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衍宗百草峰的生活,如同山间流淌的青萝溪水,表面平静,内里却自有其韵律与深浅。
王风深谙“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并未急于求成,而是将最初的精力完全投入到了熟悉环境与融入群体之中。作为宗门中的一份子,熟悉宗门的运行规律,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他每日的生活极有规律。晨曦微露,便起身前往丙字柒号药园,先是例行巡视,利用其远超常人的神识感知,细致检查每一株灵植的状态,记录生长数据。
随后,便是按照《管理细则》上的标准流程,施展**术调节湿度,使用玉锄疏松板结的土壤,小心翼翼地剔除杂草,动作娴熟而精准,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农。
王凤刻意控制着效率,既不显得拖沓,也不过于突出,将完成日常照料的时间稳定在一个半时辰左右。
随后,他便带着那本《百草峰基础灵植录》,前往药园司设立的“藏简阁”分阁。这里收藏着大量关于灵植培育的基础玉简,虽然不涉及高深秘法,但涵盖种类极广,正是王风系统补全当今修仙界常见灵植知识的最佳场所。
他如同海绵吸水般,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凭借强大的神识,他阅读和理解玉简的速度远超旁人,但他从不张扬,总是选择角落的位置,安静地翻阅,时而凝眉思索,时而恍然点头。
几日下来,便与藏简阁那位负责登记、头发花白的老执事弟子混了个脸熟。
这位老执事姓冯,修为停留在练气大圆满已数十年,似乎断了道途之念,平日里待人温和,但眼神深处总带着一丝看透世事的沧桑。
王风每次前来,都会恭敬地行礼,偶尔会请教一两个问题。起初冯执事只是公事公办地解答,但见王风态度谦逊,问题也都在点子上,并非那些好高骛远之辈,便也多了几分耐心。
这一日,王风在查阅一份关于“地根藤常见虫害及防治”的玉简时,眉头微蹙,似乎遇到了不解之处。
他走到冯执事案前,恭敬请教:“冯师兄,打扰了。这玉简中提到‘黑斑甲壳虫’畏惧‘银线草’气息,可在丙字园区域,银线草颇为少见,不知是否有其他常见替代之物?或是调配特定比例的驱虫药液更为经济?”
冯执事抬了抬眼皮,看了王风一眼,又看了看他手中的玉简编号,慢悠悠道。
“嗯,能注意到银线草不常见,还算细心。黑斑甲壳虫嘛,除了银线草,用三份腐心莲粉末混合七份烈阳花根汁液,稀释百倍喷洒,效果也不错,成本还低些。药园司库房应该就有这些边角料。”
“原来如此!多谢冯师兄指点!”王风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欣喜,连忙道谢,同时看似不经意地从袖中滑出一个小巧的玉瓶,放在案上。
“这是师弟之前偶然所得的一点‘清心茶叶’,提神醒脑颇有效果,不成敬意,还请师兄笑纳。”
那玉瓶里自然是来自神农空间种植滋养的清心茶,虽然品质与月影云雾茶无法相比,只是稍微有那么点稀缺品种的灵茶,但其品质也非外界普通清心茶可比。
冯执事本是随意一瞥,但当他打开瓶塞,闻到那股清幽沁人的茶香时,浑浊的眼中猛地闪过一丝精光。他深深看了王风一眼,并未推辞,将玉瓶收起,语气缓和了许多。
“嗯,你小子倒是个懂事的。以后在灵植上有什么寻常不解之处,可来问我。至于库房那边……”他顿了顿,压低声音,“负责管事的刘执事,好一口灵酒,尤其偏爱‘竹叶青’。”
王风心领神会,再次躬身:“多谢师兄提点!”
离开藏简阁,王风心中已有计较。冯执事这边,算是初步打通了。接下来,便是库房那边。王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只是希望在宗门内自己能够安安稳稳地修行即可,别有什么杂七杂八的事情找到自己。
对于邻居李富贵和张淼,王风也采取了不同的交往策略。
李富贵看似热情,但几次接触下来,王风发现此人颇有些油滑,信息真伪难辨,且似乎对所有人的事情都抱有好奇。
王风便与他维持着表面上的和睦,偶尔送上一两份不值钱但稀罕的低阶灵植种子,当然,这些种子是来自“昔日游历所得”。
用这一份低级灵值种子满足其好奇心,同时也能从他口中听到不少药园司乃至百草峰的八卦传闻,真伪自辨,也算是一种信息来源。
而对于那位显得有些孤傲的张淼,王风则保持了适当的距离和尊重。他敏锐地察觉到,张淼虽然功利,但在灵植管理上确实有几分真本事,其负责的丙字陆号药园,灵植长势普遍比周围药园要好上一线。
王风便在某次“偶然”路过时,就园中一种灵植的叶尖微卷现象,“虚心”地向张淼请教。
张淼起初有些不耐,但见王风问题专业,态度诚恳,便也指出了可能是光照过强及土壤微量元素失衡所致,并给出了调整建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