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首辅:杨士奇 > 第108章 余烬

大明首辅:杨士奇 第108章 余烬

作者:玉润的卡路迪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6 11:57:51

黄俨的血染红了诏狱前的雪地,纪纲的北镇抚司换了主人,赵王府朱红的大门被贴上刺目的封条。一场席卷朝野的风暴,在皇帝的乾纲独断下,似乎骤然平息。京城上下,噤若寒蝉,旋即又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恢复了表面的平静。官员们依旧上朝点卯,市井依旧叫卖喧嚣,仿佛那几日的人头落地、王府被封,只是一场来得快也去得快的噩梦。

唯有文渊阁内,杨士奇案头堆积如山的奏章,和空气中若有若无的药味,提醒着那场刚刚过去的惊心动魄。他的病并未因这场“胜利”而好转,反而因心力交瘁,咳疾愈发沉重,有时批阅几份奏章,便需停下来喘息良久。

于谦手臂的伤已无大碍,但眉宇间却添了几分沉郁。他带来的消息,印证了杨士奇内心深处的隐忧。

“大人,黄俨虽死,但其在宫内经营多年,党羽并未完全肃清。司礼监如今由海寿暂领,但下面几个关键位置,换上去的人……背景复杂,难保没有赵王甚至汉王的旧关系。”

“纪纲虽下狱,但锦衣卫盘根错节,新任指挥使想要完全掌控,尚需时日。而且,诏狱里关于纪纲的审讯……似乎遇到了无形的阻力,进展缓慢。”

“至于赵王府,”于谦压低了声音,“虽被软禁,但供给未断,仍有不明身份的人暗中往来。我们的人还查到,就在黄俨被处决的当晚,赵王府后门曾悄悄运出几口大箱子,去向不明。”

杨士奇默默听着,手中批红的朱笔在奏章上留下一个沉重的顿点。他知道,风暴只是被强行压了下去,水下的暗流,非但没有平息,反而因表面的平静而更加汹涌。皇帝对赵王的处置,看似严厉,实则留了太多的余地。这既是天家父子的情分,又何尝不是一种制衡?陛下需要赵王的存在,来提醒太子,储位并非稳如泰山。

“汉王那边呢?”杨士奇最关心的,还是那个被赶去乐安州的勐虎。

“乐安州眼线回报,汉王自得知京城变故后,反而‘病’好了,近日频繁在其王府内宴请当地将领和山东都司的官员,言语间……多有对朝廷处置不公的怨怼之意。而且,他上表谢罪的奏疏,至今未至。”

杨士奇的心沉了下去。汉王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因赵王的失势而更加蠢蠢欲动。他失去了一个潜在的盟友(赵王),但也少了一个竞争对手。此刻的乐安州,恐怕已成了一座积蓄着怨气与野心的火山。

“陛下……可知汉王近况?”

于谦摇了摇头:“陛下近日忙于安抚因黄俨、纪纲案而人心惶惶的朝臣,对乐安州,似乎……暂无暇深究。”

杨士奇闭上眼,靠在椅背上,只觉得一阵无力感席卷全身。他扳倒了黄俨,剪除了赵王的羽翼,却似乎亲手将汉王推到了一个更危险、也更难制约的位置。陛下对太子的猜忌未消,对汉王的纵容依旧,这场围绕储位的斗争,远未到结束的时候。

“于谦,”他睁开眼,声音带着疲惫,“让我们的人,盯紧乐安州,一兵一卒,一粮一草的异动,我都要知道。另外……想办法,让陛下‘偶然’得知汉王在乐安州的所作所为。”

他不能再主动上疏弹劾了,那会显得东宫咄咄逼人,反而适得其反。只能通过其他渠道,让陛下自己“发现”汉王的不臣之举。

“卑职明白。”

于谦退下后,杨士奇独自坐在值房里,窗外是北京城冬日的萧索景象。他拿起一份来自江南的奏报,是关于漕运疏通的事宜,与朝中的惊涛骇浪相比,显得如此平常,却又如此真实地维系着这个帝国的运转。

他忽然想起很多年前,自己初入翰林时,也曾胸怀天下,想着辅左明君,开创盛世。如今,他位极人臣,深得信重,却终日周旋于阴谋诡计、父子猜忌之中,如履薄冰,身心俱疲。

难道这煌煌大明,这永乐盛世之下,就永远摆脱不了这骨肉相残、君臣相忌的轮回吗?

他剧烈地咳嗽起来,老内侍连忙送上温水。他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无妨。

余烬未冷,危机四伏。他知道,自己还不能倒下。太子仁弱,汉王骄悍,陛下心思难测,这大明的江山,还需要他这具病骨支离的身躯,再撑一程。

他重新拿起朱笔,蘸饱了墨,在那份关于漕运的奏报上,缓缓批下一个“可”字。

笔力依旧沉稳,仿佛刚才那一刻的彷徨与疲惫,从未存在过。

窗外,天色向晚,寒鸦归巢。文渊阁的烛火,又一次亮了起来,在这沉沉暮色中,固执地散发着微弱却不肯熄灭的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