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几十年后的温室效应,这时北方冬天气温很低,即使太阳高照,也丝毫感觉不到暖意。不时路过拉车的马匹吐着热气,嘴边挂着白霜,偶尔甩头打着响鼻,蹄铁踩在积雪压实的路面发出“咯吱咯吱”声响。行人大多头戴棉帽或者围着厚实头巾,这可不是要“风度”的年代,出门都恨不得包着棉被!着装都差不多,没有什么可选和出彩的,基本上都是青布或者灰衣套着对襟袄子,下身粗布长裤套着肥大棉裤,这就是后世常说的“大棉袄,二棉裤。”偶尔有裹着黄大衣,穿着大头鞋的,这都是条件优渥亦或单位不错的。
“梆梆”声响,有轨电车穿插纵横交叉的铁轨上,车顶冒着取暖散发出来的浓浓黑烟,空气中弥漫着焦煤味,行人都习以为常。王泽紧紧大衣,减少灌进衣服里的冷风,迈步进了较近的供销社。开门拨开沉重门帘,即使是白天,屋里还是有些黑暗,挺了几秒才适应光线,有人提示他这个后进门的关好门,要不冷气透过门缝往屋里钻,这点热气跑光了!屋子里生了炉火,方砖搭的炉子,上边是铁皮盖子烧的通红,长长炉筒用铁丝吊着伸出窗外,不少人围着炉子取暖。柜台前三三两两的顾客挑拣货物不时问询售货员。
王泽拽严实木门,来到柜台前,针头线脑,五金日杂,生活用品摆的琳琅满目。角落还有专门收购动物皮毛,药材的柜台,旁边墙上挂着等级分类以及价目区间表,简单扫了几眼黑熊皮完整无缺的每张几百块不等,至于熊胆分草胆,铁胆,金胆价格不一也分等级品质和处理好坏。豹子皮和紫貂皮珍贵皮毛则是看货给价,小到松鼠,大到棕熊皮毛都囊括在内。这个应该与处理手艺有关,大多数没标出收购价格,药材也是同样如此。上前一问,这里收购来的皮毛药材还兼着对外出售,不过一些珍贵对外出口的不卖,比如貂皮就是,尤其是紫貂皮,听店员说那是千金难求的好东西。
想着等回京时再来看看,王泽继续转,来到食品百货区,这里居然有鱼罐头卖,有名的哈市红肠也有,不过都要肉票,同样路数用粮票“调剂”肉票,买了两瓶罐头,一斤红肠,不是不想多买,“限购!”柜台别的不多,干货不少,松子,栗子,榛子,风干野味以及各类蘑菇等,问了大致价格,王泽没再逛下去心思了,转身出了供销社。猛然间从暗黑屋里出来,面对强光照射光滑镜面一样的马路,眯着眼适应一会才恢复正常。
不远处有个小广场,天寒地冻不少摆摊卖货的,看得出来,这里相对宽松的多。进了小市场,大多跟吃的有关,冻梨,冻柿子,野味,干果这里都有。有的野味王泽都不认识,不过见到了不少后世“很刑”的,看到“飞龙”(花尾榛鸡)王泽稀罕的不得了,好东西!这年月可没养殖的,虽然不是活的,在东北这个天然大冰箱自然保鲜效果杠杠滴。花了九块钱包圆三只,四块钱买了两只野鸡,两块五买了斤干油蘑,快出市场时发现门口堆着不少冻鱼,大小不一,以鲤鱼和胖头鱼居多,讲价到五块钱买了条八斤多重的胖头鱼,提着等到了回铸件厂的公交车。
回到招待所借了厨房用,知道是京城来的同志,负责人倒是没为难,不过招待所厨师撇撇嘴不以为然,让开位置,看王泽操作。
将飞龙划开清理完羽毛和内脏,由于不是活的,倒入盆中温水,反复挤压血水,待肉质不复暗红停手,飞龙汤极鲜,肉却一般,处理也极为简单,剁成小块,放入开水煮三四分钟,捞出鸡肉,加入少量盐,焯过水的白菜芯,葱花即可!把野鸡处理好,其实野鸡味道真不怎么样,肉质有些柴,主要是王泽想尝尝油蘑,借着鸡肉香味,滑嫩爽口那可是一绝。胖头鱼做一鱼三吃,没有剁辣椒比较遗憾,发现厨房有大豆腐,借用两块,鱼头做豆腐汤,中段清蒸,鱼尾红烧。
看热闹的厨师见他处理食材井然有序,虽然几道菜简单,但从刀工操作手法上看就知道甩了自己八条街,不再傲气,站旁边仔细看着。
下午李怀德和小高回来了,听说王泽做了菜,高兴的不得了,特意让小高买了两瓶北凤酒,这次就他们三个,也没外人打扰,尝了一口飞龙汤,李怀德被鲜到了,竟然被一碗汤征服了,问王泽是什么做的,比比划划跟他说了半天,李怀德有些惆怅“我上次来,他们拿这个炖这吃的,糟践好东西啊!”
吃了蘑菇后伸出大拇指“说到吃,还得是你!哦,对了,打猎的是不要想了,我问过了,现在各个山头都被当地公社管理,外围没什么猎物,进深山咱们不懂打猎,老炮手也不会带咱们进去,太危险!听说凤凰山那边有你需要的东西,我已经打过招呼,让人留意,这两天你跟小高先在外边转转,明天我这边就办完了,咱们直接回程!”
王泽没意见,仨人把两瓶酒干掉,还真别说,北凤酒甘醇润口,度数不高,正适合王泽口味,一问一块二一瓶,还要酒票。这个不错,回去买点,不过得换点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