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的南京城,早没了往日金陵的模样。
秦淮河冻成了冰,上面飘着断木和鬼子的尸体;明故宫的残垣下,**主力撤离时留下的弹药箱散了一地,被雪埋了半截。
这时候的南京,早不是什么“首都防线”了——蒋介石带着中枢撤到了武汉,唐生智的守城部队大部分也从下关渡了江,剩下的全是些打散的营连、警察和不愿走的老百姓,像没头的苍蝇似的在巷子里躲鬼子。
日军那边可没闲着,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把部队拆成了十几个支队,贴着城墙根扫荡,见着男人就抓壮丁,见着女人就糟蹋,连教堂都敢闯——他们算准了城里没多少能打的,压根没把这些“残兵”放在眼里。
可他们没想到,龙魂特战队还在。
“陈刚!把那挺九二重机架到钟楼上去,盯着东边的路口,别让鬼子的巡逻队摸过来!”
林峰踩着雪地里的血渍往前走,军靴底下咯吱作响,刚缴获的日军军官刀别在腰上,刀鞘上的樱花纹被他用刺刀划得稀烂。
旁边的空地上,九十多个刚俘虏的鬼子蹲在雪地里,个个缩着脖子,双手抱头——昨天夜里打退那个中队后,他们又顺着地道摸了三个鬼子据点,连锅端了。
“得嘞!”陈刚扛着新缴获的重机枪,脸上笑开了花,“林队,你是没见着,刚才那鬼子冲锋,我一梭子下去,全撂倒了!这九二重机枪比咱们之前那挺老捷克强多了,就是沉了点!”
李勇蹲在旁边的断墙上,正给新兑换的狙击枪装瞄准镜——那是把毛瑟98K,枪身擦得锃亮。
他瞥了眼远处的鬼子俘虏,冷声道:“刚才有个鬼子少尉想耍花样,被我崩了,剩下的就老实了。”
林峰点了点头,走到刘栓旁边——刘栓正趴在一堆物资上记账,手里的铅笔头都快磨没了。“清点得怎么样了?”
“林队你看!”刘栓把账本递过来,眼睛发亮,“光步枪就缴获了三百多支,还有二十多支冲锋枪,迫击炮四门,子弹整整五大车!
咱们兑换的那些武器也没浪费——五十支汤姆逊,十门60迫击炮,还有两百多颗反步兵地雷,刚才巷战全用上了!”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收编的警察和老百姓也都换上新装备了,以前他们拿的不是大刀就是老套筒,现在每人一支三八式,还有手榴弹,士气高得很!”
林峰顺着刘栓指的方向看去——不远处的空地上,三百多个穿着新军装的人正列队,有以前的警察,也有年轻的老百姓,个个腰杆挺得笔直。
李连长站在队前,正喊着口号:“都给我记好了!枪要扛稳,刺刀要擦亮!鬼子再来,咱们就跟他们拼了!”
赵雅正蹲在队伍旁边,给一个胳膊受伤的年轻人换药。
那年轻人是之前救的老百姓,叫王小二,现在也加入了队伍。
“忍着点,”赵雅把新绷带缠上去,动作轻柔,“这是咱们新兑换的消炎粉,比之前的草药管用,过几天就能好。”
王小二咧嘴笑了,露出两颗小虎牙:“谢谢赵医生!俺以后一定跟着林队,多杀鬼子!”
小花抱着个小女孩,站在旁边看着,手里还拿着块压缩饼干。
那小女孩是昨天从鬼子手里救的,爹娘都没了,现在跟小花亲得很。
“赵姐,你看她吃得多香。”小花指着小女孩的嘴,眼里满是温柔。
赵雅摸了摸小花的头,笑了笑:“等咱们把鬼子赶出南京,就给她找个好人家。”
正说着,周星从外面跑进来,脸色有点急:“林队!刚才我去侦查,听见两个鬼子通讯兵说话,好像是说他们司令部发火了,要派什么‘顶级特战队’来对付咱们!”
林峰心里一沉:“听清名字了吗?”
“没太听清,”周星挠了挠头,“好像叫什么‘樱花特战队’,说都是从关东军调过来的,个个会功夫,还会用暗器,挺厉害的样子。”
林峰皱起眉头,走到地图旁边——那是张南京城的地图,上面用红笔标着鬼子的据点,蓝笔标着他们的位置。
“关东军的特战队……”他喃喃道,“看来咱们这几仗确实打疼他们了,松井石根这是要动真格的了。”
李连长走了过来,脸色也凝重起来:“林队,我以前在部队里听说过,日军有支‘樱花特战队’,全是精锐,参加过九一八事变,还打过上海,据说从来没败过。他们要是来了,咱们可得小心。”
赵雅也走了过来,手里还拿着药箱:“不管他们来多少人,咱们都不怕。
咱们有这么多兄弟,还有这么好的装备,只要咱们团结,肯定能打赢。”
林峰看了看身边的人——陈刚正擦着枪,李勇盯着远处,刘栓还在清点物资,小花抱着小女孩,赵雅眼神坚定。
他突然笑了,拍了拍李连长的肩膀:“怕什么?鬼子再厉害,也是肉做的!他们来一个,咱们杀一个;来一群,咱们杀一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