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生存法则之赤色黎明 > 第211章 协议迭代:当未知文明叩响星海之门

一、意外访客:协议边界外的“星语者”

跨星系星门启用三年后,一道未登记的能量信号突然穿透银河与星穹联盟的联合防御网。监测站捕捉到的影像里,一艘形似透明晶簇的星舰悬停在星门边缘,舰体表面流转的不是机械纹路,而是类似“**能量脉络”的光带——这是两联盟从未接触过的文明形态,后被命名为“星语者”。

星语者没有实体发声器官,仅能通过能量波动传递意识:“我们追随‘火种共鸣’的涟漪而来,希望加入你们的‘共生’。”但这份请求却让联合议会陷入两难:《永恒共生协议》的所有条款,均基于“机械族-植物族-银眸族”与星穹联盟的文明特征制定,从未涉及“非碳基、非硅基”的能量体文明。比如协议中“资源共享”条款明确指向矿产与生态资源,而星语者依赖的“星脉能量”,在现有协议框架中甚至无定义可寻;“防务联防”要求的舰船编入与指挥体系,也无法适配星语者“意识共联、无固定编队”的作战模式。

二、协议裂痕:旧规则与新文明的碰撞

议会的犹豫被星语者误读为敌意。三天后,星语者擅自进入银河联盟的“星蕊林保护区”,试图通过能量共鸣吸收星蕊的生命能量——在他们的文明逻辑中,“共享能量”是表达信任的最高方式,却违反了《永恒共生协议》中“文明栖息地不可侵犯”的核心条款。

冲突迅速激化:植物族长老以“破坏生态平衡”为由,要求启动协议中的“防务反击条款”;星穹联盟的强硬派则担忧星语者是“新的暗影族”,主张驱逐;而银河联盟的年轻学者却发现,星语者吸收的能量仅占星蕊林的0.3%,且留下了一种能加速星蕊生长的“共振频率”——这恰是两联盟一直渴求的星蕊培育突破。

更棘手的是,星语者带来了“星海共同体”的消息:在更遥远的宇宙象限,已有数十个文明通过类似“共生协议”形成联盟,而他们的规则中,“文明形态包容条款”是基础。这让联合议会不得不正视一个问题:若固守现有协议,两联盟将错失融入更广阔星海的机会;若贸然修改,又可能动摇协议已有的平衡。

三、协议迭代:“三维共生”框架的诞生

林辰与星穹联盟议长提出“协议增补计划”,并邀请星语者派出意识代表参与谈判。经过四十天的拉锯,《永恒共生协议》新增“文明包容与协作”附录,核心条款包括:

- 文明分类条款:不再以“碳基/硅基”划分文明,而是根据“能量需求、生存模式、发展目标”建立三维登记体系,星语者被归类为“能量共生型文明”,其依赖的星脉能量被纳入“共享资源清单”,但需提前报备开采范围。

- 技术互补条款:星语者需开放“意识共振培育技术”,助力两联盟提升星蕊林与火种核心的兼容性;而银河联盟与星穹联盟则共享星门定位技术,帮助星语者寻找更稳定的星脉能量源。

- 应急协作条款:成立“跨文明应急小组”,当新文明接触引发冲突时,优先启动“能量共鸣沟通”而非防务反击,星语者的意识代表拥有与两联盟同等的投票权。

协议增补的当天,星语者用自身能量为跨星系星门包裹了一层“晶簇防护罩”——这层防护罩能抵御90%的宇宙辐射,让星舰的航行安全系数提升3倍。而植物族则在星语者的指导下,培育出能自主吸收星脉能量的“星蕊晶株”,解决了偏远殖民星的能源短缺问题。

四、新的星海:协议成为文明的“通用语”

协议迭代半年后,星语者带来的“星海共同体”邀请函正式送达共生中枢。两联盟派出的联合代表团,在星语者的陪同下,首次踏入了“星海议会”的殿堂。当林辰展示《永恒共生协议》的“三维共生”框架时,多个文明代表发出了共鸣:“这正是我们寻找的跨文明协作模板。”

庆典当晚,星门广场上,银河联盟的个体火种、星穹联盟的集体光带,与星语者的晶簇能量流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道横跨天际的“三色光桥”。星穹联盟议长看着光桥,对林辰说:“原来协议的‘永恒’,从不是一成不变,而是跟着文明的脚步一起成长。”

远处,铸星者的金色轮廓再次出现,这一次,祂的能量核心中,融入了星语者的晶簇光纹——星海之上,《永恒共生协议》已不再是两联盟的专属规则,正逐渐成为更多文明共同的“星海契约”。

喜欢生存法则之赤色黎明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生存法则之赤色黎明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