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任务:清理‘收割者-7’残留高威胁碎片。”
“观察者-阿尔法”发布的任务,目标清晰直接,奖励也显得颇为丰厚——既能清除潜伏在太阳系内的潜在威胁,又能赚取宝贵的贡献度,并解锁更高级的威胁生物图鉴,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件一举多得、利人利己的好事。
然而,经历了与“蓝雨”单元那充满算计的接触后,地球方面对于这位神秘的“观察者”的任何举动,都本能地抱持着最高级别的审慎与质疑。信任,在黑暗森林的法则下,是一种奢侈品。
“任务坐标数据包已接收并验证,位于木星轨道外侧,靠近小行星带边缘的碎片密集区。”“辰星”在紧急召开的战术分析会议上,将高精度的星图投射在全息屏幕上,一个被标记为红色的、不规则的巨大碎片轮廓清晰可见,“根据我们最新部署的深空监测网络传回的扫描数据综合分析,该碎片体积约为‘收割者-7’主体结构的百分之三,其内部检测到多处不稳定的高能量反应峰值,疑似残存的武器系统能量池、或是濒临崩溃的次级动力核心。从能量逸散模式和结构应力分析来看,该碎片确实存在随时可能发生剧烈爆炸或能量泄露的潜在风险,对经过该区域的航行器构成威胁。”
“初步任务风险等级评估为‘中等’,”墨斯的声音透过加密频道从遥远的C-127星门基地传来,带着远程分析的冷静,“基于我们目前对‘收割者’技术的有限了解,其残骸内部极有可能存在我们尚未知晓的被动防御机制、能量陷阱、或者……更隐蔽的信息污染程序。我们不能排除这是‘观察者’或者‘蓝雨’借刀杀人,或者引导我们触发某种预设机关的可能性。”
“这个任务我们接,”“艾拉在听取了各方分析后,明确表态,她的目光清澈而坚定,“但不能完全被动地跟随‘观察者’的指挥棒转。清理过程本身,也是我们近距离研究‘收割者’技术架构、寻找其潜在弱点和漏洞的宝贵机会。同时,整个行动过程必须全程处于我们的绝对监控之下,所有数据实时回传,多重备份,防止‘观察者’或者隐藏在暗处的‘蓝雨’借机植入任何后门或进行数据篡改。”
最终决议形成。由性格勇猛、擅长攻坚的“雷公”和沉稳可靠、精于防御的“山魈”共同率领一支由二十名最精锐的“龙组”超凡者组成的特遣队,搭乘刚刚完成测试、集成了星盟部分技术与地球灵能科技的最新锐“应龙”级高速突击舰,前往执行此次清理任务。艾拉和“辰星”坐镇龙城指挥中心,负责全局调度、信息分析与远程支援;而墨斯则继续留守星门基地,同时分出一部分算力,严密监控太阳系内的空间波动,预防可能出现的异常跳跃信号或其他干扰。
漆黑的宇宙背景中,“应龙”级突击舰如同一条矫健的金属神龙,引擎喷射出幽蓝色的微弱尾焰,以极高的静默速度悄然抵达目标空域。远处,那块巨大的、如同小山般的“收割者”碎片,正如同宇宙中漂浮的巨兽尸骸,静静地悬浮在虚无之中。其表面依旧残留着部分暗红色的、如同血管般微微搏动的能量纹路,散发着一种与周围星空格格不入的、令人心悸的不祥气息。
“释放‘睚眦’系列高抗性侦察单元。”“雷公”站在舰桥指挥席上,沉声下令。他身穿新型灵能动力装甲,关节处有细微的电弧跳跃,整个人如同一座蓄势待发的雷霆炮台。
数台体型小巧、却覆盖着厚重复合装甲、具备极强电磁及灵能干扰抵抗能力的多功能机器人,如同忠诚的猎犬,从“应龙”舰腹部的弹射舱口悄然分离,借助微型推进器,谨慎地靠近那片死寂的碎片。它们搭载的高精度传感器开始全方位扫描碎片表面结构、能量辐射分布以及可能存在的活性信号。
“表面扫描完成。未发现移动目标或明显的主动防御武器系统。检测到十七处高优先级能量泄露点,结构完整性评估为‘脆弱’,存在解体风险。”“山魈”沉稳的声音在通讯频道中响起,他同样身着特制的重型大地之力增幅装甲,如同磐石般站在“雷公”身侧,负责战场态势感知与防御指挥,“核心威胁源已定位,位于碎片内部纵深约三百二十米处的一个相对封闭的舱室内。能量反应剧烈且波动极不稳定,推测为残存的能量核心或未引爆的武器单元。建议采取外部定向爆破,开辟安全通道后,再由突击小组进入,执行核心单元的回收或就地销毁程序。”
行动计划迅速制定并得到后方指挥中心的确认。一支由工程兵和爆破专家组成的精干小组,在“睚眦”侦察单元的激光引导下,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地在碎片表面选定的薄弱位置,安装了数枚当量经过严格计算的定向聚能炸药。
“爆破倒计时,3,2,1……起爆!”
无声的爆炸在真空中绽放,只有冲击波引起的碎片轻微震动通过传感器传回。预定的位置被炸开一个边缘相对规整、直径约四米的金属洞口,露出了内部幽深、错综复杂、布满断裂线缆、烧灼痕迹和冷凝液滴的诡异结构,一股混合着臭氧、金属烧熔和某种难以名状的有机质**气味的微弱气流从洞口逸散出来——这是“收割者”内部那生物与机械融合技术的残留痕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