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年代:重生1950,养仨娃! > 第169章 公门凭证方准入

这个念头一旦生出,便如同野草般疯长。

供销社,是这个时代商品流通的主动脉,是绝大多数普通家庭获取生活物资和各类用品的最主要场所。

若能将自己的年画摆上供销社的柜台,那销量将远非邻里间零散销售可比,带来的收入和影响力也将是质的飞跃。

然而,兴奋之余,理智很快回归。

供销社是国营商业单位,规矩森严,对进货商品有着严格的标准和程序。

他林向阳一个半大孩子,带着自家手工油印的年画,跑去供销社说要代销?

恐怕连负责人的面都见不到,就会被轰出来。

个人、家庭作坊式的产品,在缺乏官方认可和正规生产单位担保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进入供销社的采购清单。

这是计划经济的铁律,也是横亘在他面前看似无法逾越的高墙。

“光靠我们自个儿,肯定不行。”

林向阳沉吟着,对围拢过来的弟妹们分析道,“供销社不会收来历不明的东西,尤其咱们这还是印刷品,内容、质量都得有说法。我们必须有一个‘单位’,一个能让他们信得过的‘名头’。”

“单位?”

卫国挠头,“咱们家算啥单位?”

“咱们家当然不算。”

林向阳目光深邃,看向了窗外街道办的方向,“但‘红星街道宣传组’算。”

“挂靠街道生产组分成”的思路再次浮现在他脑海中,并且变得更加清晰和具体。

这不仅是规避政策风险的保护伞,更是敲开供销社大门的敲门砖!

说干就干。

林向阳再次展现了他行动派的本色。

他没有贸然直接去供销社,而是先找到了李爱华主任。

这一次,他的说辞更加周密,目标也更加明确。

“李主任,上次咱们街道的连环画,反响很好。我和弟妹们寻思着,快过年了,老百姓都图个喜庆,要是能把这油印的手艺,用来生产一些更喜庆、更吉祥的年画,比如‘福’字、‘年年有余’这类,通过咱们街道的名义,试着放到供销社去代销,一方面可以丰富咱们街道群众的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如果能产生一点微薄的收益,也可以补贴一下街道的经费,或者用于下一步的宣传投入。”

林向阳的话说得极其漂亮,将“盈利”的目的,巧妙地包装成了“丰富群众生活”和“补贴街道经费”,把街道的利益和自家的目标紧紧捆绑在一起。

李爱华主任听着,手指轻轻敲着桌面,没有立刻表态。

她看着林向阳,这个少年总能给她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想法。

与供销社合作代销,这步子迈得可不小。

成功了,自然是她领导下的街道工作又一创新亮点;可若是出了岔子,比如年画内容有问题,或者销售过程中有什么纠纷,责任可都是街道的。

“向阳,你的想法是好的。”

李主任斟酌着词句,“不过,供销社有供销社的规矩,他们进货,是要看生产单位的资质和介绍的。咱们街道宣传组,毕竟不是正规的生产单位……”

“李主任,这个我们也考虑了。”

林向阳早有准备,立刻接口,“生产还是我们自家出工出力,绝对不占用街道的资源。只需要街道办给我们开一张介绍信,证明我们是在街道的组织和指导下,进行群众文艺产品的试生产。内容,完全可以沿用之前文化站审核通过的模式,确保没有任何问题。销售也完全由供销社负责,我们只负责按供销社的要求供货。所有的风险我们自家承担,如果真有收益,我们愿意和街道按一定比例分成,也算是我们为街道做的一点贡献。”

他再一次强调了“零风险”和“潜在收益”,并且主动提出了分成方案,将街道从可能的“责任方”变成了坐享其成的“受益方”。

李爱华心动了。

不用出一分钱,不用担一个人工,只需要开一张介绍信,就有可能获得一笔额外的经费,还能凸显街道在工作上的创新和成绩。

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

“嗯……既然你们有这个心,也有这个能力,街道应该支持。”

李爱华终于松口,脸上露出了笑容,“这样吧,介绍信我可以给你开。不过,具体能不能成,还得看供销社那边。你们先去谈谈,有什么情况,及时跟我汇报。”

“谢谢李主任!我们一定谨慎行事,绝不给街道添麻烦!”

林向阳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连忙保证。

拿着盖有红星街道革命委员会鲜红大印的介绍信,林向阳感觉手里沉甸甸的。

这张薄薄的纸片,就是他冲击供销社渠道的“通行证”。

他特意换上了一身虽然旧但洗得干干净净的衣服,带着精心挑选的几种不同图案、品相最好的年画样品,深吸一口气,走进了片区最大的那家供销社。

供销社里人来人往,货架上商品算不上琳琅满目,但种类也算齐全,透着一种国营单位特有的规整和底气。

林向阳找到文具百货柜台的负责人,一个戴着套袖、面色严肃的中年女同志。

“同志,您好。”

林向阳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成熟稳重,双手递上介绍信和年画样品,“我是红星街道宣传组的,这是我们街道组织试生产的一些年画,想看看咱们供销社能不能帮忙代销?”

女负责人接过介绍信,瞥了一眼上面的红印章,脸色稍霁,但拿起年画仔细看了看后,眉头又皱了起来。

“油印的?”

她用手摸了摸年画的线条,又对着光看了看,“这效果……跟我们以前进的胶印年画没法比啊。线条有点毛,颜色也单一。再说了,你们这‘宣传组’,也不是正规印刷单位啊。”

“同志,您说的是。”

林向阳态度谦逊,但不卑不亢,“我们这是手工油印的,确实比不上机器胶印精致。但咱们这年画寓意好,颜色也喜庆鲜亮,关键是价格能便宜不少。您看,这‘福’字,这‘鲤鱼’,都是老百姓最喜欢的图案。马上就要过年了,肯定有需要便宜年画的顾客。咱们街道也是想着,既能满足群众需求,又能给国家节约点印刷成本。”

他避开了“质量”的硬伤,转而强调“价格优势”和“群众需求”,同时再次抬出“街道”和“为国家节约”的大旗。

女负责人有些犹豫,拿着年画反复看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