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为了赚钱,我认张导为义父 > 第335章 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40万一集?按40集有效出场算……”

只能说濮伦实在太了解俞良了。虽然这次他通过和郑小龙的深入沟通,获取了更多关于《红高粱》项目的信息,但正如前文所说,他最清楚俞良最关心的终究还是片酬。

当听到“42集”时,俞良心里迅速按40集做了估算——1600万。他忍不住暗自嘀咕:这片酬确实不低了,比他拍电影的报酬高出一大截。

他现在确实值这个价。尽管道理如此,他还是感到有些吃惊。毕竟去年他的最高片酬也才二三十万,今年就直接跳到40万,而且这还只是郑小龙那边的初次报价,他们甚至还没开始往上谈。

要是能谈到50万,按40集算那可就是2000万!

好家伙,这绝对算得上一线演员的片酬水平,甚至在一线里都算高的。

单说接电视剧来说。

不过俞良并没有立即和濮伦讨论具体怎么谈、后续如何抬价,而是先询问起剧组更详细的内情。主要他之前确实没和郑小龙聊得太深入,对项目很多细节还不了解。

随后,濮伦向他进一步介绍了《红高粱》剧组的情况,不得不说,整个过程确实一波三折。

这部电视剧并不是郑小龙一个人投资的——这也正常,这么大项目怎么可能独自投资?实际上,这次是郑小龙与山东卫视合作。山东卫视主动找到郑小龙,希望联合出品,并给予了郑小龙极大的创作自主权。

郑小龙经过一番考虑,也有意复制《甄嬛传》的成功,便接下了这个项目。山东卫视这次手笔很大,不仅自己投入,还拉来了湖南卫视共同投资。三家联合之下,《红高粱》的总投资高达1.5亿。

山东卫视为郑小龙提供了很多支持,比如请来了着名编剧赵冬苓。赵冬苓虽然公众知名度不高,但在业内绝对是顶尖的编剧之一。能请动她非常不容易。确定合作后,她亲自前往高密采风,完成了剧本初稿,之后又和郑小龙一起反复打磨。

不过整个创作周期相当紧张,主要原因在于《红高粱》的故事与高粱成熟季节紧密相关,每年只有特定拍摄窗口,因此剧本撰写的时间被大幅压缩,进度显得特别赶。

其实,濮伦所不知道的是,郑小龙力荐俞良出演也经历了一番波折。山东卫视原本认为,如此重大的项目,主要角色当然应该请国内最知名的演员来试镜,尤其是男女主角,必须是一线中的一线。

在男主角“余占鳌”的人选上,山东卫视提了几个名字,其中并没有俞良。但郑小龙却坚持要用他。

山东卫视方面有人提出异议,倒不是觉得俞良不红,更多是担心他的形象是否符合角色。郑小龙则据理力争,认为俞良的形象可以通过化妆调整,演技、身材和知名度都足够,完全能够胜任。

说实话,俞良的外形虽偏俊秀,但并非与角色格格不入。别忘了他在《火蓝刀锋》里留过板寸头,晒黑之后配上结实的身材,显得相当硬朗。

但问题在于,这部剧投资巨大,山东卫视作为主要出资方,尽管放权给郑小龙,心里仍不免忐忑。

更何况还要过莫言那一关——他们虽然花1000万买下了《红高粱》的电视剧改编权,但就像张艺谋拍《山楂树之恋》时要尊重原作者意见一样,电视剧选角同样需考虑莫言的看法。

原着中的余占鳌是个血气方方的汉子,山东卫视方面担心莫言不会认可俞良。

但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莫言和张艺谋的交情。

两人相识近三十年,私交甚笃。

而俞良和张艺谋的关系更不用说,圈内盛传,张艺谋非常喜欢俞良,已经认了俞良当干儿子。

至于是谁传出来的...咳咳咳,不重要,反正张艺谋是俞良的最大靠山。

郑小龙恰恰抓住这一点进行回应,向山东卫视表明,如果俞良来演,莫言那边根本不是问题。

山东卫视的负责人这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

圈内谁不知道张艺谋和莫言关系好?

要是俞良真铁了心想演,哪怕郑小龙不邀请,俞良走走张艺谋的门路,让莫言帮忙说句话,这个角色恐怕照样是他的。

这就是人脉的力量,这就是“义父”的能量!

随后,郑小龙又向山东卫视细数了俞良的种种优势。山东卫视方面斟酌之后,也觉得可行,终于认可了俞良的出演。这才有了前几天郑小龙亲自打电话邀请俞良的事。

说回正题。俞良详细了解完项目背景后,并没插话或多打听——毕竟如果他真接下这部剧,制作层面的事也与他无关,他只是演员。

然后,就是心动,彻底地心动。之前他已有一些意向,但仍顾虑自身形象是否符合,最终决定“看片酬再说”。而现在,听到濮伦报出“40万一集,按40集算就是1600万”,俞良再也按捺不住了。

说实在的,这个片酬已经非常高,还有往上谈的空间,说不定能突破2000万。他不心动才有鬼!

咳咳……当然,也不能辜负郑导对他的赏识不是~

反正至此,俞良对“余占鳌”这个角色产生了强烈兴趣。他越想越觉得:这个角色,非他莫属!没有人比他更合适!

于是俞良开口道:“行,不过制作的事和咱没关系,咱们主要和郑导谈片酬。”

电话那头的濮伦一听,暗笑:果然,俞良最关心的还是片酬。他接着说道:“对,而且我听郑导的口气,肯定还有商量余地。我保证至少能谈到50万一集,那就是2000万啊良子!”

其实濮伦自己也特别高兴。虽然他现在不从俞良的电视剧片酬中抽成,但公司有他5%的股份,年底可以参与分红。

两人在电话里又合计了一番,最终定下50万作为最低目标,能谈得更高当然更好。

他们也简单聊了聊张艺谋新片的情况,不过那边濮伦了解不多,毕竟还没正式开始和乐视谈判。但他承诺会尽快帮俞良敲定《红高粱》的合同,之后就能全力投入“义父”那边和乐视的协商中。

挂了电话,俞良心情大好。原因很简单:他再次感慨,这世道真的开始变了。距离他“208梦想”(日薪208万)的实现,越来越近了!

同时他也再次确信:要说将来赚钱,别看电影动不动票房几十亿,但真要论稳定性和收益,还是电视剧更靠谱。

俞良觉得自己之前的战略完全正确。他手里囤了不少言情Ip小说,之所以先拍《唐探》而不是这些,一是因为《唐探》项目更紧迫,二是因为他觉得现在拍电视剧还“太亏”。

之前多次提到,再过两年才是娱乐圈资本爆发的高峰期,各大互联网公司会纷纷下场。到时候只要剧集质量过硬,视频平台愿意花大价钱购买,电视台也仍有一定购买力,意味着可以同时赚两份钱。虽然现在也可以,但那时的片酬、制作费和版权费可比现在高得多。

所以俞良早就想好了:等到2014年,再从他手中的Ip里选一部开拍,先试水一波。等资本热潮真正到来,就是他全力出击、大捞特捞的时候。他甚至已经计划好了。

那两年他要全年无休,无论是自己拍,还是接别家的戏,总之就一部接一部地拍。

赚钱嘛,就得抓住黄金时期。

过着村就没这店了。

节操?不存在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