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年代:重生1950,养仨娃! > 第146章 实践课巧计渡难关

“你们……这是干什么呢?”

中年市管员开口,语气带着审视,但已没有了最初的严厉。

林向阳转过身,脸上露出一个符合他年龄的、略带腼腆却又不失礼貌的笑容,主动解释道:

“叔叔您好。我们是中心小学和附近大院的孩子,正在完成一项学校布置的课外实践作业,主题是‘体验生活,服务邻里,学以致用’。”

他话语流畅,毫不怯场,指了指烤炉和酸梅汤:

“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在街道和家长的允许下,进行这个小规模的便民服务点运营,目的是为了将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比如晓梅的记账算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光荣,培养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卫国在记录工具改良对效率的提升,晓雨在观察学习与人沟通的技巧。”

这一套结合了政策口号(为人民服务)、教育理念(学以致用、课外实践)和实际情况(街道允许、家长知晓)的说辞,逻辑清晰,立意“正确”。

瞬间将商业经营行为拔高到了“社会实践”和“学习锻炼”的层面!

中年市管员和他身后的同事面面相觑,一时竟有些不知如何应对。

查封一个违规小摊贩简单,但干涉几个孩子(尤其是其中还有明显是优等生的晓梅)的“课外实践作业”,这传出去,味道就完全变了。

尤其是在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时代背景下,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这种“有益”的实践,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

“课外实践?有学校的证明吗?”

另一个稍年轻的市管员忍不住问道,试图找到破绽。

林向阳心中早有预案,他脸上适时地露出一丝“被质疑努力成果”的委屈,但依旧保持着礼貌:

“证明……陈老师(晓梅的班主任)和李主任(街道办主任)都知道我们在进行这项活动,还鼓励我们要认真记录、好好总结呢。这本身就是锻炼我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事事都要开证明,那实践的意义不就打折扣了吗?”

他巧妙地将问题反抛了回去,暗示对方不应拘泥于形式,而应看到实践的“本质”。

同时,抬出了学校和街道两位有分量的人物,虽然只是“知道”和“鼓励”,并未有书面证明,但在这种情境下,已足够形成一定的威慑和说服力。

中年市管员的目光再次扫过摊位。他看到晓梅那工整的账本记录(虽然只看到一角),看到卫国那根明显经过改造、带有轴承结构的“专业”扁担,看到几个孩子虽然衣着朴素但干净整洁,眼神清澈(除了卫国有点紧张),确实不像纯粹为了牟利而奔波的小贩。

尤其是林向阳那不卑不亢、条理清晰的应对,更让他觉得这几个孩子“不一般”。

他沉吟了片刻,脸上的严肃神色缓和了不少。

他甚至还弯腰看了看烤炉,闻了闻香气,点了点头:“嗯,看着是不错。既然是学校的实践活动,那就要注意安全,遵守秩序,不要影响交通和环境卫生。”

“我们一定注意!谢谢叔叔提醒!”林向阳立刻保证,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中年市管员直起身,对同伴们使了个眼色,几人没有再深究,转身朝着下一个摊点走去。

直到那几名市管队员的背影消失在街角,林家兄妹四人紧绷的神经才彻底松弛下来。

“我的妈呀……吓死我了……”

卫国一屁股坐在身后的马扎上,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刚才他紧张得后背都湿了。

晓梅也长长吁出一口气,小手抚着胸口,心有余悸:“大哥,你刚才反应太快了……课外实践……我都没想到……”

晓雨则扑到林向阳腿边,仰着小脸,眼睛里充满了后怕与崇拜:“大哥最厉害!坏人被大哥说跑了!”

林向阳揉了揉晓雨戴着绒球帽的小脑袋,又看了看惊魂未定的卫国和晓梅,自己也感觉心跳才刚刚平复。

这次能顺利过关,七分靠急智,三分靠运气,还有晓雨那关键无比的预警。

“晓雨今天立了大功。”

林向阳肯定道,“要不是你提前发现,我们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得到大哥的表扬,晓雨的小脸上顿时绽放出明亮的光彩,之前的紧张害怕一扫而空。

“以后我们出摊,‘望风’这个环节更重要了。”

林向阳郑重地对弟妹们说,“尤其是晓雨,你的眼睛就是咱们家的‘千里眼’。”

晓雨用力地点点头,感觉自己肩负的责任更重了,小胸脯都不自觉地挺了起来。

危机解除,生意继续。

市管队突击检查的危机,在林向阳急中生智的“课外实践”说辞和晓雨关键及时的预警下,总算是有惊无险地度过。

这番应对,不仅化解了眼前的麻烦,更深层地给林向阳提了个醒:在这个规矩森严、凡事讲究“名正言顺”的年代,即便是小打小闹的营生,也必须时刻注意“合规”的外衣,并且要保持极高的警惕性。

接下来的几日,林家兄妹出摊时,晓雨那双“雷达眼”更是瞪得溜圆,对任何臂戴红袖章或形迹可疑的生面孔都格外关注。

林向阳也刻意调整了摊位的陈列,让晓梅的账本和铅笔更加显眼,甚至让卫国在休息时,拿着木棍在地上写写画画,复习林向阳教他的生字和简单算数,进一步强化“学生实践”的形象。

这种如履薄冰的谨慎,虽然让神经始终紧绷,却也确保了小生意的平稳运行。

烤红薯和酸梅汤的稳定收入,加上煤核分拣带来的燃料节省,让林家的家庭基金小盒渐渐有了些分量。

晓梅记账时,嘴角偶尔会不自觉地上扬,那是对生活逐渐掌控在手的微光。

然而,平静的日子没过几天,一个不速之客的突然来访,再次打破了林家小屋的相对安宁。

这天傍晚,天色刚擦黑,林家兄妹刚收摊回家,正围坐在炕桌旁吃着简单的晚饭——棒子面粥就着咸菜疙瘩,以及一小碟用野山楂酱调味的煮萝卜。

屋内炉火融融,映照着四张虽然清瘦却已褪去最初饥黄的小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