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年代:重生1950,养仨娃! > 第198章 慧眼择路拒金钥

无需多言,这一张凭空绘出的、与原始设计几乎吻合的结构示意图,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它彻底粉碎了马科长的污蔑,也征服了技术出身的杨厂长!

马科长如遭雷击,僵在原地,脸色由白转青,再由青转紫,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杨厂长珍重地收起那张示意图,再看林向阳时,眼神已经完全变了,那是一种看待“人才”,甚至看待“宝贝”的眼神。

“老董啊!你今天可是给我送来了一个真正的‘小天才’啊!”

杨厂长用力拍着董工的肩膀,开怀大笑,多日的烦闷一扫而空。

小斌也止住了哭泣,好奇地看着这个一下子让爷爷高兴起来的大哥哥。

“小林同志,”

杨厂长亲切地揽住林向阳的肩膀,“这模型,我就交给你了!需要什么工具,什么材料,尽管说!厂里的木工房随你用!只要能修好,奖金一分不少!以后在机械厂这一片,有什么困难,直接来找我杨建业!”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一场污蔑风波,反而成了林向阳展现惊人技术天赋的舞台。

然而,林向阳在喜悦和松一口气之余,眼角余光瞥见马科长那怨毒而不甘的眼神时,心中却悄然升起一丝警觉。

马德彪此人,心胸狭窄,睚眦必报。

今日让他如此颜面扫地,他绝不会善罢甘休。

这看似光明的前路之下,似乎仍有暗流,在悄然涌动。

杨厂长家中那场由模型修复引发的风波,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远未平息。

林向阳凭借其惊艳的技术洞察力和凭空推演复杂机械结构的能力,不仅彻底粉碎了马科长的污蔑,更赢得了杨厂长发自内心的赏识与看重。

“小天才”这个称呼,伴随着那张精准复原缺失部件结构的神奇示意图,在红星第二机械厂有限的知情者圈子里不胫而走。

对林向阳而言,这不仅仅是二十元奖金和若干粮食奖励(杨厂长当场便吩咐秘书去办理,让其稍后带走)的物质收获,更是一把无形却分量极重的“钥匙”。

一把可能直接叩开国营大厂铁门,为他这个“烈属孤儿”提供一条当下看来无比稳妥、令人艳羡的“光荣就业”之路的钥匙。

果然,就在林向阳婉拒了杨厂长留饭的邀请,怀揣着首次凭借核心技术获得的“巨款”和沉甸甸的粮食,心潮澎湃地回到大杂院后不久,这股涟漪便迅速扩散,并引来了新的波澜。

他刚将奖金和粮食小心收好,只留下少量钱币准备用于改善近期伙食,还没来得及向翘首以盼的弟妹们细说在厂长家的经历,院门外就响起了街道办主任李爱华那熟悉而略带急促的嗓音。

“向阳!林向阳在家吗?”

话音未落,李爱华主任已经带着一阵冷风,脚步生风地走了进来。

她脸上洋溢着一种与有荣焉的兴奋红光,眼神灼灼,仿佛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宝藏。

“向阳!你可真是……真是每次都能给我,给咱们街道一个大惊喜啊!”

李爱华一进门,便忍不住提高了声调,引得隔壁几家邻居也悄悄支起了耳朵。

“杨厂长亲自打电话到街道办了!把你狠狠夸了一通!说你是难得一见的技术苗子,是个‘小天才’!修复了连他们厂老师傅都挠头的精密模型!”

晓梅和卫国听到“杨厂长”、“小天才”这样的字眼,都惊讶地瞪大了眼睛,看向大哥的眼神充满了崇拜。

连惊魂初定、一直黏着大哥的晓雨,也仰着小脸,懵懂地感受着这份突如其来的荣耀。

林向阳心中却是一凛。

杨厂长的赞赏在他预料之中,但如此迅速地反馈到街道办,且由李爱华亲自上门,这架势,恐怕不止是表扬那么简单。

他连忙谦逊地回应:“李主任您过奖了,我就是碰巧看懂了,瞎猫碰上死耗子,不敢当杨厂长和您这么夸。”

“哎!过分的谦虚就是骄傲!”

李爱华一摆手,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杨厂长在电话里说了,你那可不是碰巧!那是真本事!是对机械原理吃透了才能有的眼光!”

她顿了顿,脸上兴奋之色更浓,向前凑近一步,压低了声音,却掩不住话里的重磅消息:

“向阳,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杨厂长那边,透了个口风出来!鉴于你的特殊情况(她目光扫过林家三个孩子),以及展现出的特殊技术才能,厂里可以考虑特事特办,给你一个‘特招学徒’的名额!虽然不是正式工,但一进去就是一级工待遇,跟着老师傅学技术,前途无量啊!”

她说着,脸上露出一种“你们林家可要发达了”的表情,声音也不自觉地又扬高了几分,似乎是故意要让院里院外的人都听见:

“这可是‘光荣就业’!是国家看你家有困难,又是烈属,你自己又有本事,给的特别照顾!进了红星机械厂,那就是端上了铁饭碗,你们兄妹四个往后的生活,可就有了根本的保障了!我这第一时间就来通知你,就是让你赶紧准备准备,表个态,街道这边马上就可以给你出证明材料!”

李爱华的话语如同连珠炮,带着巨大的诱惑力和不容拒绝的推动力。

在这个年代,能进入红星机械厂这样的大厂,哪怕是学徒工,也是无数人梦寐以求而不得的机会。

这意味着稳定的收入、定量的口粮、受人尊敬的社会身份,以及一个清晰可见的未来。

对于林家这种根基浅薄、无依无靠的孤儿家庭来说,更无异于一根从天而降的救命绳索,足以将他们从一切生存焦虑中彻底解救出来。

卫国听得呼吸都急促起来,眼睛放光地看着大哥,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

晓梅则微微蹙起了眉头,她本能地觉得这事似乎太好了,好得让人有些不安,她看向大哥,等待着他的反应。

邻居们隐约的议论声也透过门窗缝隙传来,充满了羡慕、嫉妒,或许还有一丝等着看林家如何选择的复杂情绪。

然而,面对这巨大的“诱惑”,林向阳的心却在经历了最初的悸动后,迅速冷静下来,甚至沉了下去。

特招进厂?

光荣就业?

听起来确实是一条坦途。

但这条坦途,真的是他想要的吗?

一旦进了工厂,他就会被牢牢束缚在流水线或某个固定岗位上,每天重复着规定的劳动,严格遵守工厂的作息和纪律。

他还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引导弟妹的成长?

去探索这个时代更多的可能性?

去利用自己超越时代的眼光和信息差,为家庭谋划更广阔的未来?

更重要的是,他的“学业”怎么办?

他虽然进了夜校扫盲班,但那远远不够。

他深知知识的力量,尤其是系统性的、前沿的知识,在未来几十年里将起到何等决定性的作用。

他需要时间来自学,需要机会去接触更深奥的数理化,甚至为将来可能恢复的高考做准备。

而一旦成为工人,繁重的劳动和固定的模式,很可能将这份求知的渴望消磨殆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