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领主:开局一石斧,爆肝建帝国 > 第437章 拍卖

领主:开局一石斧,爆肝建帝国 第437章 拍卖

作者:伊思孟尼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1-16 09:11:05

“伯爵大人万安!”

随即扭头问礼仪小姐。

“老板与伯爵大人的需求?”

礼仪小姐低声答:

“老板要天字号包间,我级别不够,得请总管您。”

总管笑靥如花,侧身引路:

“大人们且随我来——天字号包间专为沈老板常年空留,从未对外。”

她莲步轻移,裙摆在地毯上划出优雅弧线,在前引路。

沈万三与李方清并肩而行,身后跟着仍有些紧张的礼仪小姐。

一行人的影子被壁灯拉得修长,缓缓没入长廊深处的金光里。

沈万三亲自引路,袖口金线随步伐闪烁,声音压得很低,却掩不住兴奋:

“主公,今夜首拍,南北商贾、王都显贵已悉数到场。”

他抬手轻击,侍者鱼贯而入,手捧鎏金号牌,依次安放于每张矮几。

牌面编号与座位背后暗绣的白狼徽相映成趣,昭示燕赵楼独有的尊贵与秩序。

一侧包厢垂着鲛绡帘,帘后身影绰绰,传来低低笑语与金币碰撞的清脆声;

另一侧敞开式席位,已坐满锦袍玉带的豪商,他们面前摆着鎏金笔架与羊皮竞价簿,墨香混着酒气,在暖香暗涌的空气中浮动。

穹顶四隅,隐蔽的铜管传音装置将每一声报价清晰送至每个角落,确保无人错过任何一次心跳。

舞台后侧,珠帘半卷,露出临时库房的冰山一角:

鲨皮鞘的百炼横刀、以血月教余烬熔铸的赤铜臂甲、整罐齐拉王室御用的金丝红茶叶,甚至还有来自克荣北境的雪域灵狐皮,白得近乎透明。

每一件拍品前都立着乌木铭牌,详细标注产地、工艺、年份与起拍价,字迹遒劲,仿佛也在炫耀自己的身价。

沈万三抬手,穹顶灯火瞬间暗了半分,只剩高台被聚光笼罩。

他侧身让出主位,朝李方清低语:

“主公,槌声一响,金币便如流水入我燕赵府库。

今夜,我们只收黄金与忠诚。”

说罢,他嘴角勾起商人特有的锋利笑意,仿佛已看见无数金锭在灯火下翻滚的景象。

李方清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全场,眸底映着璀璨灯火,也映着对未来的野心——

这一槌,不仅拍的是奇珍,更是燕赵商路在王都的第一声战鼓。

长廊尽头,天字号包间门扉半掩,鎏金烛影在壁间摇曳,映得二人面庞明暗交错。

沈万三低声续道:

“主公有所不知,我网罗的工匠里,有专精琉璃的齐拉老手,也有善做金银镂刻的克荣师傅,拍卖会上那些流光溢彩的摆件,多半出自他们之手。

只是王城耳目众多,大批量转运终归扎眼。”

李方清微微颔首,目光落在不远处一座鎏金烛台上,烛火跳动,仿佛映出他心底的盘算:

“既如此,便分批、分线路,借商队北归之名,将这些巧匠暗中送回燕赵。

领地内再挑选苗子,与他们同吃同住,传其绝技。

十年后,燕赵自有一批‘珍宝级’工匠,无需再看王城脸色。”

沈万三眼睛一亮,旋即又压低声音:

“主公深意,属下明白。

只是为何还要把王城工匠迁去北地?

他们未必肯离开繁华。”

李方清轻笑,语气却透着冷峻:

“王城再繁华,也是别人的棋盘。

我要的,是只忠于燕赵的棋子。

再者——”

他顿了顿,目光微敛。

“若天下有变,北地才是安稳归宿。”

沈万三心头一跳,贴近半步,声音几乎细不可闻:

“主公听到风声了?”

“国王曾召华佗入宫治病,你是知道的。”

李方清声音低沉。

“那病能得一次,便能得第二次。”

沈万三瞳孔骤缩,隐隐透出惊惧:

“主公是说……那是毒?”

李方清微微点头,随即拍了拍他肩膀,语气转淡:

“所以,你要与各方势力牢牢绑在一起,利益交织,谁也不敢轻易动燕赵第一楼。

我会让包拯着重照拂,治安总官署的岗哨,会一直站在楼前。”

沈万三轻吁一口气,露出商人特有的精明笑意:

“有包大人坐镇,属下就放心了。

王城谁不知道,燕赵治安官署就是咱们楼的‘门神’。”

烛火摇曳,二人影子映在壁上,一长一短,却同样锋利。

长廊尽头,拍卖槌声将起,而另一场更大的博弈,已在这灯火阑珊处悄然落子。

翌日清晨,薄雾尚未散尽,王城西门已缓缓开启。

包拯披一袭玄青官袍,腰悬王都治安总官的铜印,率先策马而出;

李方清一袭白狼披风随于左侧,李存孝银甲赤缨在右,再后是百名治安兵卒,铁甲铿锵,旌旗半卷,晨光照得甲叶寒光闪动,仿佛一条游出巨城的玄色蛟龙。

官道两旁,早起的村民远远望见这支队伍,先是怔愣,旋即爆发出惊喜的欢呼——

“是包大人!包青天出城了!”

田野里正弯腰除草的农妇直起身,粗糙的手掌拢在嘴边,声音里带着掩不住的雀跃:

“孩子们,快看!

王城治安军来啦!”

村口老槐树下,几个玩耍的孩童立刻围拢过来,蹦跳着朝官道挥手,童音清脆:

“兵哥哥好!包大人好!”

包拯勒马,抬手示意队伍放缓。他翻身下地,朝村口老槐走去,袍角掠过还带着露水的野草。

村民们已自发聚到道旁,老人拄杖,妇人抱婴,青壮汉子赤着晒得黝黑的上身,却都笑得见牙不见眼。

“包大人,您可算来了!”

一位白发老叟颤巍巍上前,手里捧着还沾泥土的番薯,

“去年村东头的税赋纠纷,多亏您派来的书吏,小老儿今日才能站着跟您说话!”

包拯双手接过番薯,温声笑道:

“老丈言重了,王城脚下,治安官署本就该为乡亲撑腰。”

李方清与李存孝亦翻身下马,治安兵卒们列队道旁,甲胄鲜明,却个个眉眼含笑,与百姓拱手问好。

农妇们捧出自家新蒸的粗面馍,孩童们把用草编的白狼小偶塞到兵卒手里;

青年汉子更直接,抬来一桶桶井水,水里浮着早摘的薄荷叶,甘冽又解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