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首辅:杨士奇 > 第74章 汉王复起

大明首辅:杨士奇 第74章 汉王复起

作者:玉润的卡路迪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6 11:57:51

朝会的气氛,比往日更加凝重。鎏金铜柱映着晨曦,却照不亮百官脸上的阴霾。杨士奇立在文官队列中,目光掠过御座上面无表情的永乐帝,最后落在武臣队列最前方那个空置的位置——那是汉王朱高煦的位置,已经空置了数月。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司礼监太监的唱喏声还未落下,兵部尚书方宾便急步出列:陛下,大同急报!北元马哈木率三万铁骑犯边,连破两处卫所,大同总兵请求速发援兵!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虽然早有风声,但战报如此紧急,还是让众人心惊。

陛下!成国公朱能紧接着出列,臣请率京营精锐驰援大同,必破此獠!

就在此时,武臣队列末尾,一个洪亮的声音突然响起:儿臣愿往!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汉王朱高煦不知何时已立于殿中。他身着亲王常服,腰佩玉带,数月闭门思过似乎并未消磨他的锐气,反而更添几分沉稳。

父皇,汉王单膝跪地,声音铿锵,儿臣闭门思过这些时日,日夜反省。如今北疆告急,正是儿臣戴罪立功之时。恳请父皇准儿臣率部出征,必取阿鲁台首级献于阙下!

殿内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在御座和汉王之间来回逡巡。杨士奇注意到,太子站在御座旁,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了玉圭。

永乐帝缓缓抬眼,目光在汉王身上停留良久,方才开口:你能有这份心,朕心甚慰。只是......他顿了顿,你可知兵者,国之大事?

儿臣深知!汉王抬起头,目光灼灼,儿臣愿立军令状!若不能破敌,甘受军法处置!

这时,吏部尚书蹇义出列奏道:陛下,汉王殿下勇武过人,确是统兵良选。只是......殿下刚刚解除禁足,是否......

蹇尚书此言差矣!汉王党羽、后军都督佥事陈懋立即反驳,正是戴罪之身,才更该奋勇杀敌,以报皇恩!

朝堂上顿时分为两派,争论不休。杨士奇冷眼旁观,发现支持汉王出征的,多是军中将领;而文官则大多面露忧色。

杨卿。永乐帝突然点名,你意下如何?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杨士奇身上。他缓步出列,躬身道:陛下,汉王殿下骁勇善战,确是良将之选。只是......他话锋一转,北元此次来势汹汹,恐非寻常犯边。臣以为,当以稳为主。

永乐帝挑眉,如何稳法?

可命汉王殿下率一部精锐先行,但主力仍由成国公统领。如此既可试敌虚实,又可保万全。

这个提议看似折中,实则将汉王的兵权限制在了一定范围内。太子闻言,紧绷的神色稍缓。

然而汉王却冷笑道:杨学士久在翰林,恐怕不知兵贵神速的道理。分兵而进,岂不是给敌军各个击破的机会?

殿下所言极是。杨士奇不卑不亢,正因兵贵神速,才更该谨慎。若殿下能速破前锋,成国公主力随后压上,方可一举建功。

朝堂上又是一番争论。最终,永乐帝抬手制止了众人的争执。

传旨:皇帝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中,命汉王朱高煦为征虏前将军,率三万精骑即日开赴大同。成国公朱能总督各路军马,统筹战事。

这道旨意,既给了汉王领兵的机会,又用成国公加以制衡。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汉王复起的信号。

退朝时,汉王从杨士奇身边走过,脚步微顿,低声道:杨学士果然深谋远虑。

杨士奇躬身行礼:殿下过誉。臣只是尽本分而已。

望着汉王远去的背影,杨士奇心中沉重。他明白,这场北征,无论胜负,都将彻底改变朝堂的格局。

当他走出奉天门时,太子身边的内侍悄悄递来一张字条,上面只有四个字:春坊议事。

杨士奇将字条收入袖中,抬头望向北方。天际,乌云正在积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