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为了赚钱,我认张导为义父 > 第196章 《金陵十三钗》首映礼和票房

当互动环节结束,便进入了观影环节。

这才是正菜。

影片开场便是一段女学生的旁白,讲述金陵城遭受二十多天轰炸后已被日军攻陷,画面中一群女学生在硝烟弥漫残垣断壁的街道上拼命奔逃。

很快镜头切换,另一队士兵在硝烟中持枪奔跑,虽难以分辨是日军还是**,但旁白给出了答案。

这正是由俞良饰演的李教官所率领的队伍。

然而画面再次转换,又回到女学生们逃命的场景。

就在这个时候,十三钗们驾着马车也在逃亡。她们的马车从奔跑的女学生身旁疾驰而过。

这时一个特写镜头,由于车速太快,马车边缘的琴弦被路边的铁钩一根根扯断。

画面又又又一转。

贝尔出场,他也在逃命。

电影开场便将所有主要角色串联起来,张义谋的设计十分精妙。

台下的众人都被前面的紧张剧情所吸引。

影评人一边看一边拿着小本子,在上面写着什么。

而俞良也在认真观看。

好吧,主要前期他的戏份比较多,所以看的认真~

随后就是各方躲日本兵,张义谋拍的日本兵很凶残,和抗日神剧中的日本兵完全不一样。

其实这才是真实的。

剧情继续推进,各路人马都在向教堂逃亡。

唯独李教官率领残部在城中阻击日军。

这时俞良饰演的李教官正式亮相。

接下来的战争场面极为激烈,教导队战士们英勇作战,以命相搏。平心而论,这段战争戏堪称国内顶尖水准,甚至不输国外同类作品。

俞良紧盯自己的表现。

看了一阵,至少他觉得一点问题都没有。

他觉得自己演出了临战的紧张感,又表现出誓死抗敌的决绝,完全掩盖了他原本的年轻偶像形象,真正演出了铁血军人的气质。

不过初期仍能看到他俊朗的面容,随着战斗推进,他的形象逐渐变得灰头土脸,军装破烂,最终只剩下他一人孤军奋战。

最后他也往教堂方向跑。

场景转换,贝尔在黄天源饰演的陈乔治带领下来到教堂。

由于神父已经去世,入殓师贝尔决定假扮神父以求自保,随后女学生和十三钗等陆续抵达。

这里有红十字旗,按国际公约,这里应受保护,就算没有,这里也是停战区。

因此成为众人的避难所,至少俞良是这么理解的。

接下来的剧情展现了两个群体间的对立,为最终风尘女子舍命救学生的结局埋下伏笔。

倪妮饰演的玉墨开始与假神父产生情感纠葛。

与此同时,孤身一人的李教官也逃入教堂避难,却遭到种种刁难。

先是要求缴枪,后又受到十三钗的嘲讽,看得人既愤怒又心寒。

但是!

这还是铺垫~

用“商女不知亡国恨”铺垫,反正就是把这些风尘女拍的坏点,最后来个大反差。

后面俞良扮演的李教官被骂蒙了,于是就准备走。

但是在临走前,他把捡到的女学生的鞋放在了倪旎的门口,意思是把鞋物归原主,然后才走的。

但他并未走远,而是在教堂附近的废墟中暂住。

随后就是一队日本兵进入教堂,开始强暴女学生,随后这个女学生就摔死了。

展现了鬼子的兽性。

李教官也被动静惊醒,看到日本兵来了,为了把日本兵引走,于是开始了一系列的战斗,最后和日本兵同归于尽而。

这一幕,把在场所有人看的都很难受,有的感性的人还哭了。

至此,俞良的戏份全部结束。

坐在他旁边的秦浩小声说道。“演的很好。”

俞良微笑道。“谢谢。”

随后他就开始复盘。

李教官这个角色,英勇无畏,而且还带着温柔和细腻。

在他自己看来,这个角色虽然戏份不多,但是相当出彩。

更重要的是角色定位特殊,作为保家卫国却饱受委屈的英雄,这个伟光正的形象让观众无从挑剔。

所以人们可以骂电影里的任何点,就是骂不到他~

只能说俞良的心眼子全在这上面了。

当然,这个看剧本的时候就知道了,所以他主要分析的是全部表演。

想了想,还是之前对自己的评价,平均水准之上,有的地方还比较出彩。

这就够了。

后半段剧情俞良并未专注观看,但仍保持注视银幕的姿态,实则早已神游。

就那么一直到了电影结束,只能说《金陵十三钗》拍的不错,尤其是后面“十三钗”的结局,但给了人们一些遐想空间。

不过基本上都是越想越难受的那种。

因为可以想象到,这些风尘女的下场绝对不好。

但不妨碍后面字幕出现时,全场起身鼓掌,掌声经久不息。

全体主创纷纷起身,对着身后鼓掌的观众们感谢致意。

随后众人上台,开始接受观众的提问。

但就像之前《山楂树之恋》一样,基本上都是夸的。

不过这次俞良就不是焦点了,这次的焦点全在贝尔身上,就连女主倪旎都被冷落到了。

他也体会了一把“半”小透明的感觉。

但能理解,毕竟贝尔可是好莱坞明星。

俞良也乐的当个背景板。

当然,在影评媒体环节中,十句里面也是有一句提他的,他被夸演技不错,比上次多少有些进步。

整个环节差不多持续了一个小时左右,至此,《金陵十三钗》首映礼结束了。

晚上,众人聚餐,场聚会之后,就陆续走了很多人。

比如黄海博他们,之后的各地宣传人家就不来了。

其实也正常,毕竟人家戏份不多,能抽出时间来参加首映礼就不错了,哪能跟你全国跑呢。

次日,各大媒体迅速发布《金陵十三钗》首映报道。与《山楂树之恋》时不同,这次的赞誉显得更为真诚。

因为影片质量确实过硬。

还有就是对于主演贝尔的各种采访和演技评价,也都是夸赞,而且还是大大的夸赞,好吧,其实有点舔的意思,有的媒体说要不人家是好莱坞的呢,咱们不只是制作和人家有很大差距,演员方面差距也很大。

关于这点,说的是事实,但是吧,也不能自贬成这样,咱们影视商业化才多少年,怎么和人家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成为规模比,总得给时间,而且咱们影视发展的已经很快了。

再说一点,要不是题材限制,论内容还真不一定谁比谁强。

当然,除了这些新闻之外,俞良这里的讨论度也很高。

很多媒体除了评价贝尔,倪旎和俞良也被频频提及。

对俞良的评价基本上和当时在媒体提问环节差不多,认为其发挥不比《山楂树之恋》差,而且向外界展现了更加宽阔的戏路。

演技在年轻演员中是佼佼者。

而且李教官一角令人印象深刻。

反正俞良看到这些评价,是开心的。

对于倪旎,媒体也大加赞扬。

当然,还是那句话,电影还没上映,首映礼的媒体肯定是留面子的,所以真正评价还是要等电影正式上映。

不过这也不影响倪旎彻底名声大噪。

“谋女郎”又成了。

影片讨论度持续攀升,显然一幅大爆的前景。

张维平在开会的时候,那嘴角弧度就没放下去过。

对了,从上次俞良拒绝倪旎,她再也没有理过俞良。

不过总是在俞良面前和各种异性亲密互动。

俞良只能给出一个评价,那就是幼稚。

然后他就不再关注,甚至暂时放下了电影。

因为他趁着电影上映宣传的空档回了学校。

回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儿就赠票。

而且这次不只是他们班,他们09级表演系一二三班所有学生包括老师都有。

他可以接受经常缺席上课见不到人的评价,但绝不能背负从未请过一张电影票的名声。

不过他回学校主要不是干这事儿,而是和崔炎他们排练期末大戏。

因为后面除了考试日,他就来不了学校了。

但还像上学期一样,他的出场时间被设计到最低时长,他的戏份被压缩到最低,在剧中基本是酱油角色。

再加上老师们对他的关照,大戏不用操心。

至于文化课,更不用操心了,前段日子他再次捡到“野生考试资料”。

咋说呢,俞良觉得学校就是把考试卷子给...

.总之考试完全不成问题。

这的社会啊!

然而就在电影上映前夕,一个不太好的消息从大洋彼岸传来。

《金陵十三钗》的海外媒体评价出炉了。

清一色差评不至于,但是好坏评价总体来说二八或者三七开。

正面评价方面,部分外媒称赞张义谋的叙事功力,认为影片展现了战争中人性的光辉,以及人类在绝境中的坚韧与牺牲精神,也有媒体肯定战争场面的真实感。

至于负面,这就比较多了,有批评在战争背景下安排恋爱戏码不合时宜的。

有指责影片存在历史虚无主义倾向,过度浪漫化战争的;更有人质疑主角设定(假神父与风尘女子)不够严肃。

但是以上都不重要,有个最气人的。

那就是《纽约日报》表示,影片将日军刻画得过于残暴,而中**人又过于英雄化。

这个明显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和拉偏架的说法。

好家伙了,你侵略我了,我们拍个电影纪念一下伤痛,哦,你他喵的说把侵略者拍的太邪恶了。

那你别侵略啊,妈了个巴子的。

反正俞良得知这些消息后,其余都不生气,就气这条。

他严重怀疑是小日子给《纽约日报》塞钱了。

而且在电影点映期间,《金陵十三钗》的上座率很不好,排片也少,最多的时候才三十块屏幕。

这已经不是少的可怜就能形容得了。

于是乎,负责美国发行的公司决定延期。

至于什么时候上映,这就说不好了。

基本上《金陵十三钗》在国外遇冷。

其实新画面高层早已知晓这些评价,只是压到现在才逐渐放出。

但是国内没有任何有关于《金陵十三钗》在美国口碑差的消息和新闻出来。

可能是因为网络时代还没发展好,如果这事儿放2020年后,都不用等两个小时,这事儿当时发生,半个小时之后全中国就知道了。

也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早就有媒体知道了,但是没说。

可能是怕题材原因,媒体不敢在这方面嘲讽。

反正现在国内和国外的口碑有些两极分化。

...

12月15日。

下午两点。

《金陵十三钗》全国上映。

相比于国外,国内的观众倒是很期待这部电影。

同时剧组主创立即展开京城影院宣传,首日半天即斩获1700万票房。

虽然同期竞争对手《龙门飞甲》凭借全天放映取得2200万,但次日《十三钗》便以2650万比1900万完成反超,登顶单日票房冠军。

但是吧,新画面高层感觉有些不对劲了。

尤其是张维平。

因为就算是当天票房超过了2600万,可和他们的预期还是有差距的。

因为他们明面的票房预期是十八亿,所以首周票房最少要到五亿以上。

当然,实际不用这么多,到了十亿电影就不亏本。

但是按照这个势头,首周三亿票房也够呛啊。

张维平开始慌了,这可是实打实投入了4亿多真金白银啊!

不过还有希望。

因为电影上映前两天是周四周五,不是休息日,张维平觉得还有机会。

可休息日票房高是高了。

但也就是3500万和3100万。

这个成绩好吗?

相当好。

但这样的票房还不够回本。

于是乎,周一一大早,张维平就愤怒的给远在魔都的张义谋打去了电话一通咒骂。

俞良在场,当时他们正一块吃早饭呢,他就坐在老谋子边上。

他都听到了。

当时老谋子接到电话,还没说话,电话另一面就传出了张维平的“&¥#@!**!!”的热情问候声。

还夹杂着“当时我就不同意用倪旎”等言论。

当时张义谋的老脸肉眼可见的阴沉了下来。

再多的俞良就不知道了,因为老谋子起身离开不吃了。

但晚上,听濮伦说,张义谋回房间后和张维平对骂来着,老谋子嗓子都有些哑了。

俞良得知后咂舌,好家伙了,这么骂的多狠啊,嗓子都哑了。

不过俞良可不打算掺和这事儿,他的行程定好了,广州宣传结束,他就直接去湛江《火蓝刀锋》剧组集训去了。

正好躲这事儿。

当然就算他想参与,张义谋还不一定让他入场呢,说不定和对方对骂也是一种策略。

不过,期间他分析了《金陵十三钗》为什么会遇冷。

他经历过后世的电影票房大爆发,也见过电影行业又萎靡。

所以他得出结论,抛开电影质量好不好,题材是个主要原因。

俞良可是一直关注网上对于电影的评论。

他发现这次很少有人或者媒体影评人说《金陵十三钗》是烂片,观众口碑也是如此,但普遍反映观影体验压抑看完心里堵得慌。

这就是原因,题材问题。

说句实在的,贺岁档看电影就是为了放松,好不容易放个假,和家人或者男女朋友看个电影,都想快乐点,但你整个这么沉重的,就算拍的好又如何呢,没人想花钱找不自在。

这也是为什么票房高的电影基本上是爱国、喜剧、合家欢的电影,因为能让你笑、激动、开心。

想想上一世冯裤子的《1942》不也遇冷了吗。

《1942》绝对是好电影,冯裤子拍的最好的电影之一。

但票房还不是扑。

所以《金陵十三钗》和后面的《1942》一样,叫好不叫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