛更重要的东西——那是一份沉甸甸的家族责任,一份跨越了七十多年的深情牵挂。

“我们先去看看信里说的那些地方,看看金条还在不在。”沈知言转头对苏清漪笑了笑,语气里带着几分轻松。苏清漪点了点头,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两人并肩走在老宅的石板路上,暮春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暖洋洋的。远处传来几声鸟鸣,清脆悦耳。沈知言紧紧握着苏清漪的手,心里忽然涌起一股强烈的幸福感。他知道,不管未来会遇到什么,只要有苏清漪在身边,有这份家族的传承在,他就有勇气面对一切。

而宗祠里的那些牌位,依旧静静地矗立在供桌之后,像是在无声地见证着这一切,守护着沈家的过去与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