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比3平!残酷的抢七大战要在休斯顿丰田中心打响,一场球定生死——赢了晋级,输了打包回家。整座休斯顿城都裹在前所未有的紧张里,又掺着按捺不住的期待。街头的便利店、巷口的长椅上,不管是谁凑在一起,聊的全是这场马上要打的终极对决。
火箭队训练馆连封了两天,记者想凑进去拍张照都难,谢绝所有媒体采访。馆里的气氛沉得像暴风雨来前的海面,连呼吸声都显得格外清楚。杰夫·范甘迪教练站在场地中央,嗓子早因连着两天喊战术哑得厉害,可那双眼睛亮得像鹰,盯着底下的球员,没半分疲态。
“最后一战!先生们!”他攥着拳头,狠狠砸在战术板上,板上画满了小牛队的跑位路线,诺维茨基的投篮热点、特里的突破习惯,全用红笔圈得密密麻麻,“他们是强!诺维茨基是MVP,特里是个不要命的疯子!但你们记着——这是谁的主场?!”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拔高,“这里是休斯顿!我们要用我们的法子,在这儿把他们摁死!”
训练内容往死里扣细节,全是对着小牛队来的。怎么卡位置不让诺维茨基舒服接球?怎么断他和特里之间的传球线路?甚至连小牛队可能耍的盘外招——比如故意放慢发球节奏、防守时找身体对抗碰瓷,都反复练了应对法子。单是防守演练的强度,就比正式比赛还狠,球员撞在一起“砰砰”的闷响,在馆里来回撞。
姚明没歇着,加练篮下脚步,又对着队友模拟的双人包夹练分球——他比谁都清楚,自己肯定是小牛队防守的重点,只要他一拿球,最少两个人会扑过来。特雷西·麦克格雷迪在另一边练高难度终结,急停后仰、转身跳投,全是些能在死局里撕开口子的动作——抢七这球,到最后就得靠球星的个人能力硬解。
林凯站在三分线外,【节奏之心】在胸腔里慢慢转着。他闭着眼,把G6下半场那种抛开一切、只剩球场的专注劲儿,一点一点刻进脑子里。抢七拼的不只是技术,更是谁能扛住压力、谁更想赢——意志和心态,比什么都重要。
训练结束时,林凯刚擦完汗,手机就震了。是林允儿发的长语音,点开就听见一群姑娘叽叽喳喳的声音,带着点蹩脚的中文,齐声喊:“火箭队加油!林凯OPPA必胜!”虽然发音歪歪扭扭,可那股子真心实意的劲儿,让他忍不住勾了勾嘴角。他回了个握拳的表情,没多打字——话不用多,她们懂。
几乎是同时,泰勒·斯威夫特的信息也弹了出来。没有附歌、没有照片,就一行短字:“把G6下半场的感觉,持续48分钟。”还是老样子,精准得戳心。林凯指尖敲了两下屏幕:“明白。”
外面的媒体早炸了锅,预热到了顶点。不管是体育频道的分析,还是网上的预测,全在说这场球要打得多惨烈——拼到最后一秒,拼到有人抽筋,拼到谁先撑不住。球迷更疯,提前大半天就往丰田中心门口凑,红色的球衣、横幅铺开来,比以往任何一次主场都热闹,像片烧起来的红潮。
比赛日当天,丰田中心里像藏了座快喷发的火山。从球员热身开始,声浪就没断过,“火箭”“火箭”的喊叫声裹着掌声,一波接一波撞在球馆顶上。等火箭队球员从通道跑出来时,全场的欢呼直接炸了,响得能把顶棚掀了——这种山呼海啸似的主场声浪,他们在达拉斯根本没感受过。
林凯站在场地中央,脚底下能感觉到地板随着欢呼声轻轻震,空气里飘着球迷的呐喊、爆米花的甜香,还有股子说不出的狂热劲儿。【节奏之心】跳得稳而有力,把周围的能量慢慢化成心里的沉静——不是紧张,是踏实的自信。他抬眼往对面看,那个高个子德国人诺维茨基站在半场,脸上还是那副冷静的样子,可眼神深处,分明多了点凝重。特里倒还是那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混样,可紧抿的嘴角,藏不住他的紧张。
跳球前,姚明伸手把所有人招过来,围成个最紧的圈,胳膊死死勾着身边队友的肩膀,像要把所有人的力气拧成一股。
“为了休斯顿!”姚明的声音压得低,却沉得有力量,每个字都砸在人心里。
“为了休斯顿!!!”所有人的吼声混在一起,成了股看不见的洪流,场上的战意“噌”地就顶到了头!
裁判把球往空中一抛,决定整个系列赛命运、决定这一个赛季辛苦有没有用的终局之战,就这么开始了。
小牛队拿到第一攻。诺维茨基刚在侧翼接到球,火箭队的包夹立马就到——巴蒂尔从侧面扑过来,麦迪也往前贴,两个人几乎是同时伸手,堵死了他所有投篮的角度。诺维茨基没办法,只能仓促把球传出去,可火箭队的轮转快得很,刚传出去就有人补位,没给任何空位机会。
防守强度,从比赛第一秒就拉满了。
轮到火箭队进攻,林凯运球对着特里。他没急着突破,而是慢慢往后退了半步,眼睛扫着场上的防守——哪儿有人补位、哪儿是空当,看得清清楚楚。跟姚明打了个挡拆,小牛队果然换防,诺维茨基顶了过来,对着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