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疑云重重
日子仿佛又回到了之前的平静,中秋月夜的酒香与交心之言,如同在山涧流淌的清泉,悄然滋润着四颗原本各自封闭的心。赵青山与萧少峰之间,多了几分不必言说的默契,江怀柔与韩书澜(阿澜)更是时常凑在一起研究药理,低语浅笑间,情谊日渐深厚。
然而,这层看似牢固的平静,实则薄如蝉翼。山雨欲来前,空气总是格外沉闷,连风都带着一丝黏稠的滞涩感。
最先察觉到不对劲的,是赵青山。
这日,他扛着新劈好的柴禾到镇上的几家老主顾处送货。寻常对他热情招呼、甚至硬塞些瓜果蔬菜的街坊,眼神里却多了些闪烁不定。王屠夫接过柴,付钱时动作有些匆忙,嘴唇嚅动了几下,终究只是含糊地说了句“赵兄弟,最近……少进山吧。”便转身回了铺子。茶馆的李掌柜,见他路过,本是笑着迎出来,却被柜台后的老板娘悄悄扯了扯衣袖,那笑容便僵在脸上,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赵青山心中疑窦丛生。他行伍出身,对氛围的变化有着野兽般的直觉。这青山镇,似乎被一层无形的阴霾笼罩了。他不动声色,继续送货,耳朵却捕捉着市井间的流言蜚语。
几个闲汉聚在墙角,声音压得极低,却逃不过赵青山敏锐的听觉。
“……听说了吗?上头在查前朝的事儿……”
“可不是,说是有余孽潜逃,就藏在咱们这深山老林里……”
“何止啊,还有魔教的妖人,练的那都是吸人精血的邪功,专挑小孩和妇人下手……”
“嘶——怪不得前阵子张寡妇家的鸡圈莫名其妙死了几只鸡,血都被吸干了!”
“我看呐,咱们这镇子,怕是不太平咯……”
“少说两句,隔墙有耳……”
赵青山眉头紧锁。“前朝余孽”?“魔教妖人”?这些词汇与他熟悉的边关战报、朝堂风云相去甚远,却又隐隐指向了他身边那两个身份成谜的人——萧默,还有阿澜。萧默那通身的气度,沉稳内敛却难掩贵气,偶尔流露的眼神锐利如鹰,绝非普通猎户。阿澜的医术精妙超群,谈吐不凡,更身怀疑似玄门内功,来历同样可疑。
他心中沉甸甸的,扛着空扁担往回走,路过镇口那棵老槐树时,发现树干上不知被谁用利器刻下了一些歪歪扭扭的符号,看似孩童涂鸦,细看却透着一股邪气,像是一只窥探的眼睛。赵青山伸手摸了摸那刻痕,指尖传来一阵冰凉的触感,让他心头更是一凛。
与此同时,山林深处,萧少峰的竹庐内。
他正对着一方简易的沙盘推演,沙盘上山川地势,竟是这青山镇周边的微缩景象。这是他为将时养成的习惯,即便归隐,也习惯性地掌握周围环境,以求立于不败之地。中秋之后,他对韩书澜(阿澜)那份莫名的关注愈发强烈,除了那份熟悉感,更添了几分探究。他确信,她那日为赵青山施针时,运转的内息路数,与他记忆中那位惊才绝艳、却已“香消玉殒”的挚友韩书澜所修的“清微玄灵诀”同出一源!
世上玄门流派众多,但“清微玄灵诀”乃是韩氏一族不传之秘,非核心子弟不得修炼。韩书澜当年……是他亲眼看着她……难道这世间真有如此相似的巧合?还是……
他不敢深思,心中却燃起一丝微弱的、连他自己都害怕去触碰的希望火苗。为了验证,他这几日更是暗中留意阿澜的一举一动。
今日清晨,天光未亮,萧少峰便隐在韩书澜日常采药必经之路旁的一棵大树上,气息与枝叶融为一体。果然,没过多久,那道纤细却坚韧的身影便出现在了林间小径上。
她背着药篓,步履轻快,看似与寻常采药女无异。但在行至一处林间空地,确认四周无人后,她停下了脚步。只见她缓缓放下药篓,屏息凝神,双手在胸前结了一个复杂而优美的手印。随即,她周身的气息陡然一变,一股清灵缥缈、却又隐含浩然之意的气韵散发开来。她开始演练一套掌法,动作行云流水,掌风过处,带动周围树叶轻颤,却不带丝毫杀气,反而有种净化、宁和的意味。
萧少峰的瞳孔骤然收缩!
是了!绝不会错!
这内功心法的独特韵律,这掌法中蕴含的玄门正宗意蕴,分明就是韩书澜!
她没死!
她还活着!
巨大的冲击让他几乎控制不住气息,树枝微微晃动了一下。
场中的韩书澜立刻察觉,掌法一收,清冷的目光如电般射向萧少峰藏身之处:“谁?”
萧少峰知道无法再隐藏,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纵身跃下树干,落在她面前不远处。
两人隔着几步的距离对视着。空气中弥漫着难以言喻的紧张和一种即将破土而出的真相。
韩书澜看清是他,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迅速被警惕取代:“萧大哥?你……你怎么会在这里?”
萧少峰目光灼灼地盯着她,试图从那易容后略显平凡的脸上,找出更多熟悉的痕迹:“你的掌法,很特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