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三年一度的选秀,在太后乌雅成璧的期盼和雍正帝胤禛的默许下,如期拉开了帷幕。
各地满军旗及汉军旗适龄秀女,经过初选,最终留下的人们,被统一传进宫内,等待最终阅选。
宫内,一时间莺莺燕燕,环肥燕瘦,暗香浮动。
少女们怀揣着对皇家富贵的向往、对帝王恩宠的憧憬,或矜持,或活泼,或忐忑,或野心勃勃,构成了一幅微缩的后宫众生相。
嬷嬷们安排着每位秀女的位置,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竞争气息。
在这群鲜活的秀女中,有一位似乎并不起眼的汉军旗秀女,名叫季明月。
她穿着规制内最素净的浅碧色旗装,发髻梳得简单,只簪着几朵小小的绒花,容貌温婉动人,在一众精心打扮的满蒙贵女中,显得格外安静低调。
然而,若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位秀女有些心不在焉,眼神带着审视看向周遭。
嬷嬷训话时,她垂下眼睑,掩去一丝几不可察的笑意。
更奇怪的是,她似乎人缘极好。不过一会儿功夫,便与几位秀女混熟了。
她不打探家世、比较才艺,反而常常,掏出各种小巧精致、口味新奇的点心零嘴,分给众人。
“明月姐姐,你这玫瑰松子糖真好吃。哪儿买的?”
一位姓董的秀女含着糖,含糊不清地问。
“家里带来的小玩意,妹妹喜欢就好。”
季明月笑眯眯地答,眼神清澈无害。
“明月,你尝尝我这个,我娘亲手腌的梅子。”
另一位性格爽朗的秀女也主动分享。
“谢谢。”
季明月接过,尝了一口,眼睛弯成月牙。
“酸甜适口,伯母手艺真好。”
一来二去,这里倒成了气氛最融洽的一处。
秀女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点心,聊着家乡趣事,暂时忘却了竞争的压力。
而“季明月”则安静地听着,偶尔插一两句恰到好处的话,单纯的眼眸却将每个人的性情、家世、乃至心底那点小心思,都看了个清清楚楚。
这位“季明月”,自然就是我们那位闲得发慌、决定亲自下场体验生活的昭贵妃,富察泠雪。
对她而言,混进这里简直易如反掌。
安排一个虚假身份,打点好内务府记录和查验的嬷嬷,对她的无孔不入的“网络”来说,不过是非常简单的事。
此刻,她正一边啃着自家小厨房特供的奶香芋头糕,一边听着对面一位来自江南的秀女,细声细气地抱怨天气干燥,思念家乡的桂花糕。
“这里的桂花,香气总不及我们江南的醇厚……”
那秀女说着,眼圈微微泛红。
泠雪点点头,深有同感:
“姐姐说的是。桂花这东西,确实挑水土。不过……”
她话锋一转,从袖袋里摸出一个小巧的油纸包,递过去。
“姐姐尝尝这个?我用带来的金桂蜜自己试着做的,看合不合口味?”
那秀女惊讶地接过,几块晶莹剔透、嵌着金色桂花的糯米凉糕。
香气清雅,正是她记忆中的味道。她尝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
“明月姐姐,比我家厨娘做得还地道,你太厉害了。”
泠雪谦虚地摆摆手:
“胡乱做的,姐姐不嫌弃就好。”
心里嘀咕:能不地道吗?御膳房桂花蜜的窖藏本宫都撬过……
正说笑着,传来一阵略显喧哗的动静。
原本围坐的秀女们立刻紧张起来,纷纷起身整理衣襟发饰。
只见教导嬷嬷领着一位衣着华丽、气势骄矜的少女走了进来。
那少女穿着一身玫红色缂丝旗装,头上珠翠环绕,容貌明艳,眉眼间带着毫不掩饰的傲气。
她是满洲镶黄旗贵女,出身显赫,在这次秀女中家世最为耀眼,名叫郭络罗·芜妍。
郭络罗· 芜妍的目光扫过屋内,在看到她进来后纷纷垂首屏息的秀女们,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
但当她的目光落到依旧慢悠悠拍着手上点心渣的季明月身上时,眉头立刻蹙了起来。
“你是哪家的?见了本小姐还不起身行礼?懂不懂规矩?”
郭络罗· 芜妍声音清脆,却带着居高临下的训斥意味。
屋内气氛瞬间凝滞。其他秀女都替季明月捏了把汗。
泠雪这才抬起眼,懒洋洋地看了郭络罗· 芜妍一眼,非但没起身,反而又拿起一块芋头糕咬了一口,含糊道:
“嬷嬷还没教到见平辈要行大礼啊?郭络罗小姐是不是记错了?”
平辈?一个汉军旗佐领之女,敢跟镶黄旗的千金论平辈?众秀女倒吸一口凉气。
郭络罗· 芜妍被噎得一愣,随即俏脸涨红,显然没遇到过如此不识相、还敢顶嘴的。她柳眉倒竖:
“放肆!你…”
“芜妍姐姐息怒。”
方才那位江南秀女连忙打圆场,递上泠雪给的桂花糕。
“明月姐姐不是故意的,姐姐尝尝这个点心消消气……”
郭络罗· 芜妍嫌弃地瞥了一眼点心,刚想挥手打开,却忽然闻到一股清雅熟悉的桂花冷香,与她平日用的御制桂花头油香气极为相似,甚至更纯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