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传说中的
第一章·书生入局
汴京,这座繁华无双的古城,如同一幅色彩斑斓却又暗藏玄机的画卷,在世人面前徐徐展开。城中最热闹的去处,莫过于那座名为“悦来”的茶楼。此刻,茶楼内人声鼎沸,烟气缭绕,众人围坐,皆被高台之上的说书人所吸引。
“各位看官,今儿个我要讲的,可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奇事!”说书人正是无人知晓,只见他身着一袭灰袍,虽面容平凡,眼神却透着一股神秘莫测的光芒。手中的折扇“啪”地一声打开,绘声绘色地讲道:“近日,咱汴京城里出了几起离奇凶案,凶案现场皆留下诡异血符,这血符形状奇特,似有深意,却无人能解。听闻,凡见过这血符之人,皆被一股神秘力量所缠,厄运连连呐!”众人听得面色惨白,却又忍不住好奇,纷纷追问后续。
而在这茶楼的一角,坐着一位落魄书生,正是枫尽华。他虽身着素袍,洗得微微泛白,却难掩眉宇间的英气与聪慧。此刻,他手托着下巴,若有所思地听着说书人的讲述。“血符?这世间竟有如此诡异之物。”枫尽华低声自语,对这个神秘的符号充满了好奇与探究之心。
枫尽华自幼便对各种谜题和符号有着超乎常人的敏锐和热情,常常沉浸在对古老典籍中晦涩符号的钻研之中。然而,他的这份痴迷并未给他带来功名利禄,反而使得他在科举之路上屡屡受挫,生活愈发落魄。但即便如此,他对解谜的热爱从未消减。
就在这时,茶楼的门“哐当”一声被撞开,几个衙役模样的人闯了进来。为首的衙役大声喝道:“谁是枫尽华?”枫尽华微微一愣,站起身来,疑惑道:“在下便是,不知官爷找我所为何事?”衙役上下打量了他一番,道:“跟我们走一趟吧,府尹大人有请。”枫尽华心中虽满是疑惑,但也只能跟着衙役离开茶楼。
一路上,枫尽华心中猜测不断,却始终想不明白府尹大人为何突然找他。不多时,他便被带到了府衙。在大堂之上,枫尽华见到了汴京府尹。府尹一脸严肃地看着他,开口道:“枫尽华,听闻你对各种符号颇有研究,如今城中发生数起凶案,现场留下的血符无人能解,或许你能看出些端倪。”说罢,命人将凶案现场血符的摹本呈到枫尽华面前。
枫尽华接过摹本,仔细端详起来。只见那血符线条扭曲,似字非字,似画非画,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他的眼神瞬间变得专注而锐利,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此刻消失,只剩下眼前这神秘的血符。片刻后,枫尽华微微皱眉,缓缓说道:“大人,这血符看似杂乱无章,但依在下看来,其中似乎暗藏道家符箓的痕迹,只是这符箓的组合方式极为罕见,一时之间,在下也难以参透其确切含义。”
府尹听后,微微点头,道:“既然如此,你便随我去凶案现场再仔细查看一番,希望你能找出些线索,早日破案,还汴京百姓一个安宁。”枫尽华拱手应道:“大人放心,在下定当竭尽全力。”
随后,枫尽华跟随府尹等人来到了凶案现场。这是一座略显陈旧的宅院,大门紧闭,周围弥漫着一股阴森的气息。踏入宅院,一股浓重的血腥气扑面而来,让枫尽华不禁皱了皱鼻子。院子里,几具尸体横陈,死状惨烈,而在尸体周围的地面上,赫然画着那诡异的血符。
枫尽华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血符的每一个细节,同时在心中思索着各种可能的线索。突然,他发现血符的某一处线条似乎与他曾经在一本古老道书中看到的图案有些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正当他陷入沉思时,一个清脆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你便是府尹大人找来破解血符的书生?”
枫尽华回头,只见一位身着淡蓝色衣裙的女子站在身后。她面容秀丽,眼神中透着聪慧与灵动,手中还拿着一个药箱,想必是医馆之人。枫尽华起身,礼貌地拱手道:“正是在下,不知姑娘是?”女子微微一笑,道:“小女子静枫红,是这附近医馆的掌柜。府尹大人请我来查验尸体,看看能否找到些与凶案有关的线索。”
两人简单寒暄之后,便各自忙碌起来。静枫红蹲下身子,仔细检查着尸体的伤口和死因。而枫尽华则继续专注于血符的研究,他在院子里四处踱步,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这神秘的符号。
“奇怪,这血符除了道家符箓的影子,似乎还与某种家族标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枫尽华低声自语,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符号和线索,努力将它们拼凑在一起。
就在这时,静枫红突然站起身来,眉头紧锁,说道:“这些死者的伤口十分奇特,不像是普通刀剑所致,倒像是被某种带有特殊符文的利器所伤。而且,在死者的衣物缝隙中,我还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粉末,似乎是某种药物的残留。”枫尽华听后,心中一动,连忙走到静枫红身边,仔细查看那些粉末。“这粉末......难道与血符之间存在某种关联?”枫尽华喃喃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