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度通道内,光怪陆离的景象已从令人惊叹的奇观变成了煎熬的象征。扭曲的光影不再是泼洒的油彩,更像是无数双窥视的、充满恶意的眼睛,在舷窗外飞速掠过,留下令人头晕目眩的残像。星裔战舰,这艘曾经代表星裔文明骄傲的造物,此刻如同一条负伤的银色巨鲸,将引擎功率提升至理论极限,甚至不惜以损耗核心寿命为代价,在混乱狂暴的时空乱流中奋力穿梭。每一次引擎的过载轰鸣,都像是它痛苦的喘息,只为尽快远离源初熔炉那个刚刚诞生希望却又被未知阴影笼罩的坐标,摆脱那如同附骨之疽般萦绕在心头的神秘扫描信号。
主控室内,气氛凝重得仿佛液态铅汞,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胸口,连呼吸都显得有些艰难。空气中只剩下仪器运行的微弱嗡鸣、引擎不稳定的震颤以及人们压抑的呼吸声。艾拉背靠着冰冷的金属壁板,双手紧紧将星钥搂在怀中,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那温润如玉的触感和内部传来的、与熔炉同步的稳定搏动,是她此刻在惊涛骇浪中唯一能抓住的浮木,是冰冷绝望中一丝微弱却坚韧的温暖。然而,“播种者议会”、“观测名单”、“源初奇点”、“火种”这些冰冷而陌生的词汇,如同魔咒般在她脑海中反复回响,编织成一张巨大而无形的网,让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渺小与不安。他们刚刚战胜了可见的恐怖,却似乎惊动了更深不可测的存在。
“雷公”和“山魈”背对背站着,如同两尊沉默的礁石。他们一言不发,但动作却透露出身经百战的老兵本能——反复检查着随身携带的、经过龙组科技强化的武器能量匣和机械结构,眼神锐利如锁定猎物的鹰隼,肌肉紧绷,做好了随时投入下一场、或许更加诡异的战斗的准备。之前因为熔炉重启、危机解除而短暂燃起的胜利喜悦,早已被眼前这更深沉、更难以捉摸的威胁冲刷得一干二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在未知深渊边缘行走的强烈警惕。
星裔青年如同一尊银色的雕像,矗立在主控台前。他那双非人的银色眼眸一眨不眨,紧盯着前方如同瀑布般不断刷新、流淌着复杂数据和星图的巨大屏幕。上面实时显示着战舰各个系统的状态(护盾能量在缓慢而不稳定地恢复,结构完整性依旧亮着黄色警告)、预设的航迹线与实际路线的细微偏差,以及周围维度环境的实时频谱分析——任何一丝不谐的波动都可能意味着致命的威胁。他的手指在散发着幽蓝光芒的控制界面上化作幻影,以超越常人理解的速度滑动、点击,调动着战舰所有可用的被动传感器阵列,像最耐心的猎手,仔细梳理着战舰后方及周边广袤空域的任何一丝异常能量涟漪或可能存在的追踪信号幽灵。
“信号源彻底消失,无法追踪其来源或去向。”一名星裔船员的声音打破了沉寂,那平板的语调中难得地透出一丝难以掩饰的挫败感,“长官,对方的隐匿技术……远超我们目前数据库中的所有已知模式。扫描波束的能量构成和编码方式也无法解析,没有任何匹配记录。就像……就像它本身就不存在于我们这个维度的物理法则之内。”
“保持最高警戒级别。不要被表象迷惑。”星裔青年命令道,声音冷峻如北极寒风,“对方能在我们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将扫描波束精准投送至刚刚重启、能量级别极高的熔炉核心,其科技水平和对维度的理解深不可测。他们选择隐匿,不代表威胁解除,更可能是在酝酿下一次,我们无法预知的行动。”
他调出全息星图,复杂的经纬线与闪烁的坐标点勾勒出他们返航的路径。“按照原定计划,我们需要穿越前方这片被称为‘迷失回廊’的次级维度群。那里的时空结构如同破碎的镜子,极不稳定,充满了随机的空间裂缝和能量湍流,航行风险极高,”他的手指点在星图上那片标记为混乱漩涡的区域,“但正因为其混乱和不可预测性,它也是目前我们所能想到的、摆脱潜在追踪或拦截的最佳路径。成功穿越之后,我们才能抵达相对稳定的‘万象回廊’边缘锚点,那里有我们设立的临时前哨。”
没有丝毫犹豫,战舰调整方向,义无反顾地一头扎进了“迷失回廊”的入口。仿佛穿过一层粘稠的薄膜,内部的景象与之前相对有序的维度通道截然不同。这里没有明确的前后左右,没有上下之分,只有无数破碎的、如同锋利镜片般的空间碎片在虚空中漂浮、碰撞、湮灭;扭曲的时间泡影使得某些区域的光线以诡异的速度拉长或压缩,形成光怪陆离的残像;肆虐的能量风暴如同无形的巨兽,咆哮着席卷一切,带着毁灭性的力量。战舰闯入其中,立刻如同暴风雨中的一叶扁舟,开始了剧烈而无规律的颠簸、旋转,强化过的金属龙骨发出令人牙酸的呻吟。护盾在与混乱能量和空间碎片的持续摩擦中,不断溅起刺目的能量涟漪,能量读数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慢下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