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年代:重生1950,养仨娃! > 第144章 技术输出奠基业

这买卖太划算了!

“成!成交!”

周满囤生怕林向阳反悔,一口答应下来,脸上笑开了花,“向阳你小子真是厚道!帮了叔大忙了!你放心,废铁包在叔身上,保证给你挑好的、实在的!一百斤,只多不少!”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家新炉灶红火燃烧,烤出香甜流蜜红薯的美好前景。

“那就说定了。”

林向阳点点头,“您先把废铁运过来,堆到我院里墙角就成。我看料备齐了,就抽空过去帮您砌。”

“好好好!我这就去弄!马上!”

周满囤喜不自胜,连那块五毛钱都忘了收回去,揣回怀里,转身就兴冲冲地往外走,脚步轻快得像换了个人。

看着周满囤消失的背影,卫国忍不住凑过来:“大哥,你要那些破铁疙瘩干啥?咱家又用不上,占地方不说,下雨还生锈。”

晓梅也若有所思:“大哥,用技术换废铁,虽然比只收一块五显得值,但……是不是还是亏了?”

林向阳看着弟妹们疑惑的眼神,微微一笑,走到那堆废旧铁料前,捡起一块锈迹斑斑、形状奇特的零件在手中掂了掂。

“晓梅,记账。今日,技术输出一次,标的:二次燃烧节能窑建造技术。收入:约定废旧铁料一百斤,暂未入库。”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窗外,仿佛穿透了眼前的院墙,看到了更远的地方。

“这些东西,在别人眼里是废铁,在咱们手里,说不定就是未来造机器、改工具的‘筋骨’。现在看着不值钱,等我们需要的时候,就知道它们的宝贵了。这叫……资源储备。”

他没有深入解释柴油机的改造蓝图,那对弟妹们来说还太遥远。

但他要从小给他们灌输这种“变废为宝”、“长远规划”的意识。

接下来的两天,周满囤果然信守承诺,吭哧吭哧地用板车拉来了好几趟废旧铁料。

有断裂的农具头、报废的锅底、扭曲的铁棍、锈死的轴承外壳……林林总总,堆在林家小屋外墙角,很快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小铁山,重量远超一百斤。

周满囤似乎想用数量弥补“质量”上的“亏欠”,显得格外卖力。

林向阳仔细检查了这些铁料,大多虽然锈蚀,但材质尚可,厚度足够,正是他需要的类型。他满意地点点头。

然后,他选了个下午,带着工具去了周家。

这一次,他没有丝毫保留(在民用炉灶层面),亲自上手,指挥着周满囤打下手,和泥、砌砖、预留风道、安装他特制的简易陶土扰流片……每一个细节都力求精准。

当新炉灶第一次点火,那迅猛而均匀的升温速度,那几乎看不到的淡淡青烟,以及放入红薯后那诱人的焦香快速弥漫开来时,周满囤激动得手都在抖,对着林向阳千恩万谢,之前的那些龃龉仿佛从未发生过。

周家拥有高效节能窑的消息很快传开。

院里其他几户同样被燃料问题困扰、或者也有点小生意心思的人家,看到周家的实例,心思也都活络起来。

有人试探着来问林向阳,是否也能“帮”他们家改造或者新建炉灶,条件好商量。

林向阳没有立刻答应,也没有完全拒绝,只是表示需要看看材料和时间。

他知道,技术输出的口子不能开得太大,否则会迅速摊薄其价值,甚至引来不必要的关注。

必须控制节奏,或许可以将其作为一种特殊的人情资源,用来交换更急需的东西,或者维系关键的关系。

但无论如何,这“首笔技术输出”的成功,意义非凡。

它标志着林向阳的生存策略,从单纯的“利用技术自救”,开始向“技术变现”和“资源整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那堆在墙角的、在旁人看来如同垃圾的废旧铁料,在他眼中,却是一个小小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聚宝盆”,是他通往更广阔天地的第一块基石。

夜晚,油灯下。

林向阳翻看着晓梅更新后的账本,在“资产”一栏的角落里,添上了一行小字:“库存铁料:约一百五十斤(估值待定)。”

他看着那行字,嘴角微微勾起。

然而,他的目光随即落到屋内更深处,那被旧帆布覆盖着的、沉默的柴油机轮廓上。

用这些“废铁”,能让它重新轰鸣吗?

周满囤在搬运铁料时,似乎无意中提起,合作社最近清理仓库,好像还清出来几个更大型的、锈得更厉害的“铁疙瘩”,据说是什么旧机器上拆下来的,因为太沉太占地方,正准备找机会当废铁处理掉……

那些“铁疙瘩”,又会是什么?

周满囤运来的那堆废旧铁料,在林家小屋外墙角垒起了一座颇具规模的小小山丘,在冬日稀薄的阳光下,泛着沉黯而坚实的金属光泽。

对于大杂院里绝大多数邻居而言,这不过是一堆碍眼且无用的破烂,甚至有人私下嘀咕林家小子是不是魔怔了,用能下金蛋的炉子技术就换了这么一堆废铁,简直是亏到了姥姥家。

唯有林向阳自己清楚,这些在旁人眼中与垃圾无异的“破烂”,对他而言,意味着未来无限的可能。

那是他构思中诸多小发明、小改造,乃至那台沉睡的柴油机重获新生所必需的“工业筋骨”。

晓梅在家庭账本“资产”栏郑重添上的那一笔“库存铁料:约一百五十斤(估值待定)”,更是赋予了这堆冷硬之物一种关乎家庭未来发展的、沉甸甸的希望。

技术输出的首战告捷,不仅带来了宝贵的原材料储备,更无形中提升了大杂院的话语权。

连平日里算盘打得最精、心眼最多的周满囤,如今见了林向阳,也多是陪着笑脸,主动打招呼。

毕竟,他家烤红薯生意的兴衰,某种程度上已与林家的技术善意捆绑在了一起。这是一种微妙而牢固的利益纽带。

外部环境的暂时缓和,并未让林向阳放松警惕。

他深知,平静的水面下往往暗流涌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