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目光所及都将是你 > 第102章 银锁的线索

目光所及都将是你 第102章 银锁的线索

作者:是妖妖琳呦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1-19 16:23:23

102章:银锁的线索

苏念攥着那枚小银锁走出沈氏老宅时,秋阳正斜斜地挂在西天,把石板路上的梧桐叶染成半金半褐的模样。风卷着落叶擦过鞋面,她却浑然不觉,指尖反复摩挲着锁身“平安”二字的刻痕——那是母亲留给她唯一的遗物,是童年记忆里睡前摩挲着入眠的温热,如今却成了勾连起苏家与沈家隐秘过往的钥匙。

她没有直接回租住的公寓,而是绕了三条老街,停在一家挂着“老冯银艺”木牌的铺子前。铺子门面不大,木门上的铜环被岁月磨得发亮,玻璃窗里摆着几样银镯、长命锁,样式都是旧时候的老款,与周围装修新潮的店铺格格不入。苏念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

“姑娘,看点什么?”柜台后传来苍老的声音,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戴着老花镜,用细棉线擦拭着一只银簪。他便是店主冯师傅,是苏念祖父生前常来的老友,也是业内少有的懂老银器修复与鉴定的手艺人。

苏念走到柜台前,将银锁轻轻放在铺着深蓝色绒布的台面上,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冯爷爷,我想让您帮我看看这枚锁,您还记得我吗?我是苏敬山的孙女,苏念。”

冯师傅抬起头,老花镜滑到鼻尖,他眯着眼打量苏念片刻,突然放下手中的银簪,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凑近柜台仔细端详那枚银锁:“敬山的孙女?难怪看着面熟。这锁……是你母亲的东西吧?当年你母亲出嫁,你爷爷还来我这儿打了对银镯当陪嫁,跟这锁的样式很像。”

苏念的心猛地一揪,眼眶瞬间发热。祖父从未跟她提过这些细节,可冯师傅的话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记忆深处模糊的片段——小时候她曾在祖父的旧箱底见过一对银镯,上面的莲花纹与这银锁锁扣处的纹样如出一辙,只是后来再也没找到过。

“冯爷爷,您说得对。”苏念稳住情绪,指尖轻轻点了点银锁的锁扣,“这锁是我小时候弄丢的,前些天意外看到它在别人手里,我想知道这锁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比如……藏着什么东西?”

冯师傅闻言,眉头微微皱起,他拿起银锁,凑到窗边的自然光下,又从抽屉里取出一个放大镜,仔仔细细地检查锁身的每一处细节。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银锁上,反射出柔和的银光,锁扣处的莲花纹因为常年摩挲,边缘已有些圆润,却依旧能看出当年工匠的精湛手艺。

“这锁是‘宝兴成’的活儿。”冯师傅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笃定,“‘宝兴成’是清末民初京城有名的银楼,专做达官贵人的定制银器,你看这‘平安’二字的刻法,线条细而不弱,拐角处藏着暗纹,是‘宝兴成’独有的‘铁线描’工艺。寻常人家的银锁可没有这么讲究。”

苏念屏住呼吸,听冯师傅继续说下去。她知道祖父曾收藏过几件“宝兴成”的银器,却没想到母亲的这枚银锁竟也出自那里,这背后是否还有更深的渊源?

冯师傅又用指尖敲了敲银锁的侧面,侧耳听着声音,眉头皱得更紧了:“不对,这锁的声音不对。”他说着,从柜台下拿出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各种细小的工具,“老银锁的锁芯都是实心的,敲起来声音应该是浑厚的,可这锁……你听。”

他再次敲击银锁侧面,这次苏念听得真切,那声音比普通银器更清脆,尾音里还带着一丝细微的空响。冯师傅拿出一把特制的小镊子,小心翼翼地插入锁芯的缝隙,轻轻一撬,只听“咔嗒”一声轻响,锁芯的一侧竟缓缓弹开,露出一个不足指甲盖大小的夹层。

苏念的心跳瞬间加速,她紧紧盯着那个夹层,手心已经沁出了汗。冯师傅用镊子夹出一张叠得极小的纸条,纸条是米黄色的,纸质已经泛黄发脆,似乎一碰就会碎掉。他将纸条放在绒布上,用指尖轻轻展开,动作慢得像在呵护一件稀世珍宝。

纸条展开后,上面只有一行娟秀的小楷,字迹虽然有些模糊,却依旧能辨认出是“槐安路37号”五个字。苏念看到这行字时,瞳孔骤然收缩,几乎是脱口而出:“槐安路37号……那不是沈氏集团老宅的旧址吗?”

冯师傅抬眼看了她一眼,将纸条轻轻推到她面前:“姑娘,这地址对你来说很重要?”

“是……是很重要。”苏念的手指微微颤抖,她拿起纸条,凑近鼻尖,似乎能闻到淡淡的墨香与岁月的气息,“沈氏集团的老宅就在槐安路37号,我前段时间一直在那里修复文物。可这锁里为什么会藏着这个地址?冯爷爷,您知道‘宝兴成’当年会不会在银器里藏东西吗?”

冯师傅沉吟片刻,摇了摇头:“‘宝兴成’做银器讲究‘诚’,很少会在器物里藏私。不过清末那几年时局乱,有些人家会把重要的地址、信物藏在银器夹层里,一来银器不易损坏,二来不易引人注意。你这锁的夹层做得极为隐蔽,若不是我常年跟老银器打交道,也发现不了。”

苏念拿着纸条,心里翻江倒海。母亲当年为什么要在银锁里藏下沈氏老宅的地址?这地址又指向什么?是藏着什么重要的东西,还是记录着什么秘密?她想起祖父日记里写的“银锁为证,恩怨难断”,难道这枚银锁里的纸条,就是解开恩怨的关键?

“冯爷爷,谢谢您。”苏念将纸条小心翼翼地叠好,放进贴身的口袋里,又把银锁捧在手心,“这锁和纸条对我太重要了,今天多亏了您。”

冯师傅看着她,眼神里带着几分担忧:“姑娘,我跟你爷爷认识几十年,知道苏家这些年不容易。这老银器里藏着的往往不是宝贝,是麻烦。你要是遇到什么难处,尽管来找我,能帮的我一定帮。”

苏念眼眶一热,点了点头,又向冯师傅道谢后,才拿着银锁走出铺子。夕阳已经沉得更低了,老街的路灯次第亮起,暖黄的灯光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她沿着街边慢慢走,指尖反复摩挲着口袋里的纸条,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各种疑问。

沈亦臻为什么会有她丢失的银锁?银锁里的地址为什么是沈氏老宅?母亲当年藏下这个地址,是为了让她找到什么?还有祖父日记里的“沈氏有恩于苏家,亦有愧于苏家”,这恩与愧,又和这银锁、这地址有什么关系?

无数个疑问像一团乱麻,缠绕在苏念的心头。她走到街角的公交站,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突然想起沈亦臻那天在书房整理东西时的模样——他看到银锁时,脸上没有丝毫惊讶,似乎早就知道银锁的存在。他到底还知道些什么?

苏念掏出手机,翻到沈亦臻的联系方式,手指悬在屏幕上方,却迟迟没有按下。她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开口,是直接问他银锁的来历,还是先去槐安路37号看看?沈氏老宅如今虽然已经改造成了办公区,但旧址的主体建筑还在,或许能找到些线索。

就在这时,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是沈亦臻发来的消息:“苏小姐,关于文物顾问的邀请,你考虑得怎么样了?如果有任何疑问,我们可以再谈。”

苏念看着那条消息,心里五味杂陈。她知道,无论自己愿不愿意,这枚银锁、这个地址,已经把她和沈亦臻、和苏家与沈家的过往紧紧绑在了一起。她深吸一口气,回复道:“沈总,我想先去槐安路37号看看,有些事情想确认一下,或许看完之后,我就能给你答复了。”

发送完消息,苏念收起手机,抬头望向远处的夜空。月亮已经悄悄爬上树梢,清冷的月光洒在街道上,给这座城市添了几分静谧。她握紧手中的银锁,转身朝着槐安路的方向走去——那里有她丢失的童年记忆,或许也藏着解开所有秘密的钥匙。

走到槐安路37号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沈氏老宅的大门紧闭,门口的石狮子在路灯下显得格外威严,墙面爬满了常青藤,遮住了部分青砖,却依旧能看出当年的气派。苏念站在门口,看着门牌上“槐安路37号”的字样,与纸条上的地址分毫不差。

她沿着围墙慢慢走,试图找到进入老宅的入口,却发现围墙很高,上面还装着监控,显然是经过精心安保的。就在她准备离开时,眼角的余光突然瞥见围墙角落有一扇不起眼的小门,门上挂着一把生锈的铁锁,似乎很久没有打开过了。

苏念心中一动,走过去仔细查看那扇小门。门是木制的,上面的油漆已经剥落,门楣上刻着一个小小的莲花纹——和她银锁锁扣处的纹样一模一样!她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难道这扇门就是银锁纸条所指向的地方?

她试着推了推门,木门纹丝不动,显然是从里面锁上的。苏念又绕到门的另一侧,发现门后是老宅的后花园,如今已经改成了一个小花园,里面种着几棵桂花树,此时正值金秋,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桂花香。

就在这时,身后突然传来脚步声,苏念猛地转身,看到沈亦臻正站在不远处,手里拿着一个手电筒,脸上带着几分惊讶:“苏小姐?你怎么会在这里?”

苏念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纸条,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沈亦臻看到她手中的银锁,眼神微微闪烁了一下,却没有追问,只是走上前,指了指那扇小门:“你是在看这扇门?”

“是……”苏念定了定神,决定不再隐瞒,“我在银锁里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槐安路37号’,所以想来看看。这扇门……”

“这扇门是老宅的后门,几十年没开过了。”沈亦臻接过话茬,手电筒的光束落在门楣的莲花纹上,“这莲花纹是沈家老宅独有的标记,当年建造老宅时,所有的门窗都刻着这个纹样,只是后来翻修,很多都被换掉了,只剩下这扇后门还保留着。”

苏念看着门楣上的莲花纹,又看了看手中银锁的锁扣,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沈总,这银锁锁扣的莲花纹,和这扇门的纹样一模一样,这难道只是巧合吗?还有,你为什么会有这枚银锁?”

沈亦臻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斟酌措辞。月光下,他的侧脸显得格外柔和,少了平日里的冷峻。“这枚银锁是我母亲留给我的。”他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怅然,“我母亲说,这是一位故人托付给她的,让她好好保管,等将来遇到合适的人再还回去。她没说故人是谁,也没说这锁的来历,我一直以为只是普通的信物,直到今天看到你对这锁的反应,才知道你就是这锁的主人。”

苏念愣住了,她没想到银锁竟然是沈亦臻的母亲保管的,而母亲的故人,会不会就是她的母亲?如果是这样,那母亲和沈亦臻的母亲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

“你母亲……她有没有说过这锁的故人姓什么?”苏念急切地问道。

沈亦臻摇了摇头:“没有。我母亲去世得早,我那时候还小,没来得及问太多。”他顿了顿,看向苏念,“苏小姐,这锁里的纸条,你打算怎么处理?槐安路37号是沈家老宅,如果你想进去看看,我可以带你进去。”

苏念看着沈亦臻真诚的眼神,心里的犹豫渐渐消散。她知道,想要解开银锁的秘密,想要弄清楚苏家与沈家的过往,必须借助沈亦臻的帮助。她点了点头:“好,我想进去看看,尤其是这扇门后面的地方。”

沈亦臻拿出钥匙,打开了大门,带着苏念走进老宅。夜色中的老宅格外安静,只有两人的脚步声在走廊里回荡。他们穿过前厅,来到后花园,沈亦臻用钥匙打开了那扇后门的铁锁,轻轻推开了木门。

门后是一条狭窄的通道,通道尽头有一扇小小的储物间门。沈亦臻打开储物间的灯,昏黄的灯光照亮了里面的景象——储物间里堆满了旧家具和箱子,落满了厚厚的灰尘,显然已经很久没有人进来过了。

苏念走进储物间,仔细查看每一个角落。她的目光落在一个靠墙的木箱上,木箱上的铜锁已经生锈,箱体上刻着一个模糊的标记,她走近一看,竟是“苏”字的篆书!

“沈总,你看这个!”苏念激动地喊道。

沈亦臻走过去,看着木箱上的“苏”字,也是一愣:“这木箱……我从未见过。老宅的储物间一直由管家打理,或许他知道些什么。”

就在这时,苏念的指尖不小心碰到了木箱的侧面,只听“咔嗒”一声轻响,木箱的侧面竟然弹出一个小小的抽屉。苏念和沈亦臻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

沈亦臻小心翼翼地拉开抽屉,里面放着一个小小的锦盒。他打开锦盒,里面装着一枚玉佩,玉佩的纹样苏念再熟悉不过——正是她刚刚修复好的鸾鸟纹玉佩!只是这枚玉佩比她修复的那枚小一些,上面刻着的“百年之约”四个字,却与那枚玉佩的刻字完全一致。

“这……这是怎么回事?”苏念震惊地看着两枚玉佩,“为什么这里还有一枚鸾鸟纹玉佩?”

沈亦臻拿起那枚小玉佩,仔细查看:“我父亲曾说过,沈家有两枚鸾鸟纹玉佩,一枚是家族传承的信物,一枚是与故人约定的凭证。我一直以为传承的信物是你修复的那枚,没想到这里还有一枚。”

苏念看着两枚玉佩,又看了看手中的银锁和口袋里的纸条,突然意识到,这枚银锁的线索,只是一个开始。槐安路37号的老宅里,还藏着更多关于苏家与沈家的秘密,而这些秘密,或许就藏在这个刻着“苏”字的木箱里,藏在这两枚鸾鸟纹玉佩的背后。

夜色渐深,老宅的储物间里,苏念和沈亦臻站在木箱前,看着手中的玉佩和银锁,心中都清楚,他们即将揭开的,不仅是两家百年的约定,更是一段跨越时光的恩怨与情谊。而这枚银锁带来的线索,只是这场探寻的序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