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年代:重生1950,养仨娃! > 第255章 暖手铁盒!

年代:重生1950,养仨娃! 第255章 暖手铁盒!

作者:临江的小凤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6 12:39:09

他将《无线电原理》和那张电路图藏得更深,翻阅时也更加谨慎。

目前,他还无力去深究这条线索背后的庞大谜团,只能先将这份警惕与好奇压在心底,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巩固眼前来之不易的“安全区”上。

“学习小组”的活动因此开展得更加规范和有目的性。

林向阳不仅辅导功课,还有意识地引导组员们观察生活,思考如何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那个成功的水锤泵模型,被珍重地存放在林家屋内,成为了小组成员们共同的骄傲和激励。

时光在充实与警惕中悄然流逝,窗外的蝉鸣不知何时已被呼啸的北风取代。

院里的老槐树褪尽了最后一片枯叶,光秃秃的枝桠在灰蒙蒙的天空下肆意伸展,勾勒出寒冬的凌厉线条。

1953年的冬天,以一种不容置疑的霸道姿态,降临了。

凛冽的寒风如同无形的刀子,轻易穿透单薄的窗纸,钻进人们裹了一层又一层的旧棉袄里。

呵出的气瞬间变成白雾,屋檐下挂起了长长的冰棱。

水缸里结起了厚厚的冰,每天清晨都需要用石头才能砸开取水。

对于大多数缺乏足够取暖物资的家庭而言,每一个冬日都是一场艰难的考验。

学校的境况同样不容乐观。

无论是林向阳所在的高中部,还是林晓梅即将毕业的小学部,教室的门窗都四处漏风,糊窗的旧报纸在寒风中哗哗作响。

唯一的取暖源,是每个教室角落里那个小小的、砖砌的煤炉。

然而,煤炭供应紧张且价格不菲,学校经费有限,分配给每个班级的煤核(未完全燃烧的煤块,可再次利用)数量少得可怜,且质量参差不齐,往往掺杂着大量无法燃烧的石块和灰渣。

那点微弱的炉火,对于偌大一个教室而言,简直是杯水车薪。

往往刚点燃不久,就因为煤核质量太差或为了节省而刻意压火,只剩下一点奄奄一息的红星,散发的热量连靠近炉子的第一排座位都难以温暖。

学生们穿着臃肿却未必暖和的棉衣,蜷缩在座位上,冻得通红的手指几乎握不住冰冷的钢笔。

写字时,笔尖下的墨水都似乎带着冰碴,稍一停顿就会凝结。朗读课文的声音带着颤抖,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寒冷让牙关都在打架。

“太……太冷了……”

傍晚放学回家,林晓梅一进门就搓着冻得萝卜一样红肿的手指,对着正在炕桌边看书的林向阳抱怨。

“哥,我们班好几个同学手都冻裂了,写字直哆嗦。老师说再这样下去,恐怕得上半天课就让大家回家,不然要冻病了。”

林卫国也从外面跑进来,帽子、眉毛上都结了一层白霜,他跺着脚,声音洪亮却带着颤音:“我们那边也一样!我们教室那破炉子,光冒烟不发热,跟个冰窖似的!”

林向阳放下手中的《机械原理》,看着弟妹们冻得发青的小脸,眉头紧锁。

他自己在高中部深有体会,一堂课下来,脚趾冻得发麻,思维似乎都比平时迟钝了许多。

这不仅仅是舒适与否的问题,更是直接影响到了最基本的学习活动,甚至威胁到健康。

必须做点什么。

依靠学校或街道增加供应是不现实的。那么,只能在“利用效率”上做文章。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起来。

煤炉的热效率低下,大部分热量都随着烟囱白白流失了。

而学生们最需要温暖的,是握笔的手和冻僵的脚。

能否将那些浪费掉的热量收集起来,以一种更直接、更集中的方式传递给需要的人?

他想起了家里改造炉灶和制作保温箱的经验。

核心思路无非是:减少散热,聚集热量,靶向传递。

煤核燃烧后,除了烟道带走的热量,炉体本身和周围的空气也会被加热,但这些热量很快会散失掉。

如果能有一种东西,可以吸收并储存这部分“余热”,然后缓慢释放……

他的目光落在了自家屋里那个烧得正旺的炉子上,炉壁微微发烫,但热量辐射范围有限。

一个想法如同火花般在他脑海中闪现——暖手铁盒!

利用金属良好的导热性,制作一个可以放置在炉壁附近吸收热量的铁盒,内部填充一些能够储存热量的介质(比如干净的沙子或者小石子),然后将这聚集了热量的铁盒传递到学生们手中,或者脚下?

原理类似后世的暖宝宝和热水袋的粗糙结合体,但在这个时代,只能利用手边最简单的材料。

“晓梅,卫国,我有个想法。”

林向阳站起身,眼神恢复了锐利,“咱们‘学习小组’可能又有新任务了。”

他拿过草稿纸,迅速画出了简易的示意图——一个扁平的铁盒,一侧开口,可以贴近炉壁,内部填充储热材料。

“我们的目标是,用最少的煤核,尽可能让更多同学的手脚暖和起来,能坚持上课。”

林向阳解释道,“靠教室那个炉子直接取暖不行,热量散得太快。我们要做个‘热量搬运工’。”

他详细解释了自己的构想:“找一些废弃的薄铁皮罐头盒,最好是扁一点的。把它们清理干净。我们需要一些沙子,要淘洗得很干净,不能有土,不然加热会有味道。把这些沙子炒热或者放在炉边烤热,然后灌进铁盒里,盖紧盖子。铁盒导热快,热沙子能保温一段时间。上课时,谁手冷了就轮流抱一会儿,或者垫在脚下。”

“这个办法好!”

卫国第一个响应,“铁盒子好找,废品站多的是!沙子也好弄!”

晓梅则思考得更细致:“大哥,铁盒直接装热沙子,会不会烫手?而且热量散得还是有点快吧?我算过,可能一节课都撑不到。”

林向阳赞许地看了妹妹一眼:“问得好。所以我们需要改进。第一,铁盒外面要裹一层旧布或者套个布套,防止烫伤,也能减缓热量散失。第二,光是沙子储热还不够,我们可以试试……”

他顿了顿,想起家里烧煤核时,那些完全燃烧后剩下的、红色的、多孔的“煤核渣”。

“煤核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