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为了赚钱,我认张导为义父 > 第469章 灵活的底线

为了赚钱,我认张导为义父 第469章 灵活的底线

作者:禄米夕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6 14:54:59

第二天,《中国合伙人》剧组主创集体在长春电影节亮相。

除了邓朝,都到齐了。

俞良倒是走了两次红毯,毕竟《唐人街探案》也入围了。

他要代表唐探剧组再走一次。

不过唐探剧组的出场就显得有些冷清。

主创们都忙着呢,主演们更别说了,也没提前协调时间,最后只有俞良一人代表全组。

不过他一个人也足够有代表性。

出品人、导演、编剧、男一号……所以也算是代表了整个剧组。

当然,这只是红毯上的冷清。

红毯之外,俞良的粉丝可谓热情高涨。

他在长春的粉丝数量着实不少,几乎全是女粉丝,而且他的粉丝确实是够支持的,嗷嗷叫啊。

可以说,本次电影节红毯环节呼声最高的时刻,俞良独占前二。

一次是《中国合伙人》剧组出场,一次是《唐人街探案》剧组出场。

而且他的造型相当哇塞,尽管已是初夏,春城天气开始转热,但他依然身穿一身巴宝莉高定浅棕色格子西装,胸前别着香奈儿胸针,佩戴香奈儿男士LoGo项链,以及手腕上价值不菲的香奈儿高端腕表。

发型则继续向坤哥看齐,打理成金棕色背头。

总之,俞良当天的造型,只有一个字。

“帅”。

两个字。

“太帅”。

三个字。

“帅呆了”。

说实在的,俞良这身造型,完全是参加欧洲时装周的规格。

只能说,尽管他刚组建的造型团队内部有些小矛盾,但在俞良的形象打造上,谁都不敢马虎,水准堪称顶尖。

再加上俞良频频走近栏杆,热情地与场外粉丝互动,场面热烈也就正常了。

总之,俞良无疑是长春电影节红毯上最耀眼的仔。

也正因如此,尽管他在红毯环节稍稍超时,可主办方丝毫没有阻拦。

说实话,主办方巴不得俞良在红毯上多停留一会儿,这不仅能聚集人气,也显得他们这个奖项关注的人多。

走完红毯后,俞良又被主持人请到台上讲话,还多签了一次名。

俞良本以为第二次提问会简单些,没想到主持人又拉着他聊了好几分钟,这才放他离开。

随后,他步入本届长春电影节的主会场,长影音乐厅。

之前说过,长春电影节虽然比不上内地三大电影奖,更比不上华语电影三金,但这个奖项在国内、尤其是行业内部,还是备受重视的。

因此,无论是入围者还是受邀嘉宾,来的都挺大牌,还有他的“朋友”陈思成。

其实吧,这就有点搞了。

俞良带着陈思诚前世执导的《唐人街探案》而来,而陈思诚带来的,则是他的《北京爱情故事》。

两人竟还同时入围了同一个奖项,最佳青年导演处女作奖。

不过俞良早有内部消息,这个最佳处女作导演奖,应该是是他的。

只能说,陈思成这也挺“惨”的。

再加上他老婆那边的事……

说实在的,老陈多找几个,没毛病!

而进了场馆,俞良和之前参加颁奖典礼一样,就开始社交,去和前辈打招呼,满哪乱窜。

同时态度非常恭敬,尤其是那些老戏骨,别管有名没名,都客客气气。

没有因为红,就态度倨傲或者耍大牌。

总之,人们对他印象很好,而且吧,他也确实受欢迎,毕竟红嘛,所以所到之处,那都是笑脸相迎。

一直进入颁奖环节。

随着演唱嘉宾尚雯洁、张结、阿SA陆续登台演唱,各大奖项也一一揭晓。

然而这次颁奖环节,对俞良来说却出了点意外。

最佳男配角奖倒是毫无悬念,他凭借《中国合伙人》中的王阳一角,成功摘得金鹿奖最佳男配。

可最佳青年导演处女作奖,却颁给了陈思成。

看着满脸笑容的陈思诚起身致谢,还特意走过来与他拥抱,俞良虽然表情管理到位,一副真心祝贺的模样,内心却懵了。

不是说好给我的吗?

俺的...

连获奖感言刚才他都预习了一遍呢…

委屈屈后的俞良心想,好家伙,分猪肉分到我头上来了?

这是在涮我啊!

当然,他也明白,主办方已经给了他最佳男配角,按理说,这个奖的分量其实比青年导演处女作奖更重。

但你不给就不给,何必事先答应我呢?

但是吧,俞良“心眼很大”……

他看着在台上说获奖感言的陈思成,心中告诉自己,没事儿的,没事儿的~

大不了以后再也不参加这个颁奖典礼了。

要不说俞良心眼子大呢。

后续颁奖照常进行,俞良始终面带微笑。

正当他在心里盘算着回头要找好大姐哭诉时,却发现事情又有了转机。

颁奖嘉宾揭晓了一个奖项。

最佳编剧处女作奖。

“获奖的是,俞良,《唐人街探案》!”

说实在的,俞良当时又懵了。

但来不及细想,在身旁黄小明的提醒下,他连忙起身上台领奖。

主要也管不了那么多,先把奖拿了,说完获奖感言说了再想其他。

话说会俩,他原本准备了两份感言,一份是为最佳男配角准备的,另一份是为最佳导演处女作准备的。

俞良反应极快,拿完处女编剧奖,他直接把导演处女作的那份感言稍微在脑子里修改了一下,直接套用在了编剧奖项上。

不过说完获奖感言,下了台,他又开始想到底是什么情况。

其实不只他懵,台下不少人也摸不着头脑。

按照正常颁奖流程,应该先公布提名名单,再揭晓获奖者。

可到了俞良这个“最佳编剧处女作奖”,竟是直接颁奖。

而且回想长春电影节往届……

有这个奖项吗?

坐回座位的俞良,也终于慢慢想明白了……

好家伙,这奖该不会是临时增设的吧?

而就在他思考的时候,一旁的黄小明拍了拍他,捂嘴低声道。

“奖拿着就行。”

俞良点了点头。

他也就是纳闷,有点好奇。

说到底,有奖总比没有好,管他呢。

不过,他还是忍不住琢磨主办方这么安排的用意。

他首先想到的仍是“分猪肉”,看来陈思成背后也有人。

主办方为了两边协调,干脆给他新设立了一个奖呗。

再说,俞良这个“导演”身份,确实存在一些争议。

而陈思诚虽然是演员转型,但他执导的戏确实是他一人主导,不像俞良,身边还有两位帮手。

不过对于《唐人街探案》的编剧,俞良倒是争议不大。

于是,最佳编剧处女作奖给了俞良,最佳导演处女作奖则归了陈思成。

这么一想,安排得还挺合理,挺周全的嘛。

而刚才想着以后再也不来,还要找好大姐哭诉的俞良,对主办方那点不满,基本上也少了很多。

虽然还是有点小遗憾,毕竟导演和编剧之间,终究是导演分量更重。

但也不错了,编剧好歹也算文化人。

而俞良一直认为自己,也是个文化人。

更何况,他还是今晚少数捧回两座奖杯的人之一。

所以就这么着吧。

底线灵活这一块的。

随后,心情不错的俞良手握两座奖杯,继续观看颁奖典礼的进行。

而他的好师兄黄小明成功摘得金鹿奖影帝桂冠。

之后的重要奖项也陆续揭晓。

不得不说,《中国合伙人》无疑是当晚最大赢家,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导演奖分别被它和陈可辛收入囊中,再加上黄小明的影帝、杜可风的最佳摄影、俞良的最佳男配角。

《中国合伙人》在本届长春电影节共斩获五项大奖,成绩斐然。

典礼结束后,心情大好的新晋影帝黄小明,自掏腰包设宴庆功,不仅请了《中国合伙人》剧组全体,连俞良身边的工作人员也一并邀请。

只能说,师兄确实大气。

不过大家行程都忙,次日便各奔东西。

俞良更是直接飞回北京,接连参加商业活动和另一场颁奖典礼。

话说回来,长春电影节虽然在业内认可度不低,但毕竟与三大电影节以及三金电影奖的影响力有差距。

对很多普通观众来说,长春电影节可能还有点印象,但金鹿奖这个名字听起来还有些陌生,甚至可能被误以为是“野鸡奖”。

加上主办方宣传力度有限,所以这次获奖的公众影响力其实有限。

只有“黄小明获金鹿奖影帝”和“俞良双奖加身”两条消息登上了热搜。

而且俞良的热搜还是自己安排的宣传。

紧接着俞良参加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也是如此,他顺利获得了“最受大学生欢迎男演员”奖,但刚才也说了,了解的还好,但是很多路人不了解这类奖项,所以依然在大众层面往往反响平平,除了粉丝欢庆之外,很难掀起更大水花。

不过奖终究是奖。

俞良已经把这三座新奖杯送回家里,老父亲老母亲特意将它们陈列在俞良的专属奖杯柜中。

柜子虽然仍显空旷,但奖杯正在一点点增多。

俞良也下定决心,今后要继续努力,把这个柜子填满。

何况十月和年底还有机会,比如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将在十月举行,《唐人街探案》把所有奖项全都报了。

单俞良心里清楚,哪怕这个奖项的性质和长春电影节类似,在业内有一定分量,但想拿下最佳男主、女主或导演这类大奖希望不大。

不过对他来说,能获奖就行,他不挑。

而且这个奖项也不是重点,真正重要的是同样在十月举行的大众百花奖。

作为内地三大电影奖项之一,其重要性和关注度远非此前那些奖项可比。

而这一次,俞良也有机会。

不得不说,《中国合伙人》这部电影虽然票房不是最高,但影响力确实是大。

正如在长春电影节一样,俞良凭借片中“王阳”一角,极有可能再次入围最佳男配角。

不过这次结果就不那么稳妥了,毕竟这是百花奖。

但俞良不会放弃这个好机会,所以俞良打算加把劲,尽可能拿下这个最佳男配。

为此,他京城的活动已结束,下一站就是魔都。

而这次去魔都,那必须要和好大姐再次见面了。

没办法,百花奖这个级别的奖项,必须请好大姐出面才行。

……

而在俞良在外奔波的时候,一些事情也终于有了进展,或者说到了最后的决断。

首先是《何以笙箫默》的首轮电视台播出权。

蓝台将价格提高到7400万,附加条件(广告收益的6%)不变。

而湘省卫视这次居然跟进了,同样开出7400万,附加条件也不变。

保证俞良获得本届金鹰奖的最佳人气奖。

虽然谈判历时不短,最终价格只比之前提高了几百万,但这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到了后期,各家电视台的预算已接近上限。

说到底,《何以笙箫默》只是一部偶像剧,能开出这个价格加上附加条件,确实已到极限。

不过湘省卫视这次愿意提价至与蓝台齐平,其实另有原因。

在俞良外出活动期间,他嘱咐导演刘俊杰尽快剪出几集样片,哪怕先用临时配音演员粗配粗剪,也要先让电视台看几集成片效果。

刘俊杰动作很快,迅速剪出三集。

两家电视台看完后,蓝台就提价到了7400万,正好是俞良往外报的成本。

而湘省卫视也直接跟了同样的价格。

或许是湘省台认为这部剧符合平台调性,值得花钱。

当然,这都是猜测,但是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对他们来讲也是个好事儿。

但是到了现在,所有条件都已明确,该由俞良做出最终选择了。

说实话,俞良原本更倾向湘省卫视。

尽管他们没有份额分成,实际收益可能低于蓝台,但湘省卫视的收视底盘更稳,这样如果卖二三轮,电视剧总收益也不一定比蓝台少,只是时间需要拉长。

还有就是,对《何以笙箫默》,俞良固然看重收益,但同样希望借此打响招牌。

更何况,还能顺带收获一座金鹰人气奖,俞良现在可是对奖项越来越上瘾了。

当然,蓝台收视也稳居前五甚至前三,但与湘省卫视相比仍有差距。

但有些时候,做决定不能只考虑单部剧或自身利益,还要考虑外部因素。

这就不得不提到眼下湘省卫视正在推行的一种电视剧排播模式。

简单来说,他们正在效仿韩国电视台,正在搞“周播剧”模式。

他的好师姐杨蜜产后复出,又迎来一部爆款作品。

《古剑奇谭》

那个叫李毅峰的小子,如今也火得一塌糊涂。

当然,这不是重点。

关键在于,正如刚才所说,《古剑奇谭》采用的是周播模式,每周三、周四在湘省卫视的“钻石剧场”播出,一周更新四集。

能被安排进这个剧场,本身就说明是平台的重点项目。

湘省台愿意开出这样的价格,肯定也是把《何以笙箫默》作为重点项目。

事实上,不用俞良团队多问,而且湘省台的负责人在谈判的时候,也明确了这一点。

而问题恰恰出在这个“钻石剧场”上。

先说明一点,俞良本人对播出形式,比如是不是周播、一周播几集并不太在意。

湘省卫视的人也不是傻子,用这种模式,那肯定是效果好的。

但就像之前说的,不是他觉得行就行,还得考虑其他因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