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首辅:杨士奇 > 第61章 惊雷破蛰

大明首辅:杨士奇 第61章 惊雷破蛰

作者:玉润的卡路迪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6 11:57:51

腊月廿八,年关的喜庆已在北京城的街巷间弥漫开来,连肃穆的翰林院也难得松懈了几分。杨士奇端坐值房,面前摊着《卫所武备辑要》,目光却不时飘向窗外。自那日发现“私铸火器”的线索后,他心头始终压着一块巨石。

“听说了吗?”门外传来同僚刻意压低的议论,“太子殿下昨日在文华殿讲学时,突然呕血昏厥,太医院所有太医都赶去了!”

“嘘!慎言!东宫那边已经戒严了...”

议论声渐远,杨士奇手中的朱笔却猛地一顿,在纸上洇开一团殷红。太子病重!在这个汉王势大的节骨眼上,储君若有闪失...他不敢细想,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脊背窜起。

果然,次日清晨,一道诏书明发天下:因太子朱高炽“偶染沉疴,需静心调养”,即日起由皇太孙朱瞻基暂代监国,汉王朱高煦“辅政”。

“辅政”二字,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朝堂掀起惊涛骇浪。汉王府前顿时车马如龙,往日那些观望的官员纷纷投帖拜谒。连兵部那个吴郎中,如今走路都带着风,在衙门里遇见杨士奇时,更是毫不掩饰脸上的得意:

“杨大人,如今汉王殿下总理朝政,这整饬武备才是头等大事。您那些海疆琐见,怕是更要往后放一放了。”说罢扬长而去,留下满室窃窃私语。

杨士奇默然回到值房,窗外明明是寒冬,却觉得胸口憋闷得透不过气。汉王辅政,意味着他所有关于东南海防的奏陈都将石沉大海,那些隐藏在“永昌号”背后的秘密,恐怕再难见天日。

就在这山雨欲来之时,谁也没想到,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三日后的大朝会,奉天殿内气氛凝重。龙椅上的永乐皇帝面色阴沉,看着汉王党羽一个个出列,不是弹劾太子系的官员“怠政”,就是提议增加北征军费。端坐在御座旁的汉王虽然故作沉稳,但眉宇间的志得意满却掩藏不住。

“陛下!”突然,都察院左都御史刘观出列,声音响彻大殿,“臣要参汉王殿下纵容部下,私调京营兵马,擅闯民宅,强占田产!”

一言既出,满殿哗然。

汉王脸色骤变,厉声呵斥:“刘观!你休要血口喷人!”

“臣是否有诬告,陛下明鉴!”刘观毫不退缩,从袖中取出一叠文书,“这是顺天府尹的状纸,苦主联名画押,时间、地点、人证俱全!汉王府侍卫统领周勇,借清查逆党之名,三日内连抄十二户民宅,抢夺财物无数!”

接着,刑部尚书金纯也出列:“陛下,臣也要参汉王殿下干涉司法。前日大理寺正在审理一桩军粮贪腐案,汉王府长史竟公然闯入公堂,要求释放涉案武将!”

“陛下!”

“臣有本奏!”

仿佛约好了一般,一个个大臣接连出列。有的参汉王麾下将领冒领军功,有的参其侵占军屯,有的参其收受巨额贿赂...一桩桩,一件件,证据确凿,矛头直指汉王。

龙椅上,朱棣的脸色越来越沉。他缓缓转头,看向身旁的汉王:“高煦,这些,你可知情?”

汉王早已汗出如浆,“扑通”跪地:“父皇明鉴!这些都是他们诬告!儿臣、儿臣一概不知啊!”

“不知?”朱棣的声音冷得像冰,“你辅政才几日,手下人就敢如此猖狂。若真让你掌了兵权,这大明的天下,是不是都要改姓朱高煦了?”

最后这句话如同惊雷,震得整个奉天殿鸦雀无声。汉王浑身发抖,连连叩首:“儿臣不敢!儿臣万万不敢!”

朱棣缓缓起身,俯视着跪在地上的儿子,眼中闪过一丝痛心,随即被决绝取代:

“传旨:汉王朱高煦御下不严,纵容属下祸乱朝纲,即日起革去‘辅政’之职,闭门思过!所有涉案人员,交由三司会审,严惩不贷!”

“父皇!”汉王勐地抬头,满脸不可置信。

“拖下去!”朱棣拂袖转身,不再看他。

两名锦衣卫上前,将瘫软在地的汉王架出大殿。方才还气焰嚣张的汉王党羽,此刻个个面如死灰。

退朝的钟声响起,百官战战兢兢地退出奉天殿。杨士奇随着人流走出宫门,只觉得今日的阳光格外刺眼。他没想到,陛下的反击来得如此迅速,如此狠辣。

当夜,他正在书房整理文书,窗外忽然传来三急两缓的叩门声——是周老吏的暗号。

开门后,周老吏闪身而入,压低声音:“大人,宫里的消息,太子殿下是中毒!”

“什么?!”杨士奇瞳孔骤缩。

“太医院已经查出,是慢性的‘缠丝毒’,下在殿下平日服用的补药里。下毒的是东宫一个老太监,已经...自尽了。”周老吏的声音带着寒意,“线索断得干干净净,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杨士奇只觉得一股凉气从脚底升起。他终于明白今日朝堂上那场风暴的缘由——这不仅是权力之争,更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储位厮杀!

“还有,”周老吏凑得更近,“汉王倒台,陛下需要重新平衡朝局。大人,您的机会来了。老朽听说,陛下明日可能要召见您...”

送走周老吏,杨士奇在书房中踱步至天明。烛火摇曳,映着他凝重而又坚定的面容。

次日午后,宣召的旨意果然到了。

还是西苑暖阁,还是那幅《大明混一海疆全图》。朱棣背对着他,声音里透着疲惫:

“杨士奇,你说海疆有事,现在,可以仔细说给朕听了。”

杨士奇深吸一口气,将“永昌号”、秘密航道、私铸火器、可疑铁胚等线索和盘托出,最后沉声道:

“陛下,北元虽暂平,然东南之患,恐更甚于北虏。若任由此辈与倭寇勾结,私运军械,假以时日,必成心腹大患!”

朱棣缓缓转身,目光如炬:“朕给你密折专奏之权,准你暗中查访。记住,朕要的是铁证。”

“臣,定不辱命!”

走出暖阁时,杨士奇抬头望天。惊雷已破蛰,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东南海疆上空酝酿。而他,终于等到了拔剑出鞘的这一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