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年代:重生1950,养仨娃! > 第238章 “勤工俭学”和 “劳动实践”!

刘干事清了清嗓子,继续道:

“经过调查核实,‘向阳互助组’主要是林向阳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发挥自身技术特长,帮助邻里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体现了互帮互助、自力更生的优良作风。其弟弟妹妹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属于正常的家务劳动和社会实践范畴,并非所谓的‘雇佣童工’。”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闻声从屋里走出来的林向阳身上,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明确的定性意味:

“李主任特别指出,林向阳同学这种行为,是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的勤工俭学和劳动实践,是值得肯定的!这与当前提倡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街道办对此表示支持!希望大家能够正确理解,共同营造互帮互助、积极向上的大院氛围!”

“勤工俭学”!

“劳动实践”!

“街道办表示支持”!

这几个词如同定音锤,重重落下,彻底为这场风波画上了句号。

院子里响起了低低的议论声,多是释然和对林家的认同。

王翠花那张探出窗户的脸,瞬间变得惨白,随即又因羞愤而涨得通红,她猛地缩回头,“哐当”一声狠狠关上了窗户,再无动静。

林向阳心中那块大石,终于落地。

他上前一步,对刘干事诚恳地说:“谢谢刘干事,谢谢李主任的肯定和理解!我们一定会再接再厉,好好学习,继续帮助邻里,绝不辜负街道和学校的期望!”

他的表态,谦逊而得体,赢得了周围不少邻居赞许的目光。

刘干事满意地点点头,又例行公事地鼓励了几句,便转身离开了。

危机解除,而且是以一种近乎完美的方式——不仅洗清了污蔑,还获得了官方的正面定性!“勤工俭学”这块牌子,无疑为“向阳互助组”未来的活动披上了一层合法的外衣。

晓梅和卫国都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夏日的暮色,如同打翻的砚台,浓稠的墨色自天际向四合院缓缓浸染。

街道办刘干事那番“勤工俭学”、“劳动实践”的定性话语,如同一声清脆的梆子,敲散了笼罩在林家屋顶数日的阴云,也暂时镇住了某些宵小之辈蠢蠢欲动的毒舌。

院子里,纳凉、闲聊、准备晚饭的邻居们,投向林家那扇破旧木门的目光,少了几分之前的探究与疑虑,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释然,甚至是一丝隐晦的认同。

王翠花家门窗紧闭,一下午都没见人出来,想必是没脸见人,也怕被唾沫星子淹死。

屋内,煤油灯如豆的光芒摇曳着,将兄妹三人的身影投在斑驳的土墙上,拉得忽长忽短。

“哥,这下可好了!李主任都说咱们是‘勤工俭学’!”

林卫国挥了挥拳头,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兴奋和扬眉吐气,“看谁还敢乱嚼舌根子!”

他只觉得胸口憋着的那股恶气,终于畅快地吐了出来。

林晓梅虽然也松了口气,小脸上重现了些许血色,但那双早慧的眼睛里,却还残留着一丝后怕。

她小心地整理着那本立下大功的“义务劳动记录本”,轻声说:“幸亏大哥你早有准备,让咱记了这个本子……不然,光凭嘴说,刘干事怕是不信。”

林向阳看着弟妹,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但眼神深处却并无多少轻松。

“风波暂时是过去了,但咱们不能掉以轻心。”

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让弟妹立刻安静下来的力量,“王翠花这次没得逞,难保不会有下次。而且,‘勤工俭学’这块牌子,是护身符,也是紧箍咒。以后咱们做事,得更讲究分寸,得更‘名正言顺’。”

他走到炕边,拿起那本封面仅有一个墨色“盾”字的册子,指尖拂过那粗糙的纸面。

“盾”字的沉静力量,似乎透过指尖,缓缓流入心中。

这次危机,与其说是靠运气或辩解度过,不如说是依靠提前的谨慎(记账)和关键时刻的主动作为(高调学雷锋、争取文艺队身份)争取到了官方的定性。

这本身就是一种“盾”的运用——不是硬碰硬的对抗,而是利用规则和形势来保护自己。

“要想真正立得住,光靠小打小闹的修补和摆摊是不够的。”

林向阳的目光扫过屋内简陋的陈设,最终落在墙角那几本用旧报纸小心翼翼包裹着的书籍上——德文机械书、俄文技术手册,还有这本“盾”字册子。

“咱们需要更深的本钱,别人夺不走、仿不了的本钱。”

“本钱?”

卫国眨巴着眼,有些不解,“咱们不是攒了点钱吗?还有大哥你会的手艺……”

“手艺需要练习,知识需要验证。”

林向阳打断他,眼中跳动着煤油灯焰芯般的光芒,“总在院子里敲敲打打,一来惹眼,二来也做不了精细的活儿。有些东西,有些想法,需要个更安静、更不受打扰的地方来琢磨。”

他的视线,最终定格在屋内最阴暗的角落,那个通往他们秘密地窖的、用破席子遮掩的入口。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中迅速清晰、成型。

“晓梅,卫国,”

林向阳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从今天起,咱们家,也要有个‘实验室’。”

“实验室?”

晓梅和卫国同时惊呼,这个词对他们来说,既陌生又带着一种神秘的吸引力。

他们只在学校的自然课和前不久哥哥修复风琴时,隐隐约约触摸到这个词的边缘。

“对,实验室。”

林向阳走到地窖入口,掀开破席子,一股混合着土腥气和储藏食物味道的、略显阴凉的空气涌出。

“就在下面。”

地窖,原本只是为了应对粮荒而挖掘的藏粮之所,空间狭小,阴暗潮湿。

但在林向阳的规划里,这里将不再是单纯的仓库,而是一个秘密的、属于他们兄妹四人的“技术孵化器”。

说干就干。

接下来的两天,兄妹三人像是上了发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