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上的大铁锅炖着小鸡炖蘑菇,
整只土鸡剁成块,跟鲜猴头菇一起炖,
汤面上飘着金黄的油花,满满一锅;
旁边的小铁锅焖着蛇肉,酱油、八角、桂皮放足,锅边贴满了玉米饼子,饼边浸着汤汁,滋滋冒香;
还有酸菜粉条,用的是去年腌的老酸菜,粉条泡得软乎,装在大瓷盆里;
土豆炖豆角用了新下来的豆角,土豆炖得面乎,满满一大碗;
木耳炒蛋用了十几个鸡蛋,炒得金黄,装在大盘子里;
凉拌蓝莓撒了白糖,装在玻璃碗里;
炸花生米装在粗瓷碗里,还有一碟凉拌糖蒜,摆了满满一桌子,全是量大管饱的硬菜。
“开饭喽!”
王桂兰端着最后一盘炸花生米出来,擦了擦手,“少枫,你多吃点,这八个菜够你造的。”
陆少枫早就饿了,
坐下就端起碗 —— 先盛了满满一碗小鸡炖蘑菇,连肉带汤吃了个干净;
又夹了半盘铁锅焖蛇肉,就着两张玉米饼子下肚;
接着是酸菜粉条,吃了两大勺;木耳炒蛋、土豆炖豆角也没落下,碗里的饭添了一次又一次,玉米饼子吃了五六张,才觉得垫了底。
“枫哥,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英子笑着给他递了杯温水,“别噎着。”
王桂兰看着儿子的饭量,又往他碗里夹了块蛇肉:“多吃点,看着你吃我都能多吃碗饭。”
陆勇和耗子也吃得热闹,
两人各倒了碗鹿骨酒,边喝边聊 —— 陆勇说着马场要注意的细节,
耗子时不时应和,偶尔问两句守夜的安排,全是实在话,没半点虚的。
小雅吃得最开心,碗里装着凉拌蓝莓,时不时夹口土豆炖豆角,
还跟醉仙分享 —— 她夹了块鸡肉放在手心,
醉仙凑过来小口吃着,
吃完就不搭理陆小雅,偏偏每次陆小雅都凑过去。
吃完饭,
陆勇擦了擦嘴,起身拿起外套:“我去趟你老丈人和二叔家,跟他们说轮班守场子的事,顺便把枪给他们带上。”
“爸,路上小心,记得让他们夜里多留意,有动静先开枪示警。” 陆少枫叮嘱道。
“知道了。” 陆勇摆摆手,牵着马出了院。
“枫哥,下午把采回来的巴掌叶人参移栽到后山参田吧?”
英子收拾着碗筷:“这几天天好,土也湿润,移栽成活率高,晚了怕冻着根。”
秦晓露眼睛一亮,放下手里的抹布:“婶子,英子姐,我也去!我还没见过怎么栽人参呢,跟着学学,以后说不定也能用上。”
转头拉过小雅的手,笑着哄道:“小雅,跟晓露姐一起去栽人参好不好?等栽完了,姐再陪你去捡鸭蛋。”
小雅本来还惦记着跟哥哥去打野鸭子,
又看秦晓露说得认真,犹豫了一下就点头:“行!那晓露姐你可别骗我,栽完一定要陪我捡鸭蛋!”
“不骗你!”
秦晓露笑着刮了下她的鼻子。
陆少枫见分工妥了,转身回屋拿弹弓:“耗子,咱们俩去月牙湖,你拿上竹筐,顺便把我上次做的另一把弹弓带上。”
耗子立马应下,快步去拿竹筐和弹弓 ——耗子掂了掂。
两人收拾妥当,
陆少枫看了眼院外的太阳 —— 秋阳正好,不晒不冷,正是打野鸭子的好时候。
“走吧,先去芦苇荡的另一面看看。”
率先迈步,“入秋了,野鸭子正疯着捕食鱼,这阵子体重长得快,二斤以上的才够吃,小的咱们不碰,留着让它们长。”
耗子跟在后面,点头应着。
两人往月牙湖走。
入秋的山林格外清亮,远处的桦树叶开始泛黄,风一吹,叶子 “哗哗” 落。
十来分钟后,就看到 —— 湖面波光粼粼,岸边的芦苇长得比人还高,
风一吹,芦苇荡此起彼伏,
时不时有野鸭子的 “嘎嘎” 声从里面传出来,
还有野鸭子扎进水里叼鱼,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亮闪闪的。
“咱们分开找,我往芦苇荡里走,有动静就喊一声。”
陆少枫停下脚步,跟耗子分工,“注意脚下,别踩进深泥里,芦苇荡边上的泥软,容易陷进去。”
“知道了枫哥!” 耗子点点头,拿着弹弓蹲在湖边的土坡上,眼睛盯着湖面 ——
陆少枫则提着竹筐,钻进芦苇荡,半人高的芦苇擦着胳膊,
带着点潮气,放慢脚步,
耳朵竖得笔直,听着野鸭子的叫声定位。
突然,头顶传来 “扑棱” 声,一只野鸭子从芦苇丛里飞起,翅膀扇动的声音格外清晰。
陆少枫立马举弹弓,左手扶着弓臂,右手拉满弓弦,
眼睛盯着野鸭子的翅膀。
“嗖!”
石子飞出去,力道又直又快,正好打在野鸭子的翅膀根部。
野鸭子 “嘎嘎” 叫着,直直落在芦苇丛里。
陆少枫走过去,捡起野鸭子掂了掂 , 足有二斤半,羽毛油亮,显然是这阵子吃鱼吃胖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