蚀骨崖的山风裹挟着碎月的银辉,凛冽如刀,刮在脸上生疼。
苏晚抱着沈砚踉跄前行,裙摆沾满泥泞与血迹,相月丝化作淡淡的紫芒萦绕在两人周身,勉强抵御着山风的侵袭。
孟铁衣扛着骨刃紧随其后,左臂被黑色火焰灼伤的伤口还在渗血,每走一步都牵扯着皮肉,额头渗出细密的冷汗,却依旧死死盯着身后的来路,防备着追兵。
“前面有座祠宇!”孟铁衣突然低喝一声,抬手指向不远处的山坳。
那里隐在丛生的骨棘之后,隐约可见青灰色的屋顶,檐角悬挂着的铜铃在风中发出微弱的叮当声,竟带着一丝净化黑煞气息的清越。
苏晚精神一振,加快脚步穿过骨棘丛。
走近了才看清,这是一座残破的月祠,墙面斑驳,门窗朽坏,门楣上刻着“月魂祠”三个古篆,字迹模糊却透着古朴的月气。
祠宇周围的地面上,隐约刻着半圈残缺的接骨符文,虽已风化,却仍能感受到一丝微弱的青芒,与沈砚体内的月骨碎片产生共鸣。
“是接骨人的遗迹!”苏晚心中狂喜,抱着沈砚踏入祠宇。
祠内弥漫着淡淡的檀香与月气,与外界的黑煞气息截然不同。
正中央供奉着一尊半人高的石像,石像面容模糊,身着宽袖长袍,手中捧着一块圆形石盘,石盘上刻着残月图案,正是接骨圣师的造像。
石像两侧,排列着八盏青铜骨灯,灯座雕刻成兽骨形状,灯芯早已熄灭,却残留着一丝纯净的月魂之力。
地面铺着青石板,石板缝隙中长出了几株淡青色的小草,叶片上泛着微光,竟是能滋养月气的“月心草”——传闻中只生长在接骨人遗迹附近的奇草。
“先把沈砚放下疗伤!”孟铁衣反手关上朽坏的木门,用骨刃抵住门板,“我来守着门口,一旦有追兵靠近,我第一时间示警。”
苏晚点点头,小心翼翼地将沈砚放在石像前的石台上。
沈砚依旧昏迷不醒,脸色苍白如纸,嘴唇干裂,胸口的血迹已经凝固,呼吸微弱得几乎感觉不到。
他体内的五块月骨碎片不再震颤,月魂之力枯竭,只剩下一丝微弱的气息在经脉中流转,随时可能断绝。
苏晚蹲下身,指尖相月丝紫芒微动,轻轻搭在沈砚的手腕上。
相气顺着经脉探入,却被一股混乱的能量阻挡——那是之前石室爆炸时残留的影蚀之力,与沈砚体内未消散的月碎之毒纠缠在一起,堵塞了他的经脉,压制着月魂之力的复苏。
“不行,影蚀之力和月碎之毒相互交织,普通的相气根本无法化解。”苏晚脸色凝重,收回相月丝,目光落在石像两侧的青铜骨灯上。
骨灯残留的月魂之力虽然微弱,却纯净无杂,或许能借助骨灯的力量净化沈砚体内的阴邪之气。
她起身走到左侧第一盏骨灯前,指尖相月丝缠绕上灯座。
紫芒注入,骨灯内突然泛起一丝微弱的青芒,灯芯处竟燃起了一点淡青色的火焰。
火焰没有温度,却散发着浓郁的月气,照亮了祠宇的一角,也让沈砚的眉头微微动了一下。
“有用!”苏晚心中一喜,立刻走向其他骨灯。
她依次用相月丝激活骨灯,八盏青铜骨灯相继燃起青火,淡青色的光芒汇聚在一起,形成一道柔和的光幕,笼罩着石台上的沈砚。
光幕中的月气缓缓渗入沈砚体内,与他体内的月骨碎片产生共鸣。
原本沉寂的月骨碎片开始微微震颤,散发出微弱的青芒,一点点驱散着经脉中的影蚀之力。
沈砚脸上的苍白渐渐褪去,呼吸也变得平稳了一些。
苏晚松了口气,刚想坐下休息,目光却被石像手中的石盘吸引。
石盘上的残月图案并非静止,在骨灯光芒的映照下,竟缓缓转动起来,露出了石盘背面刻着的一行古篆:“月魂归位,骨灯为引,血契相印,方解蚀毒。”
“血契相印?”苏晚喃喃自语,心中疑惑。
她仔细观察石盘,发现残月图案的中心有一个细小的凹槽,大小正好能容纳一滴鲜血。
难道需要以血为契,才能彻底激活石盘的力量,化解沈砚体内的蚀毒?
她转头看向沈砚,沈砚的气息虽然平稳了一些,但体内的影蚀之力并未完全清除,月碎之毒也只是暂时被压制。
如果不能彻底化解,一旦沈砚醒来,力量运转时很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反噬。
“只能试试了。”苏晚咬了咬牙,指尖相月丝凝聚成细针,轻轻刺破自己的指尖。
一滴鲜红的血液渗出,她抬手将血珠滴在石盘的凹槽中。
血珠刚一接触石盘,便被凹槽吸收。
石盘突然爆发出强烈的青芒,残月图案转动加速,古篆文字光芒流转。
石像的眼睛处竟也泛起青芒,一道柔和的光柱从石像手中射出,落在沈砚的身上。
光柱中蕴含着精纯的月魂之力,比骨灯的力量强盛数倍。
沈砚体内的月骨碎片剧烈震颤起来,青芒暴涨,经脉中的影蚀之力被快速净化,月碎之毒也在月气的滋养下渐渐消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