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首辅:杨士奇 > 第41章 风口浪尖

大明首辅:杨士奇 第41章 风口浪尖

作者:玉润的卡路迪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6 11:57:51

杨士奇递出的那份密奏,如同在看似平静的湖面下引爆了一颗水雷。表面的波澜或许尚未扩散,但深层的暗涌已然开始疯狂搅动。

接下来的几日,职方司内的气氛愈发微妙。孙员外郎依旧每日挂着那副和煦的笑容,但出现在杨士奇值房周围的次数明显增多,言语间的试探也愈加频繁。甚至有一次,杨士奇短暂离开去查阅库档,回来时便敏锐地察觉到桌上文卷的摆放顺序有了细微的变动。

他心知肚明,却佯装不觉,只是将那份真正关键的前元残图原本,藏匿得更加隐秘,日常翻阅的皆是无关紧要的副本或其它旧档。他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弈者,在对手的步步紧逼下,沉稳地守护着真正的棋眼。

然而,风暴并不只在职方司内酝酿。

这日晌午,一名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锦衣卫千户,在一名内侍的引领下,径直来到职方司,点名要调阅所有与前朝海图、特别是涉及“东海琉球以东航线”相关的档案卷宗。

命令来自司礼监,直接秉承上意!

司内顿时一片肃杀。郎中不敢怠慢,亲自陪同,命库吏将相关的一应旧档,无论有用无用,尽数搬出。那锦衣卫千户面色冷峻,目光如电,翻查得极为仔细,尤其是对那些带有特殊符号、标注异样航线的图册,更是反复审视。

孙员外郎在一旁殷勤备至,不时“提醒”道:“千户大人,这些多是前朝谬误荒诞之图,没什么实际用处,倒是劳烦您亲自跑一趟……”

那千户只是冷冷瞥了他一眼,并不接话,继续手中的工作。

杨士奇坐在自己的值房内,听着外面库房传来的动静,心如明镜。他知道,这是郑和将他的发现上达天听了!陛下已然知晓,并且高度重视!否则绝不会动用锦衣卫,以如此直接、迅捷的方式介入核查!

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证明他的发现价值巨大,引起了最高层的关注;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他彻底被推到了这场未知斗争的最前沿。那些不希望此秘密被揭开的人,此刻必然已将所有的注意力与敌意,聚焦到了他的身上。

锦衣卫的核查持续了整整两日,几乎将职方司相关旧档翻了个底朝天。他们带走了数箱被认为“存疑”的图籍文书,其中就包括杨士奇日常校勘用的几份副本,但那份真正的残图原本,因其被杨士奇巧妙地混入一堆公认毫无价值的废稿之中,侥幸未被发现。

核查队伍离开后,职方司内一片狼藉,也一片死寂。所有人都预感到,将有大事发生。

果然,核查结束后的第三天,一道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旨意传来:

“陛下有旨,宣兵部职方司协理杨寓,明日辰时,于西苑暖阁见驾。”

西苑暖阁!并非举行常朝的正殿,而是陛下处理机要、召见心腹近臣的所在!这意味着,陛下不仅要听汇报,更要进行一场深入的、非正式的问对!

消息传出,刚刚因锦衣卫离去而稍显缓和的职方司,再次被一种无形的紧张感笼罩。郎中的眼神复杂难明,孙员外郎脸上的笑容则彻底消失,看向杨士奇的目光中,只剩下冰冷的忌惮。

杨士奇自己,亦是心潮起伏。他知道,这将是他被贬后,第一次直面天颜。是福是祸,是重返中枢还是万劫不复,皆在此一举。

当晚,他回到那间简陋的寓所,没有点灯,独自在黑暗中坐了许久。他回顾了自己从翰林院小编修,到会同馆书办,再到龙江巡阅、苏州涉险,直至如今……这一路走来的艰辛、抉择与坚守。

他取出那身许久未穿的绯袍,在微弱的月光下,轻轻抚摸着光滑的缎面。这一次,他不再犹豫。

次日辰时,杨士奇身着绯袍,准时来到西苑。内侍引他穿过曲径回廊,来到一处临水而建的精致暖阁。阁内陈设典雅,焚着淡淡的龙涎香,永乐皇帝朱棣并未身着龙袍,只是一袭玄色常服,坐于窗下的软榻上,正对着一幅摊开的海图凝神思索。郑和则肃立一旁。

“臣杨寓,叩见陛下。”杨士奇依礼参拜。

“平身吧。”朱棣抬起头,目光落在他的绯袍上,似乎并无不悦,只是淡淡道,“看来,你这反省,倒是未曾忘记臣子本分。”

“臣不敢一日或忘。”杨士奇起身,垂首恭立。

朱棣没有绕圈子,直接指向榻上的海图——正是锦衣卫从职方司取走、经杨士奇校勘注释过的一幅副本,上面清晰地标注着那条隐秘的东向航线。

“这条航道,你如何得知?又为何断定,其与私贩禁物有关?”朱棣的声音平稳,却带着洞穿人心的力量。

杨士奇早已打好腹稿,从容应答。他从前元残图的发现说起,到与市舶司旧档的比对,再到对航线隐蔽性、风险性与规避官方巡查可能性的分析,条理清晰,证据链完整。他依旧没有提及任何具体的人或势力,只将焦点集中于航道本身及其潜在风险。

朱棣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榻沿。郑和则在一旁微微颔首,显然杨士奇的陈述与他之前的汇报相符。

“依你之见,此事当如何处置?”朱棣听完,沉吟片刻,问道。

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考验的不仅是他的见识,更是他的立场与分寸。

杨士奇略一思索,恭谨道:“陛下,此航道既然存在,便如堤坝潜藏蚁穴,堵不如疏,隐不如察。臣以为,当务之急,非是大肆宣扬,亦非放任不管。可密遣得力之人,精干船队,沿此航线进行试探性巡弋,一则核实其真实性与通航条件,二则勘察是否有不法船只活动迹象,三则……或可借此发现新的海岛、资源,亦未可知。如此,知己知彼,方能掌握主动,防患于未然。”

他没有建议大规模清剿或兴师问罪,而是提出了一个稳妥且富有建设性的侦查方案,既展现了务实的态度,又回避了可能引发的朝堂争端。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需要的是能解决问题的干才,而非只会空谈或激化矛盾的庸臣。

“嗯,”朱棣微微颔首,“言之有理。郑和,”

“奴婢在。”

“此事,便由你亲自安排。挑选可靠船只与人员,依杨寓所奏,秘密探查此线。一应消息,直接报于朕知。”

“奴婢遵旨。”郑和躬身领命。

朱棣的目光再次回到杨士奇身上,停留了片刻,方才缓缓道:“杨士奇。”

“臣在。”

“你于贬谪之中,仍能心系国事,洞察秋毫,朕心甚慰。前事已过,不必再提。即日起,复尔翰林院侍讲学士之职,仍在东宫行走,协理詹事府事。职方司那边,西洋图籍勘误之事,你仍总其责。下去吧。”

复职!虽然詹事府左庶子之位未复,但重返翰林院与东宫,已是陛下重新启用他的明确信号!

“臣,谢陛下隆恩!定当竭诚尽力,以报天恩!”杨士奇压下心中激动,重重叩首。

退出暖阁,初夏的阳光明媚而耀眼,洒在西苑的湖光山色之上。杨士奇深吸一口气,感受着那身绯袍在阳光下传来的暖意。

他知道,自己凭借扎实的功绩与关键时刻的担当,终于度过了仕途上最大的一次危机,并且重新赢得了陛下的信任。

然而,他也清楚地意识到,经此一事,他算是彻底踏入了帝国最高层的权力棋局。那条隐秘的航道,就像一根导火索,已经将他与隐藏在朝堂深处的巨大利益集团,紧紧地捆绑在了对立的两端。

前方的路,不会因为官复原职而变得平坦,只会更加凶险。

但他目光坚定,步伐沉稳。

既然已身处风口浪尖,那便迎着风浪,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