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塌房倒计时:顶流罪案认证直播 > 第52章 纪录片诱饵引蛇出洞!

(6月10日 10:00 星河娱乐大厦 媒体发布会大厅)

星河娱乐大厦一楼的巨型媒体发布会大厅,此刻汇聚了全城乃至全国关注的目光。空气仿佛被无形的张力所凝固,混合着高级香氛、摄影器材的金属味以及低声交谈的嗡嗡声。巨大的水晶吊灯将柔和而明亮的光线洒满每一个角落,映照着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面。大厅被布置得庄重而肃穆,深蓝色的天鹅绒幕布作为背景,中央悬挂着巨大的屏幕,上面正静静显示着本次发布会的主题——

“星河长明·追忆歌后——《东海歌后宋允真》纪录片全球首发”

下方,是一张宋允真生前在舞台上绽放光芒的经典照片,她笑容灿烂,眼神清澈,仿佛穿透了时空,注视着今日的一切。

今天是宋允真——东海市乃至华语乐坛曾经最璀璨的明珠之一——在孤岛录制综艺意外溺水失踪的第146天。146个日夜,并未冲淡粉丝的思念与公众对真相的追问,反而让这场迟来的“告别”与“铭记”,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沉重与期待。

台下,座无虚席。长枪短炮的摄像机林立,来自各大权威媒体、娱乐周刊、网络平台的记者们神情专注,手指悬停在录音笔或键盘上。后排和两侧的预留区,则坐满了神情哀戚又带着期盼的宋允真核心粉丝代表。线上直播通道早已开启,数以百万计的观众头像在虚拟的等待区闪烁着,弹幕如同无声的潮水,在屏幕边缘飞速滚动,诉说着无尽的怀念与疑问。

台上,长条桌后坐着几位核心人物。星河娱乐宣传部总经理和几位相关高层正襟危坐,脸上带着程式化的肃穆。在靠近家属区的位置,坐着宋允真的母亲,这位饱受丧女之痛摧残的妇人,眼眶红肿,强忍着悲痛,双手紧紧交握放在膝上。她的身边,站着西装革履的宋寅。作为宋允真的堂兄和经纪人,他微微低着头,看不清表情,身体站得笔直,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僵硬感,仿佛一尊被强行钉在原地的雕塑。

而舞台的绝对中心,聚光灯的焦点,留给了纪录片的导演——林瑟曦。

她今日的着装,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宣言。一身剪裁极其利落、质感高级的纯白色西装套装,线条干净利落,摒弃了所有多余的装饰,如同她此刻追求的纯粹真相。然而,内搭一件饱和度极高、充满力量感的克莱因蓝丝绸衬衫,瞬间打破了白色的冷峻与单调,如同在冰原上点燃了一簇幽蓝的火焰,赋予整体造型一种锐利的时尚感与蓬勃的生命力。她没有选择高跟鞋,而是穿了一双设计感十足的新款厚底黑白拼色帆布鞋,既保留了专业导演的干练,又透着一丝不羁的、接地气的创作者气质。一头如瀑的黑色长发简单地拢在耳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和线条优美的脖颈,未施浓妆的脸上,只有淡扫的眉和一抹提亮气色的唇膏,那双沉静的眼眸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深邃明亮,如同蕴藏着无尽故事的深海。

林瑟曦坐在那里,背脊挺直,姿态沉稳而从容。她不需要刻意营造气场,那份经过精心打磨的专业素养、以及为真相奔走的坚定信念,已然形成一种强大的磁场,吸引着全场的目光。

发布会由星河宣传总经理简短开场后,将话语权交给了林瑟曦。

所有的镜头瞬间聚焦在她身上。她微微调整了一下面前的话筒,动作不疾不徐。当她的声音透过高质量的音响系统传遍整个大厅,并通过网络传递到千万人耳中时,那是一种清晰、冷静、却又饱含力量与温度的声音。

“各位媒体朋友,各位允真的家人、朋友、歌迷,以及所有关心着宋允真女士的朋友们,上午好。” 她的目光缓缓扫过台下,带着一种沉静的尊重,“今天,我们汇聚在这里,不是为了告别,而是为了铭记。铭记一位用生命热爱音乐、用歌声点亮无数人心灵的歌者——宋允真。”

她的发言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煽情的眼泪,却字字千钧,直击人心:

“《东海歌后宋允真》这部纪录片,并非一部传统意义上的传记片。它历时近五个月的筹备、寻访、梳理与制作,它的核心素材,来源于允真生前留下的、尚未公开的珍贵录音、影像片段,一些半成品的歌曲demo,以及大量她记录自己音乐灵感和生活感悟的自拍视频。” 林瑟曦的声音带着一种纪录片工作者特有的、对真实素材的敬畏。

“我们试图通过这些最原始、最本真的碎片,拼凑出一个更立体、更鲜活的宋允真。不是舞台上光芒万丈的巨星,而是那个在练习室里挥汗如雨、在创作瓶颈期焦灼徘徊、在取得小小进步时也会雀跃不已的追梦女孩;是那个会为粉丝留言感动、会为公益事业奔走、会用自己的经历鼓励他人‘即使跌倒也要仰望星空’的温暖灵魂。” 她的语调中蕴含着深切的情感,目光投向台下眼眶湿润的宋母和粉丝区。

“这部时长1.08小时的纪录片,浓缩了她从青涩到绽放的成长轨迹,记录了她对音乐近乎偏执的热爱与纯粹,更希望延续她那份积极向上、永不言弃的精神内核。” 林瑟曦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宋允真的歌声曾给予无数人前行的力量。我们制作这部纪录片,就是希望她的精神,能通过另一种方式继续传递下去。让后来者知道,在追寻梦想的路上,她曾如此闪耀地存在过、努力过、照亮过他人。这,就是我们发起并坚持完成这部纪录片的决心与信念!”

她的发言结束,没有鞠躬,只是微微颔首。全场陷入了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那掌声不仅是对导演的敬意,更是对宋允真精神的深切共鸣。

接下来的媒体提问环节,气氛热烈而有序。记者们的问题围绕着纪录片的创作初衷、素材来源的独家性、对宋允真精神的理解以及后续的传播计划展开。林瑟曦应对自如,回答条理清晰,既有宏观的艺术阐述,也有对具体细节的专业解读。她尊重每一个问题,回答时目光始终坦诚地直视提问者,展现出极高的职业素养和控场能力。当有记者试图将话题引向宋允真“意外”的细节时,她巧妙地将其引导回纪录片本身的艺术价值和精神传承上,态度温和却立场坚定,滴水不漏。

整个发布会高效而紧凑,短短两个半小时,完成了线下发布与线上全球首映的完美衔接。

当发布会结束的灯光亮起,林瑟曦的名字早已随着现场报道和线上直播的洪流,冲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榜前十!#林瑟曦宋允真纪录片#、#林导发言太有力量# 等词条热度飙升。更让网友兴奋吃瓜的是,人们赫然发现,这位才华横溢、气场强大的女导演,正是前几天与星河娱乐董事长车宰昊传出恋综绯闻的神秘女主角!#车宰昊林瑟曦同框预警#的话题瞬间被关联引爆,舆论场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与此同时,《东海歌后宋允真》纪录片在星河娱乐官方平台及各大合作视频网站的点击率,如同坐上了火箭,以令人咋舌的速度直线攀升!发布仅仅数小时,点击量便已突破四千万次!无数观众被预告片中宋允真那未经修饰的笑容、清澈的眼神和动人的歌声所吸引,纷纷点开正片,去追寻那颗短暂却无比璀璨的星辰留下的轨迹。

一场精心筹备的发布会落幕,但一场关于真相、关于记忆、关于未解之谜的暗涌,却在更高的关注度下,悄然翻腾。林瑟曦站在退场的通道口,回望了一眼屏幕上定格的、宋允真那充满生命力的笑容,眼神深邃如夜。第一步,已经稳稳踏出。

(星河娱乐大厦 30楼 宋寅办公室)

星河娱乐30楼,经纪人专属层。厚重的隔音玻璃隔绝了城市的喧嚣,却关不住无处不在的冰冷和压抑。宋寅的办公室宽敞而奢华,巨大的落地窗外是令人炫目的城市天际线,此刻却被一层厚厚的防窥膜滤成了模糊的光斑,让室内显得有些昏暗。

发布会早已结束,巨大的曲面屏幕上还停留在星河娱乐纪录片发布会的结束画面——林瑟曦那沉静而坚定的侧脸特写。宋寅没有开主灯,只有办公桌上一盏孤零零的阅读灯散发着冷白的光晕,将他笼罩在一小片光影里,身影在身后拉得很长,显得格外孤寂。

他靠在高背椅里,屏幕上林瑟曦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铭记她那份积极向上、永不言弃的精神……” 这些话,像一根根细小的针,刺入他早已麻木的心脏。他看完了整场发布会,看完了纪录片那精心剪辑的内容,看到了允真在未被污染镜头前那纯粹的笑容和眼底的光。那光芒,曾经是他生命里最温暖的部分,如今却成了最刺痛的回忆。

林瑟曦的纪录片,无疑是一部制作精良、充满温情的致敬之作。但作为深知内幕的人,宋寅看到的,却是那温情画面下汹涌的暗流和未解的疑团。允真和苏可的“意外”,绝非纪录片所能呈现的那般简单纯粹。

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在宋寅胸中翻腾。是愤怒?是对车宰昊的恐惧?是对自己懦弱的唾弃?还是……一丝几乎被绝望淹没的、想要挣脱的希望?

他想起了昨晚那个清晰得可怕的噩梦。梦中,车宰昊穿着那身笔挺的西装,袖口的“7”符号闪烁着冰冷的光,他站在高高的台阶上,像神只俯瞰蝼蚁,微笑着,手指却毫不留情地指向自己。无数双手从黑暗中伸出,将印着“谋杀宋允真”、“谋杀苏可”的沉重黑锅狠狠扣在他的头上,将他压向无底的深渊!他拼命挣扎,嘶喊,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只能看着车宰昊那伪善的笑容越来越远……

冷汗瞬间浸透了宋寅的衬衫后襟。他猛地坐直身体,心脏在胸腔里狂跳不止,如同擂鼓。

替罪羊。

这三个字如同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他的意识里。一直以来,他都在恐惧中苟且,在车宰昊的威逼利诱下,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沙子里,幻想着只要足够“有用”,足够“听话”,就能保住性命,甚至保住那点可怜的“前途”。他努力扮演着那个冷静、克制、颓废但仍在“工作”的经纪人角色,试图让车宰昊觉得他还有价值。

可林瑟曦的纪录片和昨晚的噩梦,像两面冰冷的镜子,将他自欺欺人的幻想彻底击碎!车宰昊是什么人?一个视人命如草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恶魔!自己在他眼里,从来都只是一颗随时可以舍弃、甚至必要时必须踩碎以保全他自己的棋子!继续这样下去,等待他的结局,就是像梦里那样,被推出去当替死鬼,背负着杀害至亲和无辜者的滔天罪名,万劫不复!

一股冰冷的决绝,如同极地寒风,瞬间吹散了宋寅心中最后一丝犹豫和侥幸。他不能再等了!不能再把希望寄托在恶魔的仁慈上!他必须自救!

他的目光猛地投向办公桌最底层那个上了锁的抽屉。心跳得更快了。他深吸一口气,从西装内袋里摸出一把小小的黄铜钥匙——这是他贴身收藏、从不离身的东西。手指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试了两次才将锁打开。

抽屉里没有文件,只有几样私人物品。他小心翼翼地拨开一个旧皮夹,从夹层最深处,抽出了一张极其普通的、边缘都有些磨损的小纸条。纸条上,只有一串没有归属地的手机号码。这是那次在游轮上,那位自称东海刑侦大队的警官,悄悄塞给他的。对方当时只低声说了一句:“收好,紧急时用。绝对安全,不会被追踪。”

这张纸条,像一块滚烫的炭,被他珍藏至今,既像保命的希望,又像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

宋寅紧紧攥着纸条,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拿起自己的私人手机——一部最基础的老式功能机,没有智能系统,无法安装追踪软件。这是他仅存的、自认为相对安全的通讯工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